垂首帖耳
拼音
chuí shǒu tiē ěr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uí的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tiē的字 拼音为ěr的字 拼音为chui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tie的字 拼音为er的字基础解释
形容非常驯服恭顺的样子。帖也作贴。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垂:低下。
首:头。
帖:顺从,服从。
耳:听觉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即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能将声波引起的鼓膜振动传至内耳。内耳分为内耳道和内耳迷路。迷路内有听觉和位觉感受器。
词典解释
垂首帖耳-教育部成語典【台湾】垂首帖耳備註頻1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號FL00000052142
垂首帖耳-中华成语大词典垂首帖耳
【拼音】:chuí shǒu tiē ěr
解释
垂:低下;帖:顺从,服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顺从听命的样子。
出处
元·陶宗仪《辍耕录》第15卷:“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
示例
他那~的样子让人受不了。
近义词
俯首帖耳
反义词
刚正不阿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驯服恭顺
英文
quite obedient
出处
引证
宋-洪咨夔--《春秋说·昭公四》:以器识之高济之学问之敏,命义大戒瞭然于中,其肯垂首帖耳从逐君之贼乎?
元-陶宗仪-第15卷-《辍耕录》: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
故事
宋-洪咨夔--《春秋说·昭公四》:以器识之高济之学问之敏,命义大戒瞭然于中,其肯垂首帖耳从逐君之贼乎?
元-陶宗仪-第15卷-《辍耕录》: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
造句
接龙
耳鬓厮磨 磨刀不误砍柴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宇不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废物利用 用心良苦 苦不可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chuí shǒu tiē ěr
1、[俯首贴耳]fǔ shǒu tiē ěr
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