咤
拼音
zhà笔顺
丨 𠃍 一 丶 丶 ㇇ 丿 一 乚同音字
拼音为zhà的字 拼音为zha的字基础解释
1.生气时喊叫: 叱~。 2.“吒”,另音zhā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口,宅声。本义:吃东西时口中作声)
同本义
毋咤食。——《礼记·曲礼上》
痛惜
痛惜曰咤也。——《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
怒吼
那行者一生性急, 那里容得, 大咤一声, 现了本相。——《西游记》
又如:咤叱(叱咤,怒斥);咤叱喑鸣(厉声怒喝)
慨叹,叹息声
哀咤良久。——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吒”
另见 zh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咤咤-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吒吒
咤-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吒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à
1、[咤沙]zhà shā
晃动貌;翕动貌。
2、[悲咤]bēi zhà
亦作“悲诧”。悲叹;悲愤。《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五》:“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李善 注:“吒,叹声也。”南朝 梁 何逊《临行公车》诗:“念此将如何,抚心独悲咤。”唐 杜甫《遣兴》诗之五:“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宋 梅尧臣《送曼叔襄城尉》诗:“此趣信所諳,羈官莫悲吒。”明 高棅《九月八日郭南山亭宴集分得下字》诗:“高兴殊不平,临风独悲咤。”清 陈维崧《贺新郎·送家广陵下第南归海宁兼以志慰》词:“真珠莫惜离筵泻。儘人间羣儿自贵,底须悲诧。”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抗议发愤之徒絶迹,慷慨悲咤之声不闻,名为士人,实则死人之不若。”
3、[咤呼]zhà hū
怒吼;高声呼叫。
4、[沙咤]shā zhà
见“沙吒”。复姓。唐 代有 沙吒相如。见《旧唐书·刘仁轨传》。
5、[凶咤]xiōng zhà
犹言厉害。
6、[吼咤]hǒu zhà
大声怒喝。
7、[怪咤]guài zhà
惊异,奇怪。
8、[咤蛨]zhà mò
蝗类。似蝗而小。也称蟅蟒、蚱蜢。
9、[惊咤]jīng zhà
见“惊诧”。
10、[咤异]zhà yì
惊异;奇怪。
11、[三咤]sān zhà
1.奠爵三次。 2.谓三次举杯至齿而不饮。
12、[咤叹]zhà tàn
哀叹。
13、[怛咤]dá zhà
悲伤感叹。
14、[咤噫]zhà yī
慨叹。
15、[啸咤]xiào zhà
亦作“啸吒”。大声呼吼。形容令人敬畏的声威。
16、[恨咤]hèn zhà
遗憾嗟叹。
17、[咤嗟]zhà jiē
嗟叹。
18、[哑咤]yǎ zhà
象声词。多以摹状鸟声或人语嘈杂声。宋 欧阳修《啼鸟》诗:“黄鸝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宋 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 鲁 语。”
19、[赫咤]hè zhà
愤怒。
20、[咤叱]zhà chì
怒斥;吼叫。
21、[希咤]xī zhà
1.希奇;希奇惊异。 2.希吒:希奇。
22、[咤咤]zhà zhà
象声词。形容喘气声。
23、[咤呀]zhà yā
张口貌。
24、[咤咄]zhà duō
怒吼声。清 吴伟业《廿五日偕穆苑先等游方公山》诗:“他年 子胥 涛,百里闻咤咄。”
25、[鸣咤]míng zhà
吼叫。
26、[那咤]né zhà
亦作“那叱”。佛教护法神名。梵文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的音译,那吒俱伐罗 的省称。相传为 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之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 哪吒 即由此演化而来。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宣律 方知是神异人也,乃少年也。宣律 遽问:‘弟子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 毗沙王 之子 那吒太子 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久矣。’”明 徐复祚《投梭记·魔见》:“则除千手 如来 能化诲,谁怕你八臂 那叱 逞陆梁,永坐山堂。”
27、[夸咤]kuā zhà
见“夸诧”。
28、[愤咤]fèn zhà
愤怒。
29、[咤叉]zhà chā
叉手。
30、[咤食]zhà shí
进食时口中作声。
31、[诌咤]zhōu zhà
见"诌札"。
32、[钵咤]bō zhà
僧人用以裹身的独幅毡。梵语的音译。
33、[啜咤]chuò zhà
亦作“啜叱”。形容吞咽之声。
34、[波咤]bō zhà
亦作“波咤”。苦难;磨折。
35、[咤雪洲]zhà xuě zhōu
广东 海南岛 一带地暖不见雪,若见雪则以为奇,故有 咤雪洲 之称。
36、[鸠七咤]jiū qī zhà
鸡的别名。
37、[叱咤风云]chì zhà fēng yún
唐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叱咤则风云变色。” 意思是大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威力、声势极大。咤(zhà)。
38、[佉路瑟咤]qū lù sè zhà
佉卢蝨吒 的别译。
39、[佉卢虱咤]qū lú shī zhà
亦作“佉卢”。译作“佉路瑟吒”。梵语的音译,佛教传说中的人物,曾创制横书左行的古 印度 文字。
40、[遮咤迦鸟]zhē zhà jiā niǎo
佛教传说中的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