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拼音:zōu
释义:1.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城东南。2.姓。
组词
邹辩 邹家 邹夹 邹律 邹马 邹枚 邹孟 邹生 邹容 邹夫人 邹氏律 邹子律 邹缨齐紫 邹孟轲母 邹衍谈天拼音
zōu笔顺
丿 ㇇ 𠃍 一 一 ㇌ 丨同音字
拼音为zōu的字 拼音为zou的字基础解释
1.周朝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 2.姓。详细解释
古国名 。春秋时叫“邾国”,又称“邾娄国”。战国时,鲁穆公将其改称为“邹国”。汉置邹县,属鲁国,在今山东省。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明清时皆属兖州府
邹,鲁县古 邾国,帝 颛顼之后所封。——《说文》。 朱按, 曹姓。 邹者,邾娄之合音,战国时 穆公改号 邾娄为邹,后为 楚所灭,若今 济南府邹平县之 邹。
邹人与 楚人战。——《孟子·梁惠王上》
又
邹敌 楚战。
通“驺” 。
如:邹虞(兽名;乐名;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姓
邹忌讽 齐王纳谏。(邹忌,齐国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为齐相,封成侯。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讽喻。纳:采纳,接受。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告。)——《战国策·齐策》
邹君 海滨。(邹海滨先生。邹鲁,字海滨。他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来反对三大政策,成为西山会议派的领袖。君,表示尊称。)—— 孙文《序》
又如:邹马(汉邹阳和司马相如并称);邹子(指战国齐人邹衍)
小;狭小的
邹,狭小之言也。——《释名》
又如:邹查(小语声,悄悄话);邹搜(气势不开阔)
货物质量低劣的
今人言物之不佳或薄小者曰邹。——《直语补正》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邹-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鄒
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邹(鄒)Zōu
①周朝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
②名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ōu
1、[邹搜]zōu sōu
1.形容容貌难看。明 董斯张《吹景集》卷十:“貌不颺曰邹搜。大慧禪师 自讚其像云:‘邹搜敛似天蒸枣。’” 2.犹言过分。《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充军三娘剪发生少主》:“男如 潘岳,女生 越 艳,媒人口一似蜜舌头…… 王嫂、李婆,説得两个太邹搜。”《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这三箇福气邹搜,内中两箇潜龙帝,一箇是诸侯。”
2、[邹子]zōu zǐ
指 战国 齐 人 邹衍。
3、[邹孟]zōu mèng
孟子 为 邹 人,故称。
4、[邹夹]zōu jiā
《春秋邹氏传》和《夹氏传》的并称。
5、[胡邹]hú zōu
乱讲,胡说的意思。
6、[邹虞]zōu yú
犹驺虞。邹,通“騶”。(1)兽名。
7、[邹谈]zōu tán
见“邹衍谈天”。
8、[邹辩]zōu biàn
谓邹衍谈天。
9、[枚邹]méi zōu
汉 枚乘、邹阳 的并称。
10、[邹书]zōu shū
西汉 邹阳 为 梁孝王 门客时,被谗下狱,于狱中上 梁王 书申冤,因而获释。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邹书”为上书鸣冤的典故。
11、[邹生]zōu shēng
指 邹衍。
12、[邹枚]zōu méi
汉 邹阳、枚乘 的并称。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睢水》:“梁王 与 邹、枚、司马相如 之徒极游于其上。”两人皆以才辩著名当时。后因以“邹枚”借指富于才辩之士。唐 王维《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侍从有 邹 枚,琼筵就水开。”宋 张孝祥《西江月》词:“坐中宾客尽 邹 枚,盛事它年应记。”清 周亮工《戊子上元独坐旧雨堂感怀》诗之二:“莫向 梁园 怀盛事,邹 枚 词赋更谁存。”
13、[邹屠]zōu tú
复姓。
14、[邹律]zōu lǜ
相传 战国 齐 人 邹衍 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
15、[邹查]zōu zhā
1.小语声。 2.凶狠貌。
16、[邹家]zōu jiā
指 战国 齐 人 邹衍。
17、[乐邹]lè zōu
指 战国 时 乐毅 和 邹衍。
18、[邹马]zōu mǎ
汉 邹阳 和 司马相如 的并称。
19、[梁邹]liáng zōu
亦作“梁騶”。古代天子狩猎之地。
20、[邹谭]zōu tán
见“邹衍谈天”。
21、[邹氏律]zōu shì lǜ
同“邹律”。唐 杨知至《覆落后呈同年》诗:“寒谷漫劳 邹氏 律,长天独遇 宋 都风。”
22、[邹夫人]zōu fū rén
《三国志》记载中,东汉末年张济之妻,张绣之婶,未言其姓名。
23、[邹缨齐紫]zōu yīng qí zǐ
比喻上行下效。
24、[邹衍谈天]zōu yǎn tán tiān
比喻善辩。邹,通“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