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鸣
拼音
yī niú mí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niú的字 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niu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基础解释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一牛鸣-中华成语大词典一牛鸣
【拼音】:yī niú míng
解释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出处
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示例
四壁晚钟齐接应,分明不隔~。 ★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
近义词
一牛吼地、一牛鸣地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一牛鸣
【出典】 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清·赵殿成注:“《大藏一览》:‘一牛鸣地,其声五里。’《翻译名义》:‘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见《王右丞集笺注》卷一二)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七《事实·五百弓一牛鸣》:“王荆公诗:……‘白下亭东鸣一牛。’又诗:‘潮沟直下两牛鸣。’按:唐《西域记》云:‘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踰缮那者,曰古圣王一日军行。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穷微之数,分一踰缮那四十里为八拘卢舍。八拘卢舍者,谓大牛鸣声所极闻,为拘卢舍。分一拘卢舍为五百弓。’”
【释义】 一牛鸣,佛家语,指一牛鸣声所传的距离,约五里。世间用为典实。
【例句】 醉乡千古一声平。物忘情,我忘形,相去羲皇,不到一牛鸣。(高似孙《江神子》[众人皆醉屈原醒]2270)这里以“不到一牛鸣”比喻相去不远,谓醉酒后即可接近返朴归真的境界。
出处
唐·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引证
故事
造句
yī niú míng
1、四壁晚钟齐接应,分明不隔一牛鸣。 ◎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