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bǐ

释义:1.粗俗,低下。2.〈书〉轻视;看不起。3.边远的地方。4.谦辞,用于自称。5.(Bǐ)姓。

组词

鄙视 边鄙 卑鄙 鄙弃 鄙贱 鄙夷 鄙薄 鄙人 鄙意 卑鄙龌龊 鄙夷不屑 卑鄙无耻 贵远鄙近 北鄙之音 肉食者鄙 北鄙之声

拼音

笔顺

𠃍 𠃍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bǐ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基础解释

1.(见闻)浅薄;(品质)恶劣:~陋。卑~。 2.看不起:可~。~夷。 3.边远的地方:边~。 4.谦辞。用于自称:~人。~见。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邑,啚( 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4. 边邑;边境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5. 郊野;郊外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形〉

  1. 小;狭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2.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3. 粗俗,庸俗;质朴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4. 自称的谦词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动〉

  1. 视为浅陋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如: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3. 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

    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鄙-中華語文大辭典

鄙鄙ㄅ丨ˇbǐ1.〈書〉邊遠的地方;邊疆。[例]邊~∣西~。2.(言行)淺陋;(品格)低下。[例]~俗︱粗~︱~事︱卑~。3.輕視;看不起。[例]~視∣~薄∣~棄。4.〈書〉謙詞,稱自己。[例]~人∣~意∣~見。

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鄙 bǐ
① 名边远的地方。《为学》:“蜀之~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② 形鄙陋,鄙俗。《曹刿论战》:“肉食者~,未能远谋。”《廉颇蔺相如列传》:“~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 形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不足迎后人。” ④ 动鄙薄,轻视。《训俭示康》:“孔子~其其小器。” ⑤谦词。《滕王阁序》:“敢竭~诚。”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鄙视]bǐ shì

轻视;看不起:他向来~那些帮闲文人。

2、[鄙夷]bǐ yí

轻视;看不起。

3、[卑鄙]bēi bǐ

1.(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无耻。~龌龊(形容品质、行为恶劣)。~的行径。 2.卑微鄙陋。

4、[鄙人]bǐ rén

谦辞,对人称自己。

5、[粗鄙]cū bǐ

粗俗:言语~。举止~。

6、[鄙弃]bǐ qì

看不起;厌恶:她~那种矫揉造作的演唱作风。

7、[鄙薄]bǐ bó

1.轻视;看不起:~势利小人。脸上露出~的神情。 2.浅陋微薄(多用作谦辞):~之志(微小的志向)。

8、[鄙陋]bǐ lòu

见识浅薄:~无知。学识~。

9、[鄙俗]bǐ sú

粗俗;庸俗:言辞~。

10、[可鄙]kě bǐ

令人鄙视:~的剽窃行为。损人利己是最~的。

11、[鄙夫]bǐ fū

1.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 2.第一人称的谦称。

12、[鄙见]bǐ jiàn

谦辞,称自己的见解。

13、[贪鄙]tān bǐ

贪婪卑鄙。

14、[鄙意]bǐ yì

谦辞,称自己的意见。

15、[边鄙]biān bǐ

边远的地方;接近边界的地方。

16、[鄙吝]bǐ lìn

1.鄙俗。 2.过分吝啬。

17、[鄙子]bǐ zǐ

晚辈自称的谦词。

18、[蚩鄙]chī bǐ

1.粗野拙劣。蚩,通“媸”。 2.嗤笑鄙视。蚩,通“嗤”。

19、[昏鄙]hūn bǐ

愚昧鄙陋。

20、[县鄙]xiàn bǐ

1.县与鄙。均古代行政区划之名。《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酇,五酇为鄙,五鄙为县。”《荀子·富国》:“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吕氏春秋·孟夏》:“命司徒,巡行县鄙。”高诱 注:“县,畿内之县。县,二千五百家也。鄙,五百家也。” 2.泛指所属之县与鄙。《左传·昭公十九年》:“若寡君之二三臣,其即世者,晋 大夫而专制其位,是 晋 之县鄙也,何国之为?”宋 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且吾自诛权姦耳,而函首以遗之,则是虏之县鄙也,何国之为?”

21、[鄙谬]bǐ miù

鄙陋谬误。多用作谦辞。

22、[鄙惪]bǐ dé

薄德;寡德。自谦之辞。

23、[鄙老]bǐ lǎo

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24、[制鄙]zhì bǐ

治理国都以外行政区域的政务。

25、[鄙制]bǐ zhì

言粗浅之作。

26、[酇鄙]zàn bǐ

周制百家为酇,五百家为鄙。泛指郊野之地。

27、[硜鄙]kēng bǐ

浅薄鄙陋。清 顾炎武《答曾庭闻书》:“以用世之才如君者而犹沦落不偶,况硜鄙如弟!率彼旷野,死於道涂,固其宜也。”

28、[老鄙]lǎo bǐ

长者自谦之称。

29、[鄙黩]bǐ dú

轻贱侮慢。黷,通“嬻”。

30、[鄙訿]bǐ zǐ

鄙视诋毁。

31、[鄙嫚]bǐ màn

轻浮,不庄重。嫚,通“慢”。

32、[郊鄙]jiāo bǐ

城郊边远地区。

33、[鄙矮]bǐ ǎi

丑陋矮小。

34、[南鄙]nán bǐ

南方边境地区。《左传·僖公二年》:“今 虢 为不道,保於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竹书纪年·威烈王九年》:“九年,楚 人伐我南鄙,至于 上洛。”《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予客自南鄙,观蓺於 鲁。”张载 注:“南鄙,荆州 也。”

35、[山鄙]shān bǐ

犹鄙陋。自谦之辞。

36、[鄙迂]bǐ yū

浅陋而迂腐。常用作谦词。

37、[八鄙]bā bǐ

八方边远之地。

38、[椎鄙]zhuī bǐ

朴钝粗俗。

39、[猥鄙]wěi bǐ

1.卑劣;低劣。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进诗献谀得罪》:“嘉靖 十三年,朝天宫 道士 张振通 ……有诗上进,乞赐宸翰序文。下部议,以猥鄙陈凟,僭踰狂悖,希图进用,詔下法司逮繫讯问。”清 方文《题王阮亭仪部像》诗:“其词猥鄙殊可笑,劣得盛名吾惑焉。”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猥鄙细儒,见闻素狭,钞辑芜陋,言无可採。”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杂谈小品文》:“满纸空言,甚而至于胡说八道,下流的却成为打诨,和猥鄙丑角,并无不同。” 2.用作谦词。明 无名氏《四贤记·请假》:“伏念微臣草茅猥鄙,读诗书苦心焚膏继晷。”

40、[鄙闇]bǐ àn

1.亦作“鄙暗”。亦作“鄙晻”。鄙陋昏昧。 2.用为自称的谦辞。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鄙的反义词 鄙的近义词 鄙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鄙能组什么词
  • 鄙能组什么词语
  • 鄙可以组什么词
  • 鄙可以组什么词语
  • 鄙字可以组什么词
  • 鄙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鄙字能组什么词
  • 鄙字能组什么词语
  • 鄙字开头的成语
  • 鄙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