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
拼音
wǎn笔顺
一 丨 丨 丶 丶 ㇇ 一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guǎn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基础解释
〔莞尔〕微笑的样子。详细解释
〈动〉
微笑
浙酒二樽,少助待客之需。希莞纳,幸甚。——《金瓶梅》
又如:莞纳(笑纳);莞收(笑着收下)
〈名〉
胃的内腔
寒气在胃莞。——《武威汉代医简》
另见 guān
〈名〉
(形声。从艸,完声。本义:俗名水葱、席子草。亦指用莞草织的席子)
同本义 ,植于水田,又名水葱( Scirpus tabernaemontani ),茎高五六尺,可织席,叶小如鳞片,花黄绿色。一名“小蒲”。
如:莞蒲(蒲草);莞席(莞草编织的席子);莞蕈(草制之席及竹制之席);莞蒻(莞和蒻是两种编席的蒲草。借指用蒲草编的草席)?
另见 guǎn;wǎn
——“东莞”( Dōngguǎn):市名,在广东省东江下游
另见 guān;wǎn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莞-中華語文大辭典莞莞1ㄨㄢˇwǎn參見【莞爾】。莞莞2ㄍㄨㄢˇɡuǎn用於地名。東莞,地名,在廣東。莞莞3ㄍㄨㄢɡuān1.古書上指水蔥一類的植物。2.姓。
莞-辞源3【莞】11画 4421·21.guān ㄍㄨㄢ 古丸切,平,桓韻,見。元部。㊀草名。蒲草。爾雅作“苻蘺”,注作“莞蒲”。詩 小雅 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寢。”此謂用莞製成的蓆。㊁姓。晉書 武帝紀有 吳故將 莞恭。2.wǎn ㄨㄢˇ 户板切,上,潸韻,匣。元部。微笑。全唐詩三四○ 韓愈 贈張籍:“薄暮歸見君,迎我笑而莞。”參見“莞₂爾”。3.guǎn ㄍㄨㄢˇ 集韻古玩切,去,換韻,見。東莞。1.古郡名。晉 泰始元年置。在今 山東 沂水縣境。南朝 梁 劉勰卽爲 東莞 莒人。2.今市名。在 廣東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ǎn
1、[莞然]wǎn rán
莞尔。
2、[秸莞]jiē wǎn
谓用禾秆编成的席子。
3、[苇莞]wěi wǎn
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
4、[一莞]yī wǎn
犹一笑。
5、[莞簟]wǎn diàn
1.蒲席与竹席。 2.《诗·小雅·斯干》有“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生男子……载弄之璋”及“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诸语,后因以“莞簟”为生儿育女之吉兆。
6、[莞讷族]wǎn nè zú
魔兽中人们普遍认为泰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更聪慧,更矫捷的阿斯族,另一种是更坚韧但不那么强大的莞讷族。
7、[莞尔一笑]wǎn ěr yī xiào
美好地笑了一笑。
8、[莞莞类卿]wǎn wǎn lèi qīng
莞莞和你很像。
guān
1、[莞蒻]guān ruò
莞和蒻是两种编席的蒲草。借指用蒲草编的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