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fǒu

笔顺

丿 𠃍
上大下小。“不”横不宜太长,竖居中且正,右点稍长,斜度与撇左右对称。“口”居中,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fǒu的字 拼音为fou的字

基础解释

1.不是这样,表示不同意。2.否定。3.“是否”“可否”等表示“是不是”“可不可”等意思。

详细解释

〈副〉

  1. (会意。从口,从不。“不”亦兼表字音。本义:不然,不是这样)

  2. [古]∶不,不然,不如此

    否,不也。——《说文》

    否臧凶。——《易·师》

    否德黍帝位。——《书·尧典》。注:“皆训不。”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战国策·魏策》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这是妥当的办法吗?否

  3. 非,不是

    大人否亨。——《易·否卦》

    否则熟虑而从之。——《礼记·表记》。注:“谓非己志也。”

    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墨子》

  4. ——用于“能否”、“可否”、“是否”中。

    如:明日能否出发,需视天气而定

  5. 用在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汝知之否

  6. 另见 pǐ

〈动〉

  1. 闭塞;阻隔不通

    否,隔也。——《广雅》

    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

    否者,蔽固不通之称。——《匡谬正俗》

    否者,闭而乱也。——《汉书·刘向传》

    又如:否滞(停滞;阻塞);否塞(闭塞不通);否结(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否隔(亦作“否鬲”。隔绝不通);否道(壅蔽之道);否闭(闭塞不通)

  2. 贬斥

    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世说新语》

  3. 变坏;灭绝

    若到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西游记》

    不择善否。——《庄子·渔父》

〈形〉

  1. 困厄;不顺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左传·宣公十二年》

    又如:否屈(困顿受挫);否败(穷困;时运不好);否往泰来(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而末泰(时局动荡不安);否运(恶运,坏运)

  2. 未知臧否。——《诗·大雅·抑》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否心(邪恶之心);否德(卑劣的品德);否臧(善恶)

  3. 通“鄙”。鄙陋

    不善少而否老。——《庄子·大宗师》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又如:否妇(鄙陋的妇女)

〈名〉

  1. 通“痞”。病名,胸中满闷结块的病

    心下否痛。——《素问·五常政大论》

    又如:否肿(痞块肿胀)

  2. 另见 fǒu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否否-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否否ㄈㄡˇ ㄈㄡˇfǒu fǒu表示不同意。《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否否-汉语大词典

否否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清戴名世《药身说》:“‘子之志其又有托于此乎?’戴子曰:‘否否。’”
●朱自清《说梦》:“说到孔子,孔子不反对做梦,难道也做不了‘至人’、‘真人’?我说,‘唯唯,否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ǒu

1、[否则]fǒu zé

如果不是这样:首先必须把场地清理好,~无法施工。看问题必须全面,~的话,就难免以偏概全。

2、[是否]shì fǒu

是不是:他~能来,还不一定。

3、[能否]néng fǒu

用作助动词表示指望能自愿依从的要求。

4、[否决]fǒu jué

否定(议案):提案被~了。

5、[矢口否认]shǐ kǒu fǒu rèn

一口咬定,完全不承认。矢:发誓。

6、[否定]fǒu dìng

1.不承认事物的 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成绩不容~。 2.表示否认的,反面的:~判断。 3.哲学范畴。指事物内 部包含的促使其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与 ”肯定“相对。

7、[否认]fǒu rèn

不承认:矢口~。~事实。

8、[可否]kě fǒu

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与 裨諶 乘以适野,使谋可否。”宋 欧阳修《为君难论上》:“是不审事之可否,不计功之成败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无论是非可否,悉宜听之。”陶钝《第三件棉袄》七:“妹妹虽然没对 王成义 表示可否,可是肯定了要离婚。”

9、[与否]yǔ fǒu

(助)表示比较正反两方面情况。

10、[运否]yùn fǒu

犹言命运不好。

11、[以否]yǐ fǒu

亦作“以不”。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否”。《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北史·元祯传》:“禎 告诸 蛮 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朱熹 考异:“以、与通用。”《旧唐书·虢王凤传》:“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可入朝以否?’子贡 报曰:‘来必取死。’”

12、[艰否]jiān fǒu

困厄。

13、[已否]yǐ fǒu

亦作“已不”。与否。

14、[通否]tōng fǒu

犹否泰。指命运好坏、仕途升降等。《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经涉累朝,通否任时。”宋 欧阳修《与章伯镇书》:“伯镇 尚淹江郡,忽已愈年。大亨有时,先以小抑,亦通否之理然也。”

15、[藏否]cáng fǒu

品评。藏,通“臧”。

16、[果否]guǒ fǒu

犹是否。

17、[安否]ān fǒu

谓安抑或不安,吉还是凶。

18、[闭否]bì fǒu

阻隔,不相交。

19、[显否]xiǎn fǒu

荣枯;穷通。

20、[疑否]yí fǒu

疑惑不解。

21、[休否]xiū fǒu

止息否运、吉祥和凶险。

22、[校否]xiào fǒu

考核过失。

23、[否心]fǒu xīn

邪恶之心。

24、[壅否]yōng fǒu

阻塞不通。

25、[困否]kùn fǒu

困厄不通。

26、[学否]xué fǒu

“学习就能使心性端正;不学习则心性邪僻。

27、[倾否]qīng fǒu

丧乱;危殆。

28、[穷否]qióng fǒu

困厄,不亨通。

29、[黜否]chù fǒu

罢斥佞邪小人。

30、[幽否]yōu fǒu

困厄。

31、[否否]fǒu fǒu

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

32、[勝否]shèng fǒu

好坏;得失。《后汉书·胡广传》:“臣愚以为可宣下百官,参其同异,然后览择胜否,详採厥衷。”《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以事相权。”

33、[中否]zhōng fǒu

中道衰落。

34、[遇否]yù fǒu

境遇顺利或不顺利。

35、[灾否]zāi fǒu

灾难。

36、[否卷]fǒu juàn

杯一类的盛器。

37、[迍否]zhūn fǒu

屯、否为《易》二卦名。迍,通“屯”。屯谓艰难,否谓隔塞。后以“迍否”指困顿不利。

38、[仍否]réng fǒu

是否还是;是否仍然。

39、[胜否]shèng fǒu

好坏;得失。

40、[善否]shàn fǒu

善恶;好坏。

1、[臧否]zāng pǐ

褒贬;评论:~人物。否(pǐ)。

2、[否屈]pǐ qū

犹言困顿受挫。

3、[否臧]pǐ zāng

1.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易·师》:“师出以律,否臧,凶。”孔颖达 疏:“否谓破败,臧谓有功。”《魏书·元子思传》:“不付名至,否臧何验?”唐 白居易《议兵策》:“议之者颇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宋 范仲淹《用天下心为心赋》:“於是审民之好恶,察政之否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两省諫官,并準 有唐 故事……限以迁官之年月,责以供职之否臧。” 2.品评,褒贬。《旧唐书·郑朗传》:“适来所记,无可否臧,见亦何爽?”唐 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宋 叶适《题<陈寿老文集>后》:“审其所从,不求强同;贵其所与,毋为易得。趋捨一心之信,否臧百世之公,则何止於 建安、元祐 之文也。”

4、[否戾]pǐ lì

犹乖戾。

5、[否败]pǐ bài

穷困;时运不好。《绿野仙踪》第五回:“小弟年来否败之至,今无可如何,寻访 冷先生 指一条门路,做下半世的地步。”

6、[否口]pǐ kǒu

犹苦口。

7、[否剥]pǐ bāo

《易》的两个卦名。“否”为天地不交;“剥”为阴盛阳衰。后多以指时运乖舛。《晋书·庾亮传》:“否剥之难,婴之圣躬,普天所以痛心於既往而倾首於将来者也。”《陈书·儒林传·沉不害》:“梁太清 季年,数钟否剥,戎狄外侵,姦回内奰。”

8、[否塞]pǐ sāi

1.闭塞不通。 2.犹困厄。

9、[否结]pǐ jié

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

10、[否滞]pǐ zhì

停滞;阻塞。

11、[否隔]pǐ gé

亦作“否鬲”。隔绝不通。

12、[否妇]pǐ fù

谓无知的妇人。

13、[否鬲]pǐ gé

见“否隔”。

14、[否泰]pǐ tài

指世道盛衰,人世通塞或运气好坏。

15、[否运]pǐ yùn

厄运,坏运。

16、[否桑]pǐ sāng

《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后因以“否桑”比喻命运。

17、[否道]pǐ dào

壅蔽之道。

18、[否德]pǐ dé

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19、[泰否]tài pǐ

《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泰,谓天地交而万物通;否,谓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后以“泰否”指世道盛衰和人事通塞。

20、[否极泰来]pǐ jí tài lái

坏情况到了尽头,好情况就会到来。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必悲胜,泰来犹否极。” 否(pǐ):指失利。泰:指顺利。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

21、[泰极而否]tài jí ér pǐ

泰、否:《周易》卦名,泰吉否凶。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

22、[否终复泰]pǐ zhōng fù tài

指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23、[一臧一否]yī zāng yī pǐ

臧:善,好。一吉一凶。

24、[贤否不明]xián pǐ bù míng

贤否:好坏。好和坏不能分辨。指不明是非好坏。

近义词

反义词

fǒu

1、[]shì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我就去。 4.姓。 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由~可知。~可忍,孰不可忍?。~日天气晴朗。 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节约~不浪费的意思。 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那瓶墨水~红的。我~来看他的。 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一片好心。咱们~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冬天,屋子里~春天。 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谁告诉你的?。~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 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 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路。这场雨下的~时候。东西放的都挺~地方。 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他不~走了吗?。你~累了不~? 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2、[]kě

2、[]kè

1.许可。2.能够。3.值得。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5.副词。1.表示强调。都说这办法好,~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7.文言副词。大约。

〔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

相关字词

否的反义词 否的近义词 否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否能组什么词
  • 否能组什么词语
  • 否可以组什么词
  • 否可以组什么词语
  • 否字可以组什么词
  • 否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否字能组什么词
  • 否字能组什么词语
  • 否字开头的成语
  • 否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