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lín

笔顺

丿 𠃍 丿 丿 丿 𠃋
整体布局紧凑,“田”上宽下窄;“米”笔画排布匀称;“夕”位置恰当;“㐄”竖画正直。

同音字

拼音为lín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

基础解释

1.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骨质等构成。 2.像鱼鳞的:~茎。~波。遍体~伤。 3.姓。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鱼,粦( lìn)声。本义:鱼甲)

  2. 同本义

    鳞,鱼甲也。——《说文》

    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

    鳞浪层层。——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朱鳞大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鳞爪(喻残存、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鳞沦(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鳞接(密接如鱼鳞);鳞萃(荟萃如鱼鳞)

  3. 鳞片状物

    鳞,甲也。——《广雅》

    其动物宜鳞物。——《周礼·大司徒》

  4. 动物学名词。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

    如:鳞鼠(野鼠的一种。身有鳞甲,故名)

  5. 植物学名词。

    如:鳞叶

  6. 鱼的代称

    鳞集仰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鳞集,相次也。”

    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锦鳞游泳。——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鳞族(鱼类);鳞羽(泛指鱼类和鸟类);鳞物(指鱼类);鳞鸿杳绝(杳无音信);鳞集仰流(鱼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

  7. 有鳞动物的总称

    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介鳞夏食冬蛰。——《易·主命》

    又如:鳞介(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鳞虫(有鳞的动物)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鳞鳞-辞源3

同:鱗鱗

鳞鳞-汉语大词典

鳞鳞1.形容鳞状物。形容云彩。
●《文选·鲍照<还都道中作>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吕延济注:“鳞鳞,云貌。”
●宋范成大《三登乐》词:“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四无人,橹声自语向浮云。”
●郑泽《晚眺次钝根韵》:“鳞鳞夕云景,依依归鸟心。”
2.形容鳞状物。形容水波。
●唐李群玉《江南》诗:“鳞鳞别浦起微波,泛泛轻舟桃叶歌。”
●明何景明《伯川词》:“锡山之下兮伯之河,水鳞鳞兮石峨峨。”
●林景行《湖泛口占示贞壮》:“晚风翼翼浪吹衣,凉水鳞鳞翠入微。”
3.形容鳞状物。形容屋瓦。
●宋陆游《苦热》诗:“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西湖好处》:“独东偏无山,乃有鳞鳞万瓦,屋宇充满,此天生地设好处也。”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邓家庄﹞大门左右两边排列着那二十八棵红柳树,里面房间高大,屋瓦鳞鳞,只是庄门紧闭不开。”
4.形容鳞状物。形容田垄。
●宋陈翥《桐谱》:“命镬以薙草,向阳以辟地,列行行之坑坎,有鳞鳞之位次,庸以植梧桐而异群类也。”
●元乔吉《庆东原·青田九楼山舟中作》曲:“渺渺山头路,鳞鳞山上田。”
5.鳞集貌。
●唐黄滔《萧山灵岩寺碑铭》:“不越闰而其宇鳞鳞,其徒翼翼。”
●宋梅尧臣《赋孔雀送魏生》:“耸冠翕翼脩尾张,鳞鳞团花金缕翠。”
●奚侗《过马关》诗:“一撮马关开海市,鳞鳞楼阁出青苍。”
6.明亮貌。
●唐张谔《九日宴》诗:“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宋欧阳修《内直奉寄圣俞博士》诗:“霜云映月鳞鳞色,风叶飞空摵摵鸣。”
●清曹寅《五月十一日夜集西堂限韵》诗之四:“清尘隐高树,万瓦光鳞鳞。”
参见“磷磷”。
7.象声词。车轮声。
●清黄钧宰《金壶遯墨·大钱》:“咸丰五年秋,道过清江,闻车声鳞鳞然来,视之钱也。”
参见“辚辚”。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ín

1、[鳞爪]lín zhǎo

鳞和爪,比喻事情的片段。

2、[鱼鳞]yú lín

鱼身上的鳞片,可以制鱼胶。

3、[鳞次栉比]lín cì zhì bǐ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路旁各种建筑~。也说栉比鳞次。

4、[鳞片]lín piàn

1.鱼或某些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身上一片一片的鳞。 2.覆盖在昆虫翅膀或躯体上的壳质小片,带有颜色,或能折光,因而使昆虫具有鲜艳的光彩。 3.覆盖在芽的外面像鱼鳞的薄片,主要作用是保护嫩芽。春季植物发芽时,鳞片即脱落。

5、[鳞伤]lín shāng

形容伤痕密得像鱼鳞一样:遍体~。

6、[鳞屑]lín xiè

从复层鳞状上皮表层脱落下的碎屑。

7、[龙鳞]lóng lín

1.龙的鳞甲。 2.《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因以“龙鳞”指人主。 3.指皇帝的衮服,龙袍。 4.像龙鳞的样子。 5.似龙鳞的事物。指水波,涟漪。 6.幼竹。幼竹有箨,如龙鳞状。 7.松桧之属。松桧之皮如龙鳞,故称。 8.累累垂垂的葡萄。 9.宝刀名。

8、[鳞茎]lín jīng

地下茎的一种,形状像圆盘,下部有不定根,上部有许多变态的叶子,内含营养物质,肥厚多肉,从鳞茎的中心生出地上茎。如洋葱、水仙等的地下茎。

9、[鳞甲]lín jiǎ

动物用以蔽护躯体的甲壳。泛指一切有鳞和甲的水生动物。

10、[金鳞]jīn lín

1.金色的鱼鳞。唐 无名氏《隋炀帝海山记》:“洛水 渔者获生鲤一尾……金鳞赬尾,鲜明可爱。” 2.常借指鱼。唐 温庭筠《罩鱼歌》:“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金 蔡珪《华亭图》诗:“钓得金鳞便归去,依然明月大江横。”清 李渔《蜃中楼·献寿》:“俺那时节呵,第一口把 西江 吸尽,第二口把 东海 鲸吞,第三口把 弱水 三千,摄入金鳞。”清 孙枝蔚《偶行市上逐步至北门外》诗:“枝头绣羽并肩立,水面金鳞啣尾行。” 3.比喻闪烁于水面的细碎日光。元 郭钰《赋清溪》诗:“半篙晴日荡金鳞,一带秋烟溜寒玉。”

11、[逆鳞]nì lín

1.倒生的鳞片。 2.鲫鱼的别名。

12、[鳞鳞]lín lín

1.形容多得像鱼鳞。 2.形容云层、波纹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13、[鳞比]lín bǐ

像鱼鳞一样排列。

14、[鳞波]lín bō

像鱼鳞一样的波纹:~荡漾。

15、[鳞介]lín jiè

有鳞和甲壳的水生动物的统称。

16、[鳞砌]lín qì

谓依次序建造,排列如鱼鳞。

17、[锦鳞]jǐn lín

鱼的美称、指传说中的鲤鱼或借指因指远方之书信。

18、[石鳞]shí lín

1.河水流经石上激起的波纹。 2.碎石片。

19、[幽鳞]yōu lín

深水中的鱼。

20、[鳞鱽]lín dāo

鱽鱼。

21、[促鳞]cù lín

小鱼。

22、[蛇鳞]shé lín

1.亦作“虵鳞”。蛇鱼之属。 2.形似蛇鳞;形似蛇鳞的东西。

23、[鳞附]lín fù

形容众多附集。

24、[文鳞]wén lín

1.鱼鳞形花纹。 2.指鱼。

25、[鳞虫]lín chóng

体表有鳞甲的动物,一般指鱼类和爬行类。

26、[鳞凑]lín còu

亦作“鳞輳”。犹鳞集。《晋书·姚兴载记下》:“广平公 弼 姦凶无状,潜有陵夺之志,陛下宠之不道,假其威权,倾险无赖之徒,莫不鳞凑其侧。”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市井》:“城外惟 上新河、龙江关 二处为商帆贾舶所鳞輳,上河 尤号繁衍。”

27、[鳞游]lín yóu

游鱼。借指书信。

28、[忤鳞]wǔ lín

犹逆鳞。谓直言犯上。语出《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晋书·慕容皝载记》:“王宪、刘明,忠臣也,愿宥忤鳞之愆,收其药石之效。”

29、[鳞萃]lín cuì

亦作“鳞崒”。犹鳞集。

30、[去鳞]qù lín

去掉鳞片的动作或过程。

31、[鳞僮]lín tóng

古代神话传说中行水神骑乘的龙。

32、[鲰鳞]zōu lín

小杂鱼。

33、[池鳞]chí lín

指池中鱼类。

34、[鳞角]lín jiǎo

代称鱼龙之属。

35、[采鳞]cǎi lín

1.彩色鳞片。借指龙。 2.指建筑物上的彩色龙形雕饰。

36、[鳞物]lín wù

水族的统称。

37、[鳞栉]lín zhì

犹言鳞次栉比。明 高攀龙《武林游记》:“从高下瞰,万户鳞櫛,市声襍沓,耳目俱胜。”清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广州 城三面临河,街市鳞櫛,繁丽甲 南海。”

38、[鲲鳞]kūn lín

鲲鱼。

39、[介鳞]jiè lín

1.甲虫与鳞虫。 2.古代传说中的鱼类祖先。 3.比喻远夷。含贬义。

40、[鳞朋]lín péng

鳞族。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鳞的反义词 鳞的近义词 鳞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鳞能组什么词
  • 鳞能组什么词语
  • 鳞可以组什么词
  • 鳞可以组什么词语
  • 鳞字可以组什么词
  • 鳞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鳞字能组什么词
  • 鳞字能组什么词语
  • 鳞字开头的成语
  • 鳞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