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
拼音:dòu
释义:1.豆子。豆类作物的总称。2.形状像豆粒的东西。3.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组词
红豆 绿豆 土豆 黄豆 大豆 豆角 豆沙 豆苗 干豆腐 豆芽拼音
dòu笔顺
一 丨 𠃍 一 丶 丿 一上横宜短,下横要长;“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点撇位置恰当,间距适中。上下各部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dòu的字 拼音为dou的字基础解释
1.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科。~子。~荚(豆角儿)。~浆。~绿。煮~燃萁。目光如~。 2.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儿。 3.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 4.姓。详细解释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
又
于豆于登。
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尔雅》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豆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四升为豆。——《左传·昭公三年》
又如: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
“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后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豆》
又如:扁豆;黑豆;豆觞(豆肉觞酒的简称);豆腐饭(旧称家常便饭);豆腐牌儿(卖豆腐的布招);豆糜(煮豆为粥);豆苗(豆的幼苗);豆剖瓜分(比喻疆土分裂);豆秧(豆的幼苗);豆藤(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
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十六黍为一豆。——《说苑辨物》
样子像豆的东西 。
如:豆姑娘(小姑娘);豆火(指火小如豆);土豆;豆肉(指一豆所盛之肉)
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豆豆-中華語文大辭典豆豆ㄉㄡˋ ˙ㄉㄡdòudou1.豆子。2.用以稱瘦小的小孩。
豆-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òu
1、[红豆]hóng dòu
1.红豆树,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白色,荚果扁平,种子鲜红色。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2.这种植物的种子。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象征相思。也叫相思子。
2、[大豆]dà dòu
1.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或紫色,有根瘤,豆荚有毛。种子一般黄色,供食用,也可以榨油。 2.这种植物的种子。
3、[土豆]tǔ dòu
马铃薯的通称。
4、[豆芽]dòu yá
绿豆、黄豆等生成的芽。
5、[豆蔻年华]dòu kòu nián huá
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6、[豆腐]dòu fu
食品,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或盐卤使凝结成块,压去一部分水分而成。
7、[豆瓣]dòu bàn
豆类去皮后可分开的子叶。
8、[豆浆]dòu jiāng
食品,黄豆泡透磨成的浆,加水去渣煮开而成。也叫豆腐浆或豆乳。
9、[绿豆]lǜ dòu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花小,黄色,结荚果,种子绿色。种子供食用,也可酿酒。种子、花、叶和种皮均可入药。
10、[黄豆]huáng dòu
表皮黄色的大豆。
11、[黑豆]hēi dòu
子实表皮黑色的大豆。多做牲口的饲料。
12、[豌豆]wān dòu
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或淡紫红色,结荚果,种子近球形。嫩荚和种子可以吃。 2.这种植物的荚果和种子。
13、[豆油]dòu yóu
大豆榨的油,是常见的食用油。
14、[豆豉]dòu chǐ
食品,把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经过发酵而成。有咸淡两种,都可放在菜里调味,淡豆豉也入药。
15、[豆子]dòu zi
1.指豆类作物。 2.豆类作物的种子:剥~。 3.样子像豆类作物种子的东西:金~。狗~。
16、[豆角]dòu jiǎo
豆荚的俗称--多指鲜嫩可做菜的。
17、[毛豆]máo dòu
大豆的嫩荚,外皮多毛,种子青色,可做蔬菜。
18、[豆沙]dòu shā
食品,红小豆、红豇豆或菜豆煮烂捣成泥或干磨成粉,加糖制成,用来做点心的馅儿:~包。~月饼。
19、[扁豆]biǎn dòu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小叶披针形,花白色或紫色,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种子白色或紫黑色。嫩荚是常见蔬菜,种子可入药。 2.这种植物的荚果或种子。
20、[豆花]dòu huā
1.指豆类植物开的花。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大豆》:“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唐 许浑《题韦隐居西斋》诗:“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豆棚闲话·渔阳道刘健儿试马》:“只有扁豆一种,交到秋时,西风发起,那豆花越觉开得热闹。” 2.方言。即豆腐脑。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四:“雪嫩的豆花--这和豆腐一样的制作,是比豆腐还要简单,还要好吃。”岚云《逐渐消失的行业》:“虽可吃到甜咸加料的豆花,却不如挑担而来的姜汤豆花味美。”参见“豆腐脑”。
21、[芸豆]yún dòu
菜豆的通称。
22、[蚕豆]cán dòu
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四棱形,中心空,花白色有紫斑,结荚果。种子供食用。 2.这种植物的荚果或种子。‖也叫胡豆。
23、[青豆]qīng dòu
子实表皮是绿色的大豆。
24、[豇豆]jiāng dòu
1.一年生草本植物,有的有攀缘茎,有的植株矮小。荚果为圆筒形,种子呈肾脏形。嫩荚是常见蔬菜。 2.这种植物的荚果或种子。
25、[豆蔻]dòu kòu
1.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叶子细长,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气。花、果实和种子可入药。 2.这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
26、[豆汁]dòu zhī
1.(~儿)制绿豆粉时剩下来的汁,发酵后味酸,可做饮料。 2.豆浆。
27、[豆渣]dòu zhā
豆腐渣。
28、[豆粉]dòu fěn
豆子经加工而成的粉状细末。
29、[豆包]dòu bāo
用豆沙做馅儿的包子。
30、[豆荚]dòu jiá
豆类的果实。
31、[豆科]dòu kē
被子植物的一科。草本、藤本、灌木或乔木。多数为复叶。花冠常呈蝶形。果实一般为开裂的荚果。豆科植物经济价值 大,如作油料用的大豆、落花生等;供食用的蚕豆、豌豆、四季豆等;制染料用的木蓝、苏木等。豆科 植物的根部有根瘤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对改良土壤有特殊作用。
32、[豆乳]dòu rǔ
1.豆浆。 2.豆腐乳。
33、[豆酱]dòu jiàng
将大豆浸泡煮熟磨碎后,加酱、曲、盐等发酵制成的副食品。
34、[豆饼]dòu bǐng
大豆榨油后剩下的压成饼状的渣滓,叫豆饼。可以用来制造大豆胶,也用作肥料或饲料。
35、[豆面]dòu miàn
用两种以上豆子磨成的面粉,俗称杂面。
36、[菜豆]cài dòu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小叶阔卵形,花白色、黄色或带紫色,荚果较长,种子近球形,白色、褐色、蓝黑色或绛红色,有花斑。嫩荚是常见蔬菜。种子可以吃,也可入药。 2.这种植物的荚果或种子。‖通称芸豆,也叫四季豆。
37、[刀豆]dāo dòu
豆科植物名。荚形似刀,故名。蔓生,花紫或白,似蛾形。嫩荚可供食用;成熟种子或壳可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刀豆》。
38、[豆娘]dòu niáng
1.构成蜻蜓目束翅亚目的昆虫,像蜻蜓而小。常在水边或草地上飞行,吃小虫 2.古代端午节用的一种饰物。用艾、蒲或以缯绡剪制而成,用以辟邪。《东京梦华录·端午》“又钉艾人於门上” 邓之诚 注转引 陈元靓 《岁时广记》卷二一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古端五词﹞门儿高掛艾人儿……奴儿自是豆娘儿。” 3.昆虫名。又名豆娘子、灯心蜻蜓。形状比蜻蜓略小,静止时两对翅直立在背上,常在水边或草地上飞翔,吃小虫。
39、[豆绿]dòu lǜ
像青豆那样的绿色。
40、[饭豆]fàn dòu
1.吃豆,以豆当饭。 2.即白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