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jīn

笔顺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jīn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基础解释

1.衣襟。 2.同“(jīn)”。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衣,今声。本义:古代衣服的交领)

  2. 同本义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落衿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青衿(青领);衿喉(衣领和咽喉。比喻险要之地);衿褵(衿襘。施衿结褵。古代女子出嫁时,由母亲将佩巾系上女儿领衿的一种礼节)

  3. 衣下两旁掩裳际处 。

    如:衿带(衣带。比喻形势险要之地);衿肘(衣襟与袖子);衿袖(衿与袖相连,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

  4. 胸怀 。

    如:衿曲(心怀,衷曲);衿抱(怀抱);衿契(情意相投的朋友)

  5. 专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郑风》。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6. 秀才

    合城绅衿都来吊唁。——《儒林外史》

〈动〉

  1. 结上带子,以带束衣

    皆衿甲面缚。——《左传》

    又如:衿甲(穿着盔甲)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衿-中華語文大辭典

衿衿ㄐ丨ㄣjīn1.上衣或袍子胸前的部分。2.胸懷;心懷。[例]~抱∣胸~∣~懷坦白。∥同「襟」。3.借指讀書人的衣服。[例]青~∣~紳之士。4.繫(ㄐ丨ˋ jì)衣裳的帶子;繫上帶子。[例]~衣披裳。

衿-中草药辞典

【读音】jīn
【繁体】衿
衿〈名〉
(形声。从衣,今声。本义:古代衣服的交领)
同本义[thelapelofcoat]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落衿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青衿(青领);衿喉(衣领和咽喉。比喻险要之地);衿褵(衿襘。施衿结褵。古代女子出嫁时,由母亲将佩巾系上女儿领衿的一种礼节)
衣下两旁掩裳际处[thefrontofaChinesegown]。如:衿带(衣带。比喻形势险要之地);衿肘(衣襟与袖子);衿袖(衿与袖相连,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
胸怀[breast]。如:衿曲(心怀,衷曲);衿抱(怀抱);衿契(情意相投的朋友)
专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gown]
青青子
衿jīn
⒈同"襟":衣~。青~(旧时读书人穿的衣服)。
⒉系,结。
────────────────—
衿jìn1.结住,带上。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īn

1、[子衿]zǐ jīn

1.《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脩焉”。朱熹 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晋 葛洪《抱朴子·勖学》:“汲汲於进趋,悒闷於否滞者,岂能舍至易速达之通涂,而守甚难必穷之塞路乎!此川上所以无人,《子衿》之所为作,愍俗者所以痛心而长慨,忧道者所以含悲而頽思也。”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薎闻,《子衿》不作。”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北场口语之多》:“然向来被议者,主试皆南人,举子皆胄监,岂畿辅子衿,皆曾史耶?”

2、[衿灵]jīn líng

胸襟,心灵。

3、[衿契]jīn qì

襟怀相合的好友。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顾孟著 尝以酒劝 周伯仁,伯仁 不受。顾 因移劝柱而语柱曰:‘詎可便作栋梁自遇?’周 得之欣然,遂为衿契。”清 朱彝尊《曹先生溶挽诗》:“投分怀衿契,忘年比漆胶。”

4、[倾衿]qīng jīn

见“倾襟”。

5、[盈衿]yíng jīn

犹满胸,满怀。

6、[衿期]jīn qī

犹心期。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期许。

7、[冰衿]bīng jīn

犹拂袖。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郗太尉 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矜之。后朝覲,以 王丞相 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王公 知其意,每引作它言。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丞相翘须厉色上坐。便言:‘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意满口重,辞殊不流。王公 摄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復谈。’郗 遂大瞋,冰衿而出,不得一言。”

8、[衿服]jīn fú

儒服。

9、[神衿]shén jīn

1.神情气度。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卫玠 年五岁,神衿可爱。” 2.见“神襟”。

10、[衿情]jīn qíng

心情,情怀。清 吴伟业《梅村诗话》六:“近年以来,蓬转江湖,仲宣 登楼,衿情难忍;嗣宗 怀抱,歌哭无端,未极斐然,不无驱染。”

11、[衿士]jīn shì

指秀才。亦泛指年轻的读书人。清 黄本铨《枭林小史》:“城中设义学。贼欲羈縻诸衿士,使二十餘人分教之。”

12、[衿带]jīn dài

1.衣带。 2.比喻形势回互环绕的要害之地。 3.引申为防守险要之地。

13、[衿计]jīn jì

胸中的打算。

14、[婴衿]yīng jīn

犹衿缨。谓结缨于襟。引申为萦怀。婴,通“缨”。衿,结也。

15、[衿佩]jīn pèi

指青年学子。语出《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毛 传:“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组綬。”明 李东阳《拟进<宪宗纯皇帝实录>表》:“衿佩三千,听桥门之警蹕;豆籩十二,增 闕里 之褒崇。”

16、[衿曲]jīn qǔ

内心。

17、[衿録]jīn lù

旧时指入泮的簿籍。

18、[敛衿]liǎn jīn

犹敛衽。

19、[衿袖]jīn xiù

衿与袖相连,因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

20、[衿鞶]jīn pán

古代男女系于衣带上用于佩饰的小囊。

21、[褫衿]chǐ jīn

剥去衣冠。旧时生员等犯罪,必先由学官褫夺衣冠,革除功名之后,才能动刑拷问。

22、[衿耆]jīn qí

儒生中的耆老。

23、[沾衿]zhān jīn

同“沾襟”。《列子·黄帝》:“列子 入,涕泣沾衿。”《孔子家语·辩物》:“反袂拭面,涕泣沾衿。”

24、[胸衿]xiōng jīn

见“胸襟”。

25、[披衿]pī jīn

见“披襟”。

26、[罗衿]luó jīn

罗衣的襟。

27、[衿襘]jīn guì

犹衿褵。指婚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情忘衿襘,道悦苾蒭,坚守不字之贞,妙解无生之諦。”

28、[开衿]kāi jīn

同“开襟”。南朝 梁 沉约《游沉道士馆》诗:“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29、[凭衿]píng jīn

寄托胸怀。

30、[衿要]jīn yào

谓地势冲要;亦指要害之地。

31、[虚衿]xū jīn

虚怀,虚心。

32、[惫衿]bèi jīn

惫赖秀才。

33、[联衿]lián jīn

见“联襟”。

34、[喉衿]hóu jīn

1.亦作“喉襟”。喻纲领,要领。 2.喻要害之地。

35、[连衿]lián jīn

连襟。

36、[衣衿]yī jīn

见“衣襟”。

37、[分衿]fēn jīn

别离。

38、[洽衿]qià jīn

沾湿衣襟。

39、[懦衿]nuò jīn

文弱书生。衿,青衿。古时学子所穿的服装。

40、[促衿]cù jīn

紧身的衣襟。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衿的反义词 衿的近义词 衿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衿能组什么词
  • 衿能组什么词语
  • 衿可以组什么词
  • 衿可以组什么词语
  • 衿字可以组什么词
  • 衿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衿字能组什么词
  • 衿字能组什么词语
  • 衿字开头的成语
  • 衿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