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六婆
拼音
sān gū liù pó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gū的字 拼音为liù的字 拼音为pó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po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 【出自】: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 【示例】:吾闻贵地有~,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指媒婆、虔婆、师婆、牙婆、药婆、稳婆。
词典解释
三姑六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三姑六婆ㄙㄢ ㄍㄨ ㄌㄧㄡˋ ㄆㄛˊsān gū liù pó①三姑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是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舊時均被視為非高尚職業的婦女。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〇.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②比喻愛搬弄是非的婦女。《初刻拍案驚奇.卷六》:「話說三姑六婆,最是人家不可與他往來出入。」《鏡花緣.第一二回》:「況三姑六婆,裡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三姑六婆-中华成语大词典三姑六婆
【拼音】:sān gū liù pó
解释
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出处
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示例
吾闻贵地有~,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近义词
三教九流
反义词
良家妇女
歇后语
九个妇女站两旁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女性
英文
women whose professions are either illegitimate or disreputable
出处
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引证
清-佚名-第一百十二回-《红楼梦》:我说那三姑六婆是再要不得的,我们甄府里从来是一概不许上门的,不想这府里倒不讲究这个呢。
清-李汝珍-十二回-《镜花缘》: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
现代-鲁迅--《致姚克》:此辈心凶笔弱,不能文战,便大施诬陷与中伤。又无效,于是就诅咒,真如三姑六婆,可鄙亦可恶也。
故事
清-佚名-第一百十二回-《红楼梦》:我说那三姑六婆是再要不得的,我们甄府里从来是一概不许上门的,不想这府里倒不讲究这个呢。
清-李汝珍-十二回-《镜花缘》: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
现代-鲁迅--《致姚克》:此辈心凶笔弱,不能文战,便大施诬陷与中伤。又无效,于是就诅咒,真如三姑六婆,可鄙亦可恶也。
造句
sān gū liù pó
1、此辈心凶笔弱,不能文战,便大施诬陷与中伤,又无效,于是就诅咒,真如三姑六婆,可鄙也,可恶也。
2、三姑六婆成天来挑拨是非,说这说那,怎能不起风波呢?
接龙
婆娑起舞 舞弄文墨 墨汁未干 干劲冲天 天下太平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脚踏实地 地尽其利 利令智昏 昏镜重明 明人不做暗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组词
近义词
sān gū liù pó
1、[三教九流]sān jiào jiǔ liú
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2、[五亲六眷]wǔ qīn liù juàn
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3、[十亲九眷]shí qīn jiǔ juàn
指众多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