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横画上短下长,竖画正直,两竖间距适中,点撇左右对称。

同音字

拼音为yà的字 拼音为ya的字

基础解释

1.较差:他的技术不~于你。 2.次一等:~军。~热带。 3.化合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铁(FeSO4)。~氨基(NH)。~硫酸(H2SO3)。 4.姓。 5.指亚洲。

详细解释

〈形〉

  1. (象形。小篆作“亞”。许慎认为像人驼背形。甲骨文一说像花边形。本义:丑)

  2. 同本义

    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

    亚,丑也。——《说文》。段玉裁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衣驾切。”

  3. 次;次于。表示时间或空间的先后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亚也。——《易·系辞》荀本

    亚旅。——《书·牧誓》

    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为亚卿焉。——《左传·文公六年》

    龟亚之。——《仪礼·士虞礼》

    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亚献(古代祭祀举行三次供物仪式,第二次叫“亚献”);亚元(名列第二);亚父(仅次于父);亚帅(副帅);亚相(官位次于丞相的大臣);亚将(次将,副将);亚饭(古代天子、诸侯第二次进食时奏乐佐食的乐师;古代天子、诸侯的第二次进食);亚圣(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亚魁(古代泛指科举考试第二名)

  4. 低于;低。表示等级的高低

    圭妫之班,亚 宋子而相亲也。——《左传·襄公十九年》。 杜预注:“亚,次之。”

〈动〉

  1. 垂;低垂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锤簇溜悬。——前蜀· 韦庄《对雪献薛常侍》

    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鲁迅《野草》

  2. 俯,偃俯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唐·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亚也。——《易·系辞》荀李

    亚旅。——《书·牧誓》

    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为亚卿焉。——《左传·文公六年》

    鱼亚之。——《仪礼·士虞礼》

    亚身受取白玉羁,开口衔将紫金勒。——唐· 元稹《望云骓马歌》

    又如:亚地(俯于地;倒于地)

  3. 压;低压

    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葫芦,十分疼痛难忍。——《西游记》

    叶重如将青玉亚,花轻疑是红绡挂。——宋· 欧阳修《渔家傲》

    又如:亚地(满地;遍地);亚腰葫芦(细腰葫芦。亚:压;挤紧)

  4. 挨着,靠近

    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叠背,闹闹嚷嚷,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水浒传》

    又如:亚肩叠背(压肩叠背)

  5. 掩,闭

    花笼淡月,重门深亚。——蔡伸《丑奴儿慢》

  6. 通“压”。垂压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杜甫《入宅三首》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亚-诗词曲语辞辞典

亚自其纵者而言,犹低也;俯也。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言风势如涛,山木尽为之偃俯也。
▶苏轼《复以月石风林屏赠纯甫》诗云:“愿从少陵博一句,山木尽与洪涛倾。”“倾”正偃俯义。
▶白居易《司马厅独宿》诗:“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言竹偃俯而侵檐也。偃、亚二字同义。
▶又《题遗爱寺前溪松》诗:“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言松偃俯而侵溪也。
▶又《晚桃花》诗:“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言低拂池也。
▶元稹《和友封题开善寺》诗:“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此犹云低树或矮树。
▶又《望云骓马歌》:“亚身受取白玉羁,开口衔将紫金勒。”此犹云俯身。
▶柳永《抛球乐》词:“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此意云俯腰。
▶又《柳初新》词:“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此犹云星低。
▶欧阳修《渔家傲》词:“叶重如将青玉亚,花轻疑是红绡挂。”此犹云低压。
▶《太平乐府》三张小山小令《柳营曲•秋千》:“钏玲珑,响亚红绵;汗模糊,湿褪花钿。”自其横者而言,犹并也;傍也;挨也。
▶杜甫《人宅》诗:“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以新卷帘之句法例欲移竹,乃欲移之竹也;即摇摇欲动之竹也。花亚者,花傍之而挨之也。
▶陈造《出郭》诗:“游人几许健倒去,红粉谁家短墙亚。”意言傍短墙也。
▶晁补之《即事》诗:“安能效干没,肩与市人亚。”此为并义,言并肩也。
▶范成大《虎牙滩》诗:“一滩今始尝,三峡此其亚。”此犹云流亚,亦为并义。
▶又《癸卯除夜》诗:“寂历罗门亚,温磨药鼎烦。”门亚犹云门闭,闭则门相并也。罗门,即取门可张罗义,寂历犹云寂寞。
▶蔡伸《如梦令》词:“人静重门深亚,朱阁画帘高挂。”
▶柳永《二郎神》词:“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相亚,相傍也,言鬟傍面也。
▶姜夔《浣溪沙》词:“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亚门,犹言傍着门或挨着门也。

亚-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商、西周官名,常奉命征伐或田猎。《殷虚文字甲编》第2695片:“贞其令马亚射鹿”。《书·酒诰》:“越在内服,百僚庶长,惟亚惟服”。参见“亚旅”。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亚洲]yà zhōu

全称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人口36.34亿(1999年)。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洼地。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形和气候最复杂的一洲。

2、[亚军]yà jūn

体育运动等比赛中获第二名的优胜者。

3、[亚麻]yà má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子互生,披针形或条形,花浅蓝色,结蒴果,球形。纤维用亚麻的茎皮含纤维很多,可以做纺织原料。 2.纤维用亚麻的茎皮纤维。

4、[亚热带]yà rè dài

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与热带相比,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气温比温带高,植物在冬季仍能缓慢生长。也叫副热带。

5、[东亚]dōng yà

指亚洲东部地 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6、[亚太]yà tài

全称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又称亚太地区、亚太区。亚太是太平洋地区周边国家(包括岛屿)的总称,属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术语。

7、[亚盘]yà pán

太平天囯 领导人把 亚当、盘古 合起来,杜撰出 亚盘 之名,称为人类的始祖。

8、[中亚]zhōng yà

亚洲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9、[亚于]yà yú

次于,比不上。

10、[亚东]yà dōng

亚洲 的东部。

11、[亚述]yà shù

古代西亚底格里斯河中游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三千年代末建国,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扩张为东起伊朗高原,西达地中海的军事帝国。前605年灭亡。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后来据圣经和其他文献记载,当时发生了奇迹:亚述大军撤退了。2、他们必不得住耶和华的地,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必在亚述吃不洁净的食物。3、以法莲见自己有病,犹大见自己有伤,他们就打发人往亚述去见耶雷布王,他却不能医治你们,不能治好你们的伤。4、因万军之耶和华赐福给他们,说,埃及我的百姓,亚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产业,都有福了。5、他们必如雀鸟从埃及急速而来,又如鸽子从亚述地来到,我必使他们住自己的房屋。这是耶和华说的。6、在哈提拉,正是亚述、古希腊、怕提拉和罗马式样的混合建筑奠定了早期伊斯兰教建筑的风格。7、巴力的儿子是备拉。这备拉作流便支派的首领,被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掳去。8、当亚述王以撒汉顿打算控制这条木材贸易线时,塔哈卡派出军队到累凡特的南面,以支持反对亚述人的抵抗力量。9、西元前742年左右以赛亚受应召成为先知,当时亚述开始向西扩张,稍后便侵略以色列。10、耶和华必使亚述王攻击你的日子临到,你

12、[亚科]yà kē

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属之间也分族。亚科的拉丁文分类名称的字尾通常是-inae次于科的一个科级的分类等级。一个科可再分为若干亚科,每个亚科由这个科内一个特殊的属或若干与其他属性状不同的属组成。

13、[亚圣]yà shèng

1.谓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 汉 赵岐 《<孟子>题辞解》:“﹝ 孟子 ﹞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初学记》卷九引 三国 吴 张俨 《默记》:“ 汉光武 体亚圣之才,执文武略,聪明仁德。”《旧唐书·姚崇传》:“昔 孔丘 亚圣,母墓毁而不修; 梁鸿 至贤,父亡席卷而葬。” 2.指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的人。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鲁 去 吴 千有餘里,使 离朱 望之,终不能见,况使 颜渊 ,何能审之?如才庶几者,明目异於人,则世宜称亚圣,不宜言 离朱 。”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夫所谓亚圣者,必具体而微,命世絶伦。”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三国志三》:“ 子张 、 子路 、 子贡 诸贤,当时皆有亚圣之目也。” 3.指某一技艺仅次于前代圣手的人。 唐 张怀瓘 《书断》:“﹝ 张昶 ﹞尤善章草,书类 伯英 ,时人谓之亚圣。” 明 吴道迩 《襄阳府志·献征下》:“﹝ 张机 ﹞工於治疗,尤精经方……论者推为医中亚圣。” 4.特指 孟子 。 元 文宗 时,封 孟轲 为 邹国亚圣公 ; 明世宗 时,去其封号,只称亚圣。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摘抄》引 钱奇勋 诗:“引棺絶粒箭当胸,拚死扶持 亚圣公 。”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自序》:“天赋之职任,亚圣所谓良知良能是也。”

14、[亚纲]yà gāng

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它位于纲和目之间。

15、[亚夏]yà xià

柯尔克孜 语。万岁。如:亚夏,全国人民大团结!

16、[亚孟]yà mèng

见“亚门”。

17、[亚匹]yà pǐ

同一流人物。

18、[亚旅]yà lǚ

1.诸大夫。《书·牧誓》:“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孔 传:“亚,次;旅,众也。众大夫,其位次卿。” 2.上大夫的别称。《左传·文公十五年》:“宋 华耦 来盟……请承命於亚旅。”杜预 注:“亚旅,上大夫也。” 3.指兄弟及众子弟。语出《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毛 传:“亚,仲叔也;旅,子弟也。”清 张尔岐《蒿菴闲话》卷一:“辟之事亲,亚旅耕田。”

19、[亚尹]yà yǐn

少尹的别称。

20、[亚门]yà mén

希伯来语āmēn的译音。或译为“亚孟”、“阿们”。意为“真诚”。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祈祷结束时的常用语,表示“心愿如此”。

21、[亚相]yà xiāng

1.指官位次于丞相的大臣。 2.指继先人而居相位的人。 3.御史大夫的别称。

22、[亚饭]yà fàn

1.古代天子、诸侯第二次进食时奏乐侑食的乐师。 2.古代天子、诸侯的第二次进食。

23、[匹亚]pǐ yà

1.彼此相当的;不相上下的。 2.配偶。

24、[依亚]yī yà

谓依托于人。唐 薛逢《镊白曲》:“虽盖 长安 一片瓦,未遑卒岁容寧居。前年依亚 成都府,月请俸緡六十五。”

25、[亚驼]yà tuó

神名。

26、[亚元]yà yuán

1.谓名列第二。 2.明清时报子对乡试第一名解元以下举人的恭维称呼。

27、[窊亚]wā yà

缭乱貌。

28、[亚公]yà gōng

1.司徒的别称。因司徒居三公的次位,故称。《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復与 周 平”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晋书》:“元夏 器量最优,有辅佐之风,展力仕宦,可为亚公。”《三国志·吴志·孙峻传》“共事如前”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吴录》:“羣臣上奏,共推 峻 为太尉,议 胤 为司徒。时有媚 峻 者,以为大统宜在公族,若 滕胤 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不可贰也。” 2.即阿公,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一出:“亚公,我住 五磯山 下七八十年,见了几家成败。”

29、[亚将]yà jiāng

次将,副将。

30、[亚祝]yà zhù

周 代辅助太祝的祭祀之官。

31、[亚等]yà děng

谓声誉、地位并列,同等。

32、[掩亚]yǎn yà

关闭。

33、[亚父]yà fù

敬称,表示仅次于父。

34、[亚岁]yà suì

冬至。三国 魏 曹植《冬至献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唐 皎然《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诗:“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盛事》:“冬至谓之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一如元日之仪。吴中 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説。”清 钱谦益《冬至日感述示孙爱》诗:“乡人重亚岁,羔黍荐履长。”

35、[流亚]liú yà

同一类的人或物。

36、[亚赛]yà sài

类似,好似。汉剧《宇宙锋》第一场:“内侍臣掩红灯相府内过,灯光下见一女亚赛 嫦娥。”汪立波《“豹子”连长》:“﹝ 冯德峰 ﹞打起仗来,亚赛猛虎。”

37、[倾亚]qīng yà

倾斜。

38、[亚腰]yà yāo

形容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

39、[俦亚]chóu yà

同类。

40、[亚悉]yà xī

一种名贵的香料。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亚的反义词 亚的近义词 亚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亚能组什么词
  • 亚能组什么词语
  • 亚可以组什么词
  • 亚可以组什么词语
  • 亚字可以组什么词
  • 亚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亚字能组什么词
  • 亚字能组什么词语
  • 亚字开头的成语
  • 亚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