囓
拼音
niè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一 丨 𠃌 丿 丨 一 丨 一 丿 丶 丿 丶 一 丿 丶 丿 丶 ㇄ 丨同音字
拼音为niè的字 拼音为nie的字基础解释
同“啮”。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囓-中華語文大辭典囓啮ㄋ丨ㄝˋniè咬;啃。同「齧」。[例]蟲咬鼠~|~齒類動物。
囓-中華大字典1、囓釋文:同齧。《後漢孔融傳》:猶昆蟲之相~。
2、嚙讀音:五巧切,音齩,巧韻。釋文:齧骨也。見《集韻》。〔正字通云。俗齧字〕。
3、齧讀音:倪結切,音臬,詰結切,音猰,屑韻。釋文:
❶噬也。見《說文》。《王注》:曲禮。毋~骨。釋名。鳥曰啄。獸曰~。~、齾也。所臨、則禿齾也。
〔按六書故。曰齒食爲~爲齕。齕重於~。身食爲齩〕。
❷缺也。《淮南人閒》:劒之折必有~。
❸安柔不苛謂之良。反良爲~。見《賈子道術》。
❹草名。《爾雅釋草》:~、彫蓬。
❺菜名。《爾雅釋草》:~苦菫。
〔注〕:今菫葵也。葉似柳。子如米。汋食之、滑。《義疏》:生下溼者。葉厚而光。細於柳葉。高尺許。莖紫色。味苦。瀹之則甘。按菫類有三。烏頭、一也。蒴藋、二也。菫菜、三也。
❻~桑。地名。《史記河渠書》:~桑浮兮淮泗滿。
〔又〕:蟲名。《爾雅釋蟲》:蠰、~桑。
〔注〕:似天牛。長角。體有白點。喜~樹作孔入其中。江東呼爲~髮。
❼~鐵。獸名。《神異經中荒經》:南方有獸焉。角足大小形狀如水牛。皮毛黑如漆。食鐵飮水。其糞可爲兵器。名曰~鐵。
❽~齒。鳥名。《爾雅釋鳥》:~齒、艾。〔通訓定聲曰。鄭樵注卽鴱也。是鷦鷯之䳄者名〕。
❾姓也。《莊子天地》:許由之師曰~缺。
4、魼釋文:同茏。見《篇海類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iè
1、[嚼囓]jiáo niè
见“嚼啮”。
2、[咂囓]zā niè
见"咂啮"。详细解释见“咂啮”。
3、[囓镞]niè zú
谓咬住对方射来之箭的箭头。《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学射三年,未教汝囓鏃法。”一本作“啮鏃”。
4、[蹄囓]tí niè
见“蹄啮”。
5、[囓食]niè shí
咬食。
6、[囓毡]niè zhān
喻陷身异国或谪居他乡的困苦的节操。宋 汪元量《居延》诗:“忆昔 苏子卿,持节入异域。淹留十九年,风霜毒颜色。囓毡曾牧羝,跣足涉沙磧。”宋 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之一:“囓毡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空。”参见“嚙雪吞毡”。
7、[囓臂]niè bì
咬臂出血,以示坚决,诚信。囓,也写作“啮”。
8、[踶囓]dì niè
见“踶啮”。
9、[囓血爲盟]niè xuè wéi méng
谓咬臂出血,发誓定盟,以示坚决。揆郑《哀政闻社员》:“杨度 初时,倡言排 满,与 黄兴、刘揆一 囓血为盟,图为刺客,将赫然革命之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