啎
拼音
wǔ笔顺
丿 一 一 丨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wu的字基础解释
1.古同“牾”,背逆;抵触。 2.相逢;遇。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啎-中華語文大辭典啎ㄨˇwǔ〈書〉違逆;牴觸。[例]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與~(《漢書‧卷九十‧酷吏傳‧嚴延年》)。
啎-中華大字典1、啎讀音:五故切,音誤,遇韻。釋文:
❶逆也。見《說文午部》。
〔按漢書食貨志。好惡乖~。卽此義〕。
❷遇也。《楚辭懷沙》:重華不可~兮。
❸同忤。相觸也。見《玉篇》。
2、忤讀音:五故切,音誤,遇韻。釋文:
❶本作啎。《說文午部》。啎。屰也。〔玉篇云。~、同啎〕。
❷錯也。《春秋元命苞》:陰陽散~。
❸亦作仵。《淮南天文訓》:午。仵也。陰氣從下上。與陽相仵逆也。
❹或作牾。《漢書王莽傳》:無所牾意。
❺亦作午。《禮記哀公問》:午其眾以伐有道。
❻亦作蘁。《莊子寓言》: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之。〔音義〕:蘁音牾。逆也。
❼亦作梧。《釋名釋丘》:當塗曰梧丘。梧。~也。與人相當~也。
❽通悟。《史記韓非傳》:悟言無所擊排。《正義》:悟作~。
❾通迕。《漢書食貨志》:好惡乖迕。
〔注〕:迕、~、同。
❿~~。意不喜也。《釋名釋長幼》:靑徐謂女曰娪。娪。~也。始生時。人意不喜。~~然也。
3、牾釋文:同啎。見《正字通》。
〔按~卽啎譌字。漢書王莽傳。亡所~意。後漢桓典傳。以~宦官。其善本原作啎。可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ǔ
1、[抵啎]dǐ wǔ
见“抵牾”、“牴牾”。
2、[违啎]wéi wǔ
见“违忤”。
3、[错啎]cuò wǔ
见“错忤”。
4、[牴啎]dǐ wǔ
见“牴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