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鳞半甲
拼音
yī lín bàn jiǎ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lín的字 拼音为bàn的字 拼音为jiǎ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 拼音为ban的字 拼音为jia的字基础解释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详细解释
- 【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出自】: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按字解释
一: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鳞: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
半:二分之一。
甲: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
词典解释
一鳞半甲-汉语大词典一鳞半甲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同:一鱗半甲
出处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引证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子美称苏涣为静者,而极美其诗……唐人以为长于讽刺,得陈拾遗一鳞半甲。
清-赵翼-诗-《题黄陶庵手书诗册》: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故事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子美称苏涣为静者,而极美其诗……唐人以为长于讽刺,得陈拾遗一鳞半甲。
清-赵翼-诗-《题黄陶庵手书诗册》: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造句
接龙
甲第连云 云过天空 空穴来风 风雨交加 加人一等 等闲之辈组词
近义词
yī lín bàn jiǎ
1、[一鳞片爪]yī lín piàn zhǎo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同“一鳞一爪”。
2、[一鳞片甲]yī lín piàn jiǎ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同“一鳞半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