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
拼音
yā笔顺
丶 丿 丨同音字
拼音为yā的字 拼音为ya的字基础解释
1.上端分叉的东西:枝~。 2.女孩子:小~。 3.姓。详细解释
(象形。本义:树木或物体的分叉)
同本义
丫,象物开之形。——《广韵》。按,这是中古所造的字。泛指上端分出的东西。
十个指头八个丫。——《五灯会元》
又如:丫叉(树木两枝分歧处;两手交叉);丫子(物体分叉的地方);丫木(上端分叉的木头);丫枝(枝桠);丫钯(叉草用的农具);丫槎(丫叉,植物的枝丫);丫路(叉路)
像树枝的分叉,女孩子头上梳着双髻犹如树叉,因即以称女孩子 。
如:丫头片子(方言。对女孩子的戏称);丫环(婢女)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丫丫-汉语大词典丫丫1.两髻分叉的形状。
●元马祖常《绝句》之四:“江南女儿年十五,两髻丫丫面粉光。”
2.指女孩。
●刘亚舟《男婚女嫁》第三二章:“这丫丫,又是喊,又是叫……小手直拍打,小脚直踔踔。”
3.象声词。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摺:“相公又恶噷噷乖劣,夫人又叫丫丫似蝎蜇。”
【丫】3画 8020·7 yā ㄧㄚ 於加切,平,麻韻,影。物體分叉的部分或其形象。五燈會元十二 泐潭景祥禪師:“十箇指頭八箇丫。”宋詩鈔 汪元量 水雲詩鈔 湖州歌之四六:“宮人夜泊近人家,瞥見紅榴三四丫。”參見“丫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ā
1、[脚丫]jiǎo yā
亦作“脚丫子”。亦作“脚鸭”。亦作“脚鸭子”。方言。脚;脚趾头。
2、[丫杈]yā chà
树木或物体上面的分杈。
3、[丫头]yā tou
1.女孩子的俗称。 2.即“丫鬟”
4、[丫鬟]yā huan
也作丫环。也叫丫头。旧时供有钱人家役使的女孩子。
5、[黄毛丫头]huáng máo yā tou
年幼的女孩子(含戏谑或轻侮意)。
6、[枝丫]zhī yā
枝杈。
7、[丫角]yā jiǎo
梳在头顶两边像犄角的短发辫。
8、[树丫]shù yā
树杈子。
9、[槎丫]chá yā
见“槎牙”。
10、[丫路]yā lù
叉路。
11、[丫裆]yā dāng
指人体两股之间的地方。
12、[髻丫]jì yā
1.盘于头顶左右两边的发髻。 2.比喻植物顶部分杈。
13、[丫枝]yā zhī
枝丫。
14、[丫霸]yā bà
很棒,非常好。
15、[丫木]yā mù
上端分叉的木头。
16、[发丫]fā yā
少女发式。
17、[丫髻]yā jì
女孩梳在头顶两边的发髻。
18、[杈丫]chā yā
1.亦作“杈椏”。树的分枝。 2.参差交错貌。
19、[丫儿]yā ér
一种似钌铞儿的扣子。
20、[楂丫]zhā yā
错杂不齐貌。
21、[丫戾]yā lì
盘曲成叉形。戾,捩。
22、[丫钯]yā bǎ
叉草用的农具。
23、[丫嬛]yā huán
丫鬟,婢女。
24、[丫童]yā tóng
挽着丫髻的儿童。
25、[楈丫]xū yā
木名。即椰子树。
26、[过丫]guò yā
吃晚饭。
27、[丫雀]yā què
喜鹊的别称。
28、[丫槎]yā chá
1.同“枒杈”。 2.纷错歧出貌。 3.丫杈,植物的枝丫。
29、[丫铲]yā chǎn
丫形铲子。
30、[搬丫]bān yā
方言。整枝。
31、[玉丫叉]yù yā chā
亦作“玉鸦叉”。亦作“玉鸦釵”。首饰名。清 纳兰性德《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词:“魂梦不离金屈戌,画图亲展玉鸦叉。”清 龚自珍《小重山令》词:“今年愁到莫愁家。黄金少,典去玉丫叉。”高天梅《孤山探梅》诗:“若使化为仙蝶去,定然飞上玉鸦釵。”
32、[叫丫丫]jiào yā yā
见“叫吖吖”。
33、[耳丫子]ěr yā zǐ
方言。耳朵。
34、[装丫挺]zhuāng yā tǐng
虚情假意,道貌岸然。
35、[你丫的]nǐ yā de
就是“我丫头养的”,意为自己是大姑娘生的养的,那是骂自己呢。现在“丫挺的”这个词除了其基本骂人的意思之外,在日常用语中已经变成了一个语气助词,一般只对跟自己亲密的人或不待见的人、闹矛盾时说对方的时候使用,比如:你丫挺的在哪啊?别净听丫挺的胡扯。
36、[通房丫环]tōng fáng yā huan
通房丫头∶旧时指名义上是随女主人一同陪嫁到男方家的婢女,实际是姬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