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可拔山
拼音
lì kě bá sh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kě的字 拼音为bá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ke的字 拼音为ba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详细解释
- 【解释】: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 【出自】: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按字解释
力:力量;能力。
可:可以;能够。
拔山:比喻力大。
词典解释
力可拔山-中华成语大词典力可拔山
【拼音】:lì kě bá shān
解释
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出处
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示例
近义词
力敌千钧、拔山抗鼎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力可拔山備註頻6書中國成語大辭典、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遠流活用成語辭典、成語辨正辭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號FL00000034643
出处
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引证
前蜀-杜光庭-卷二四-《道德真经广圣义》:况剑闻神授,力可拔山,喑呜则鬼伏神惊,叱咤则坚摧敌溃。
明-沈采--《千金记·夜宴》:若论俺主公,真个他威名压众,英武过人……勇能举鼎,比乌获于下风;力可拔山,却共工于末坐。
清-张潮--《虞初新志·髯参军传》:公子曰:“参军力可拔山,度举几百钧?”
当代-张承志--《对奏的夜曲》:正因为你在我手里如同一片羽毛,我才觉得自己力可拔山万夫不敌。
故事
前蜀-杜光庭-卷二四-《道德真经广圣义》:况剑闻神授,力可拔山,喑呜则鬼伏神惊,叱咤则坚摧敌溃。
明-沈采--《千金记·夜宴》:若论俺主公,真个他威名压众,英武过人……勇能举鼎,比乌获于下风;力可拔山,却共工于末坐。
清-张潮--《虞初新志·髯参军传》:公子曰:“参军力可拔山,度举几百钧?”
当代-张承志--《对奏的夜曲》:正因为你在我手里如同一片羽毛,我才觉得自己力可拔山万夫不敌。
造句
lì kě bá shān
1、力可拔山的他在重量级的拳击比赛上,一再击败对手。
接龙
山水相连 连理分枝 枝叶扶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lì kě bá shān
1、[力敌千钧]lì dí qiān jūn
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