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
拼音:zhǐ
释义:1.亦作“帋”。2.用丝絮或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的制成品,可供书写、绘画、印刷、包装之用。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3.量词。张;件。4.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5.旧时指印有神像的纸。
拼音
zhǐ笔顺
𠃋 𠃋 丶 丶 丶 丶 丿 𠄌 一 ㇂同音字
拼音为zhǐ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见“纸”。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紙-中華語文大辭典紙纸ㄓˇzhǐ1.可供寫字、繪畫、印刷、包裝等用的薄片狀的纖維製品。[例]~上談兵|報~|包裝~。2.指紙錢。[例]化~|金~|去墳地燒~。3.量詞。用於計算書信、文件等。[例]一~訴狀|一~空文。4.姓。
紙-辞源3同: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ǐ
1、[點紙節]diǎn zhǐ jié
犹点纸。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又不曾取罪名,又不曾点纸节,可是他前推后拥强牵拽……屈杀了一个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