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á

释义:1.衙门,旧时指官署。2.(Yá)姓。

组词

坐衙 屯衙 三衙 午衙 衙前 衙参 随衙 柳衙 百工衙 南北衙 乔做衙 三衙家 里正衙前 衙官屈宋 群蚁排衙 上司衙门 斋钟衙鼓 总理衙门 织造衙门

拼音

笔顺

丿 丿 𠃍 𠃍
左、中部紧凑,右部稍松。“彳”两撇平行,上短下长,竖画正直。“吾”竖画左斜,上下中心对齐。“亍”横画平行,竖钩端正。

同音字

拼音为yá的字 拼音为ya的字

基础解释

1.衙门:~役。 2.姓。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行,吾声。( yú)本义:列队行进的样子)

  2. 旧时官署之称

    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张昭远《旧唐书·仪卫志》

    衙,衙府也。——《广韵》

    衙门,本牙门之讹,《周礼》谓之旌门,郑氏司常注所云,巡狩兵车之会,皆建太常是也,其旗两边刻绘如牙状,故亦曰牙旗,后时因谓营门曰雅门。——《陔余丛考》

    每日衙门虚寂,无复诉讼者。——《北齐书·宋世良传》

    又如:衙头(金人军队的统帅部);衙职(官衙中的职役);衙庭(官署的庭堂);衙堂(官署的大堂);衙里(衙署内);衙子(在衙门中当差的人)

  3. 排列成行的事物 。

    如:柳衙;松衙

  4. 唐代谓天子所居之处

    群臣始朝于宣政衙。——张昭远《旧唐书·仪卫志》

    又如:衙队(宫廷卫队)

〈动〉

  1. 衙参

    病卧四更后,愁闻报早衙。——李洞《江干即事》

    又如:衙日(衙参之日);衙喏(衙参时兵卒的声诺)

  2. 坐衙,官吏坐堂审案

    值城隍早衙,喊冤以投。——《聊斋志异》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衙衙-辞源3

【衙₃衙₃】行貌。楚辭 戰國 楚 宋玉 九辯:“屬雷師之闐闐兮,通飛廉之衙衙。”宋 洪興祖 補注:“衙衙,行貌。”

衙衙-汉语大词典

衙衙(I)1.相向而立貌。
●唐皇甫湜《题浯溪石》诗:“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
●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卷四:“‘石屏立衙衙’,案衙衙,立而相向之貌。吴谚谓相朝对曰衙衙然也。”
2.象声词。
●明刘基《听蛙》诗:“初聆衙衙杂更鼓,渐听嘈嘈成侈多。”
●陈三立《公约过随园故址用前韵》:“扫叶楼头万绿合,大江雁去呼衙衙。”
衙衙(II)行走貌。
●《楚辞·九辩》:“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洪兴祖补注:“衙衙,行貌。”
●清龚自珍《太常仙蝶歌》:“慰此蹇蹇,其来衙衙。”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衙门]yá men

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

2、[衙署]yá shǔ

衙门。

3、[府衙]fǔ yá

府一级的衙门。

4、[衙役]yá yi

衙门里的差役。

5、[官衙]guān yá

旧时对政府机关的通称。元 刘詵《野人家》诗:“州符昨夜急如火,马蹄踏月趋官衙。”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二:“官衙远市无兼味,烹得池中两鯽鱼。”

6、[衙内]yá nèi

唐代称担任警卫的官员,五代及宋初多以大臣子弟充任,后来泛指官僚的子弟。

7、[屯衙]tún yá

管理屯田的小吏,为县令的属官。

8、[衙退]yá tuì

1.谓官衙办公之后。 2.谓蜂群飞散之后。

9、[衙将]yá jiāng

1.唐代军府中的武官。 2.泛指低级军官。

10、[早衙]zǎo yá

旧时官府早晚坐衙治事,早上卯时的一次称“早衙”。

11、[衙集]yá jí

谓群蜂飞集。

12、[排衙]pái yá

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谒,分立两旁,谓之排衙。唐 白居易《雨雪放朝因怀微之》诗:“不知雨雪 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宋 王禹偁《除夜寄罗评事同年》诗:“应笑排衙早,寒靴踏晓冰。”《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回到衙门,又照例排衙,然后退入签押房。”

13、[柳衙]liǔ yá

谓成行排列的柳树。

14、[衙校]yá xiào

低级的武官。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復 少时学六壬,闻州一僧善发课,州有一衙校偶问之,僧曰:‘大凶,法当死於市。’”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在国初有士夫被谴而责为衙校者,如海外数州每闕守帅司,或差衙校摄州郡,宴设修造,则令赔补及出犒赏,遂有破家之患。”

15、[放衙]fàng yá

属吏早晚参谒主司听候差遣谓之衙参。退衙谓之“放衙”。

16、[贵衙]guì yá

华贵的府第。

17、[衙衙]yá yá

1.相向而立貌。 2.象声词。 3.行走貌。

18、[衙会]yá huì

官衙集合议事。

19、[衙官]yá guān

1.刺史的属官。《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刺史领使,则置副使、推官、衙官、州衙推、军衙推。” 2.泛指下属小官。宋 周紫芝《竹坡诗话》:“张文潜 云:‘调鼎当年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此虽未及 东坡 高妙,然犹可使 和靖 作衙官。”清 赵翼《翰林苑有土地祠相传祀韩昌黎》诗:“屈 宋 詎称衙官职,欒 郤 翻充皂隶户。”参见“衙官屈宋”。

20、[衙职]yá zhí

官衙中的职役。

21、[衙鼓]yá gǔ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22、[衙吏]yá lì

衙门中的小官。

23、[私衙]sī yá

私第。

24、[衙兵]yá bīng

1.唐 代天子的禁卫兵。《新唐书·兵志》:“夫所谓天子禁军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诸卫兵是也;北衙者,禁军也。”按,金吾、领军、千牛之类为卫兵;羽林、龙武、神策之类为禁军。南衙属宰相管辖,北衙归皇帝直辖,起互相监督的作用。 2.唐 代节度使的卫兵。《旧唐书·田承嗣传》:“数年之间,其众十万。仍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卫,谓之衙兵。”《新唐书》作“牙兵”。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第二篇第十章第二节:“衙兵就是牙兵,魏博 镇的牙兵是十分强悍的,唐 人传奇《红线传》,也说 田承嗣‘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二千人,另外宅男,而厚其廩给,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外宅男就是义儿,也就是牙兵。”参阅《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胡三省 注。

25、[衙强]yá qiáng

强御。指强暴之人。

26、[衙蠹]yá dù

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里士社士》:“今有司所行多反是,或以摧锄豪富为辞,惟恐殷实之不贫,而市狙衙蠧,则傅以羽翼,令其恣吞良善,不知于圣祖法当何如。”清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应试 混名 黄臕 李三元,本前 明 重犯,漏网出狱,专养强盗,交结官司,役使衙蠧,盗贼竞输重贿,舖户亦出常例,崇文门 税务自立规条,擅抽课钱。”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这个五十多岁的瘦老头子是 杞县 的老衙蠧,三教九流,人缘很熟。”

27、[匠衙]jiàng yá

旧时县府管理工匠的机构。

28、[内衙]nèi yá

1.唐代紫宸殿的别称。 2.内衙指挥使的简称。掌宫廷警卫。 3.旧时衙门的内院。 4.内屋。

29、[散衙]sàn yá

谓衙参已散。

30、[槐衙]huái yá

指古代 长安 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

31、[衙彊]yá qiáng

强御。指强暴之人。《隶释·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奉魁承杓,绥亿衙彊。”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衙与御同。言能安彊御之人也。‘御彊’即‘彊御’,倒文协韵耳。”按,“御”和“彊”同义。参阅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七。

32、[午衙]wǔ yá

午时官吏集于衙门,排班参见上司。亦用以形容午间群蜂飞集蜂房之状。

33、[衙府]yá fǔ

官署。

34、[高衙]gāo yá

高大的衙门。

35、[衙日]yá rì

1.衙参之日。唐 韩愈《送侯喜》诗:“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宋 刘敞《檀州》诗:“市声衙日集,海盖午时消。”参见“衙参”。 2.唐 宋 时节堂祭奠的日期。宋 戴埴《鼠璞·旗纛将军》:“本朝有六纛,旌节门旗二。受赐藏之公宇私室,号节堂。朔望次日祭之,号衙日。”参见“节堂”。参阅《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36、[退衙]tuì yá

旧指官吏公毕退出衙署。

37、[趁衙]chèn yá

亦作“趂衙”。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

38、[北衙]běi yá

皇帝禁军。

39、[强衙]qiáng yá

同“强御”。《隶释·汉北海相景君铭》:“兴利惠民,强衙改节。”洪适 释:“碑以衙为御。”

40、[晨衙]chén yá

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衙的反义词 衙的近义词 衙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衙能组什么词
  • 衙能组什么词语
  • 衙可以组什么词
  • 衙可以组什么词语
  • 衙字可以组什么词
  • 衙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衙字能组什么词
  • 衙字能组什么词语
  • 衙字开头的成语
  • 衙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