䝺
拼音
gu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uàn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基础解释
同“貫”。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䝺-漢語大字典䝺
䝺同“貫”。《玉篇·貝部》:“䝺,穿也。今作貫。”《正字通·貝部》:“䝺,俗貫字。”
1、䝺釋文:同貫。見《玉篇》。
2、貫讀音:古玩切,音瓘,翰韻。釋文:
❶錢貝之毌也。見《說文毌部》。《段注》:毌、各本作貫。今正。錢貝之毌。故其字从毌貝。會意也。
〔按說文毌下云。穿物持之也。从一橫懴。田象寶貨之形。蓋古貫穿用毌字。蒼頡篇。毌、穿也。通作~。今則~行而毌廢矣〕。
❷位也。《淮南俶眞》:使各有經紀條~。
❸穿也。見《廣雅釋言》。
❹統也。《論語里仁》:吾道一以~之。
❺中也。《儀禮大射儀》:不~不釋。
❻累也。《離騷》:~薜荔之落蘂。
❼通也。《淮南時則》:~大人之國。
❽同也。《呂覽過理》:亡國之主一~。
❾出也。《楚辭招魂》:路~廬江兮。
❿經也。《禮記禮器》:故~四時。而不改柯易葉。
⓫道也。《漢書武帝紀》:九變復~知言之選。
⓬鏑也。《莊子田子方》:引之盈~。
⓭事也。見《爾雅釋詁》。
〔注〕:論語曰。仍舊~。
⓮行也。見《廣雅釋詁》。《疏證》:漢書谷永傳云。以次~行。後漢書光武十王傳云。奉承~行。~亦行也。
⓯謂上弦也。《史記陳涉世家》:士亦不敢~弓而報怨。
〔注〕:如字謂上弦也。
⓰十葉爲~。見《周禮鬱人和鬱鬯司農注》。
⓱千錢爲一~。見《六書故》。
〔按猶俗云一串一千也〕。
⓲惡盈謂之滿~。取錢滿千數之義也。
〔又〕:律例。凡贓私竊盜。計其所得之數罪已至死者。亦曰滿~。
⓳侍從之官曰淸~。《晉書文苑傳》:架彼辭人。共超淸~。
⓴羈~。交午翦髮以爲飾也。《穀梁昭十九年傳》:羈~成童。
㉑~日。積日也。《荀子王霸》:若夫~日而治平。
㉒~行。謂一皆遵奉也。《後漢東平憲王蒼傳》:奉承~行。
㉓本~。鄕籍也。《金史曹望之傳》:百姓亡及避役軍中者。閱實其人。使還本~。
㉔國名。《括地志》:故~城卽古~國。在曹州濟陰縣。
㉕~眾。草名。《廣雅釋草》:~節。~眾也。
㉖日本衡名。千匁爲一~。當我六斤四兩五錢。
㉗姓也。漢趙相~高。
3、貫讀音:古丸切,音官,寒韻。釋文:穿也。易~魚以宮人寵。徐邈讀。見《集韻》。
4、貫讀音:古患切,音慣,諫韻。釋文:習也。見《爾雅釋詁》。《義疏》:詩射則~兮。魯語云。晝而講~。孟子云。我不~與小人乘。鄭箋及韋昭趙歧注竝云。~習也。
〔按集韻訓同。亦作摜。卽今慣字〕。
5、貫讀音:烏關切,音彎,删韻。釋文:同彎。謂滿張弓也。《史記伍子胥傳》:~弓執矢嚮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