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
拼音:jiàng
释义:1.用发酵后的豆、麦等做成的一种调味品,有黄酱、甜面酱、豆瓣酱等。2.各种像酱的糊状食品。3.用酱或酱油腌(菜);用酱油煮(肉)。
组词
酱甀 赤酱 酱子 酱紫 酱酻 败酱 蚌酱 鲒酱 打酱油 甜面酱 鱼子酱 酱缸文化 豆瓣儿酱 复酱烧薪 覆酱烧薪 麻酱田鸡拼音
jiàng笔顺
丶 ㇀ 丨 丿 ㇇ 丶 一 丨 𠃍 丿 ㇄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jiàng的字 拼音为jiang的字基础解释
1.一种调味品。用发酵后的豆、麦等加盐制成:黄~。甜面~。 2.像酱的糊状食物:果~。芝麻~。 3.用酱或酱油腌制(菜蔬):~了点黄瓜。 4.用酱或酱油腌制的(菜蔬):~萝卜。 5.一种烹饪方法。和卤的做法相似,只是最后需把汤汁烧稠,使浓汁附盖在原料上。详细解释
(会意。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爿声。古文从酉,爿声。籀文从酉,从皿,爿声。本义:用盐醋等调料腌制而成的肉酱)
用麦、面、豆等发酵制成的调味品
酱用百有二十瓮。——《周礼·膳夫》
不得其酱。——《论语》
濡鸡醢酱,濡鱼卵酱。——《礼记·内则》
又如:黄酱;炸酱;甜酱;豆瓣酱;酱坊;酱豆(盛酱的食器);酱瓜(即越瓜);酱清(古代调味品。相当于今之酱油)
将鱼、肉、蔬、果捣烂制成的糊状食品 。
如:果子酱;花生酱
用酱或酱油腌制 。
如:把萝卜酱一酱;把豆腐酱了再吃;酱瓜儿(用酱腌制的瓜)
搅;混杂 。
如:酱泥(沾染了污泥)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酱-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醬
酱-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àng
1、[酱油]jiàng yóu
用豆、麦和盐酿造的咸的液体调味品。
2、[酱菜]jiàng cài
用酱或酱油腌制的菜蔬。
3、[果酱]guǒ jiàng
用水果加糖、果胶制成的糊状食品。也叫果子酱。
4、[豆瓣酱]dòu bàn jiàng
大豆发酵后制成的酱,可作调味品。
5、[炸酱]zhá jiàng
比喻侵吞;硬扣下。如:看样儿,姓 李 的是要硬炸酱呀!
6、[黄酱]huáng jiàng
黄豆、面粉等发酵后制成的酱,呈红黄色。
7、[麻酱]má jiàng
芝麻酱。
8、[辣酱]là jiàng
用辣椒、大豆等制成的酱。
9、[虾酱]xiā jiàng
磨碎的小虾制成的一种酱类食品。
10、[酱紫]jiàng zǐ
同“绛紫”。
11、[肉酱]ròu jiàng
酱状的肉。
12、[面酱]miàn jiàng
面粉制的酱。
13、[豆酱]dòu jiàng
将大豆浸泡煮熟磨碎后,加酱、曲、盐等发酵制成的副食品。
14、[鱼酱]yú jiàng
用鱼肉发酵制作的酱。
15、[酱园]jiàng yuán
制造并出售酱、酱油、酱菜等的作坊、商店。
16、[酱色]jiàng sè
深赭色。
17、[酱缸]jiàng gāng
制作和存放酱、酱油用的缸。
18、[酱坊]jiàng fáng
酱园。
19、[枸酱]jǔ jiàng
即蒟酱。
20、[败酱]bài jiàng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达1.5米,秋季开花,花黄色。花和根揉而嗅之,有败酱气,故名。根茎入药,有消炎、利尿等作用,又可以提制芳香油。《本草纲目·草五·败酱》﹝集解﹞引 汉 刘向《别录》:“败酱生 江夏 川谷,八月采根,暴乾。”
21、[竘酱]qǔ jiàng
即蒟酱。一种用胡椒科植物制成的辛辣而芳香的酱。
22、[鲎酱]hòu jiàng
鲎肉、卵制成的酱。
23、[蒟酱]jǔ jiàng
1.蒌叶。 2.用蒌叶果实做的酱,有辣味,供食用。
24、[蚌酱]bàng jiàng
蚌肉做成的酱。
25、[蒜酱]suàn jiàng
一道美食。
26、[酱甀]jiàng zhuì
盛酱的小口瓦罐。
27、[酱齐]jiàng qí
指酱类食品和酱醋拌的小菜。齐,通“韲”。
28、[酱蒙]jiàng méng
酱瓮的覆盖物。对自己作品的谦称。明 高明《题<青山白云图>》诗跋:“此余往日在 越 中録寄 倪君 仲权 之诗,今十餘年矣。意其不投之苦海,则亦当供酱蒙矣。”参见“覆瓿”。
29、[盖酱]gài jiàng
犹覆瓿。比喻自己的著作价值不高。多用作谦词。
30、[鲊酱]zhǎ jiàng
鱼酱。
31、[榄酱]lǎn jiàng
指橄榄肉捶碎干放后出现的霜状物。可入药。
32、[酱物]jiàng wù
各类肉酱食品。
33、[醢酱]hǎi jiàng
肉酱。
34、[酱匠]jiàng jiàng
制酱的工匠。
35、[鮆酱]jì jiàng
用刀鱼制的鲊酱。
36、[鲒酱]jié jiàng
用蚌肉制作的酱。
37、[赤酱]chì jiàng
指浓酱。
38、[酱赤]jiàng chì
赭红色。
39、[梅酱]méi jiàng
梅子制成的果酱。
40、[烂酱]làn jiàng
形容物体呈稀烂的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