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
拼音:qún
释义:1.(–子、–儿)一种围在下身的服装。2.形状或作用像裙子的东西。
组词
裙介 裙衫 罗裙 裙子 床裙 飞裙 红裙 蓑衣裙 练裙子 白练裙 百褶裙 迷你裙 连衣裙 石榴裙 裙带官 钗荆裙布 夫人裙带 翠袖红裙 荆钗布裙 罗裙包土 裙屐少年 乌帽红裙 舞裙歌扇 霞裙月帔拼音
qún笔顺
丶 ㇇ 丨 丿 丶 𠃍 一 一 丿 丨 𠃍 一“衤”竖画正直,正对上点,右撇点位置恰当。“君”横向笔画均匀,撇画舒展,“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qún的字 拼音为qun的字基础解释
1.裙子:布~。短~。连衣~。百褶~。 2.形状或作用像裙子的东西:围~。墙~。详细解释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裙,下裳也。——《说文》
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释名》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形容妇女服饰俭朴);裙袄(衣裤);裙门(裙子的前幅);裙刀(压衣服用的佩刀);裙幄(用裙子张挂连结而成的帷幕);裙衫(女子所着的衣衫和裙子。因以喻妇女)
指帽缘周围下垂的薄纱细网 。
如:裙帽(六朝时的一种帽子。因帽缘周围有下垂的薄纱细网,故名);裙边(帽裙的边缘)
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
如:裙介(指龟鳖背壳周围的软边。因其形似裙边,故称);裙边(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裙-中華語文大辭典裙ㄑㄩㄣˊqún1.古代下裳的通稱。現指裙子,即圍在腰部周圍、以下不分褲腿的服裝。[例]短~|襯~|百褶~。2.形狀或作用與裙子相似的東西。[例]圍~|鱉~(也作「鱉脣」,鱉甲的邊緣)。
裙-康熙字典裙
【申集下】【衣字部】 裙
〔古文〕𧛬
★【唐韻】【韻會】渠云切【集韻】衢云切,𠀤音羣。【說文】下裳也。【釋名】裙,羣也,連接裾幅也。【張華·白紵歌】羅裙飄颻昭儀光。
◎又中裙,近身衣也。【史記·萬石君傳】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又鼈甲邊曰裙。【五代史補】僧謙光有才辨,飮酒食肉。嘗云:但願鵞生四掌,鼈留兩裙足矣。 【韻會】本作帬。【類篇】作裠。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ún
1、[裙子]qún zi
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
2、[连衣裙]lián yī qún
上衣和裙子连在一起的女装。
3、[围裙]wéi qún
围在身前保护衣服或身体的东西,用布或橡胶等制成。
4、[裙摆]qún bǎi
即裙子的下摆。
5、[红裙]hóng qún
1.红色裙子。 2.指美女。
6、[裙边]qún biān
1.帽裙的边缘。 2.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7、[裙带]qún dài
属性词。比喻跟妻女姊妹等有关的(含讽刺意):~官(因妻女姊妹的关系而得到的官职)。~关系(被利用来相互勾结攀缘的姻亲关系)。~风(搞裙带关系的风气)。
8、[套裙]tào qún
下身是裙子的女式套装:西式~。
9、[裙裤]qún kù
一种裤筒肥大,穿在身上看上去像裙子的女裤。
10、[裙裾]qún jū
1.裙子;裙幅。 2.借指妇女。
11、[墙裙]qiáng qún
加在室内墙壁下半部起装饰和保护作用的表面层,用水泥、瓷砖、木板等材料做成。一般高1—2米。也叫护壁。
12、[裤裙]kù qún
类似裤子的一种分腿裙子;裙裤。
13、[衬裙]chèn qún
穿在裙子或旗袍里面的裙子。
14、[筒裙]tǒng qún
呈筒状的裙子,上部和下部肥瘦略同,一般下摆长不过膝部,没有褶子。
15、[战裙]zhàn qún
古时军服。围在腰部以下,障于左右两腿之外,多用皮革制成。
16、[裙衫]qún shān
裙子和衣衫。亦泛指衣服。《梁书·任昉传》:“既至无衣,镇军将军 沉约 遣裙衫迎之。”《南史·刘歊传》:“以一千钱市成棺,单故裙衫,衣巾枕履。”柯岩《奇异的书简·船长》:“明媚的阳光,彩色的裙衫,童声稚气的欢笑,一下子使得 汉堡 港这支一百多年的古曲,焕发出青春的明丽,奏出了奇异而动人的旋律。”
17、[牀裙]chuáng qún
古代一种生活用品。长方形,多为布制,安装于床的四周,用以防止沾污床帐。《宋史·舆服志五》:“凡帐幔、缴壁、承尘、柱衣、额道、项帕、覆旌、牀裙,毋得用纯锦徧绣。”《红楼梦》第十七回:“椅搭、桌围、牀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参阅 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床帐》。
18、[夹裙]jiá qún
里面两层的衣裙。
19、[通裙]tōng qún
犹统裙。
20、[衲裙]nà qún
僧人的衣裳。
21、[桶裙]tǒng qún
1.西南地区仡佬、傣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服装。明 田汝成《炎徼纪闻·犵狫》:“﹝犵狫﹞以布一幅横围腰间,旁无襞积,谓之桶裙。男女同制,花布者为花犵狫,红布者为红犵狫。”《新华日报》1940.8.24:“街子上的摆夷男女,一个个穿着得整整齐齐,‘小菩萨’们(摆夷用来称呼青年姑娘们的)差不多一律是白色上衣,黑色桶裙。” 2.泛指圆桶状的裙子。
22、[中裙]zhōng qún
见“中帬”。
23、[裙帽]qún mào
六朝 时的一种帽子。因帽缘周围有下垂的薄纱细网,故名。
24、[钗裙]chāi qún
首饰与衣裙。
25、[锦裙]jǐn qún
女真 族的下裳。
26、[湘裙]xiāng qún
湘 地丝织品制成的女裙。
27、[裙帔]qún pèi
布裙和披肩。
28、[羊裙]yáng qún
羊欣 所穿的裙。《南史·羊欣传》:“欣 长隶书。年十二时,王献之 为 吴兴 太守,甚知爱之。欣 尝夏月著新绢裙昼寝,献之 见之,书裙数幅而去。”唐 张怀瓘《书断》卷中:“欣 着白绢裙,昼眠,子敬 乃书其裙及带。欣 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后因以“羊裙”为文人间相互雅赏爱慕之典。宋 姜夔《凄凉犯》词:“漫写 羊 裙,等新雁来时繫着。”
29、[裙钗]qún chāi
旧时妇女的服饰,借指妇女。
30、[书裙]shū qún
作书于裙。《宋书·羊欣传》载,羊欣 父为 乌程 令,欣 年十二,时 王献之 为 吴兴 太守,甚知爱之。欣 尝著新绢裙昼寝。献之 入县,见之,“书裙数幅而去”。后因用“书裙”言友好过访。宋 苏轼《会客有美堂》诗之二:“载酒无人过 子云,掩关昼卧客书裙。”
31、[衫裙]shān qún
短衫和裙子。亦泛指衣服。
32、[帽裙]mào qún
亦作“帽帬”。亦作“帽裠”。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
33、[裙襕]qún lán
1.裙子;裙幅。 2.车上下垂的帷幕。 3.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34、[晕裙]yūn qún
裙名。
35、[马裙]mǎ qún
裙子之一种。
36、[复裙]fù qún
夹裙。
37、[翠裙]cuì qún
绿色的裙子。
38、[襕裙]lán qún
抹胸的别称。
39、[襦裙]rú qún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是 宋 代妇女通常的衣着。亦泛指衣服。
40、[生裙]shēng qún
夏布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