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否
拼音
yǐ fǒ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ǐ的字 拼音为fǒ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fou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以不”。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否”。《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北史·元祯传》:“禎 告诸 蛮 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朱熹 考异:“以、与通用。”《旧唐书·虢王凤传》:“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可入朝以否?’子贡 报曰:‘来必取死。’”详细解释
亦作“ 以不 ”。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 否 ”。
《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北史·元祯传》:“ 禎 告诸 蛮 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 朱熹 考异:“以、与通用。”《旧唐书·虢王凤传》:“ 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可入朝以否?’ 子贡 报曰:‘来必取死。’”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以否-汉语大词典以否亦作“以不”。
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否”。
●《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
●《北史·元祯传》:“祯告诸蛮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朱熹考异:“以、与通用。”
●《旧唐书·虢王凤传》:“融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高子贡曰:‘可入朝以否?’子贡报曰:‘来必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