袄能组什么词
袄能组什么词
棉袄 mián ǎo 两层布中间夹有棉絮的半身衣服,冬天穿着可以御寒、保暖。夹袄 jiá ǎo 双层的上衣。
黄绵袄 huáng mián ǎo 见“[[黄绵袄子]]”。
衲袄 nà ǎo 一种斜襟的夹袄或棉袄。
纸袄 zhǐ ǎo 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
襦袄 rú ǎo 古代妇女日常所穿的短上衣。
袄子 ǎo zǐ 即袄。
旋袄 xuán ǎo 特指一种短宽棉袄。
箭袄 jiàn ǎo 射士穿的短袄。
袷袄 jiá ǎo 夹袄。
披袄 pī ǎo ’ǎo 穿在外面的上衣,大多是夹层的或棉的公受珠,纳所著披袄中,纫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黄袄 huáng ǎo 见'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黄绵袄子 huáng mián ǎo zǐ 比喻冬天的太阳。
七录袄 qī lù ǎo 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
短袄 duǎn ǎo 有衬里的短上衣。
絮袄 xù ǎo 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肨袄 pàng ǎo 大棉袄。
红衲袄 hóng nà ǎo 红色的补缀上衣。袄是有衬里的夹衣或棉衣。 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北曲属黄钟宫,一名《红锦袍》。南曲属南吕宫。
袄裙 ǎo qún 可御寒的棉裙。如:“中国大陆北方气候寒冷,袄裙是妇女的必备衣物。”
青衲袄 qīng nà ǎo 补缀过的青色夹衣﹐指贫民之服。亦借指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