袄
拼音:ǎo
释义:1.有衬里的中式上衣。
组词
棉袄 皮袄 夹袄 袄裙 袄子 短袄 黄袄 袷袄 箭袄 红衲袄 千张袄 七录袄 青衲袄 红袄军 荆钗布袄 鸳鸯战袄 黄绵袄子拼音
ǎo笔顺
丶 ㇇ 丨 丿 丶 丿 一 丿 ㇏“衤”竖画正直,并与上点对齐,撇点位置恰当。“夭”上撇与横宜短,撇和捺舒展大方,收笔大致齐平。
同音字
拼音为ǎo的字 拼音为ao的字基础解释
有里子的中式上衣: 夹~。 棉~。详细解释
(形声。从衣,夭声。本义:有衬里的上衣)
皮衣之类的御寒衣服
身上穿着银红撇花半旧大袄。——《红楼梦》
又如:皮袄;袄子(棉袄的俗称)
泛指上衣。
如:棉袄;夹袄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袄-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襖
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袄衣410異「襖」的異體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ǎo
1、[棉袄]mián ǎo
絮了棉花的上衣。
2、[皮袄]pí ǎo
中式毛皮上衣。
3、[夹袄]jiá ǎo
1.双层的上衣。 2.裌襖:夹上衣。
4、[黄袄]huáng ǎo
见“黄绵袄子”。
5、[铠袄]kǎi ǎo
铠甲袍袄。借指战士。
6、[絮袄]xù ǎo
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7、[短袄]duǎn ǎo
有衬里的短上衣。
8、[襦袄]rú ǎo
古代妇女日常所穿的短上衣。
9、[袍袄]páo ǎo
1.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 2.袍和袄。
10、[凤袄]fèng ǎo
绣有凤凰花饰的绸袄。为古代妇女受皇帝赐封所穿。
11、[旋袄]xuán ǎo
旋袄特指一种短袄。
12、[袢袄]pàn ǎo
一种有衬里的对襟夹衣。
13、[肨袄]pàng ǎo
大棉袄。
14、[纸袄]zhǐ ǎo
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
15、[绣袄]xiù ǎo
绣袄一般指绣或画有花纹的短衣,原为男女便服,后多为女性穿着。
16、[胖袄]pàng ǎo
1.棉上衣。 2.一种戏剧服装。传统戏中演花面者身须魁梧,方显威严,其袍内衬着的厚棉马甲,即名胖袄。
17、[夾袄]jiā ǎo
1.夹袄。
18、[箭袄]jiàn ǎo
射士穿的短袄。
19、[袷袄]jiá ǎo
夹袄。
20、[千张袄]qiān zhang ǎo
是临清的传统名牌产品,远近驰名。
21、[披袄子]pī ǎo zǐ
1.由古袍演变成的一种礼服。 2.指披风。
22、[黄绵袄]huáng mián ǎo
见“黄绵袄子”。
23、[七录袄]qī lù ǎo
脸都气绿了,非常生气的意思。
24、[青衲袄]qīng nà ǎo
补缀过的青色夹衣,指贫民之服。亦借指贫民。
25、[红袄军]hóng ǎo jūn
金 末 山东、河北 地区农民起义军。因战士身穿红袄,故称。起义军领袖有 杨安儿、李全 等。
26、[鸳鸯战袄]yuān yāng zhàn ǎo
明 代的一种战袄。
27、[荆钗布袄]jīng chāi bù ǎo
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