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
拼音:guǒ
释义:1.(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2.卷进去;夹杂在里面。3.〈方〉吸(奶)。4.(Guǒ)姓。
组词
裹脚 裹挟 裹扎 裹乱 裹腿 裹胁 包裹 装裹 浇裹 裹脚布 一裹穷 裹梅花 裹头人 裹足不前 马革裹尸 裹粮坐甲 裹尸马革 裹血力战 杜口裹足拼音
guǒ笔顺
丶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丿 丶 丿 𠄌 丿 ㇏点画居中,上横宜短;“果”竖画正对上点,左撇和右点均宜短。下部撇捺左右舒展对称,竖提稍偏左。
同音字
拼音为guǒ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基础解释
1.(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土匪逃跑时~走了村子里的几个人。 3.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 4.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同本义
裹,缠也。——《说文》
朱三百,裹。——《穆天子传》
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
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
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
濯颖散裹。——郭璞《江赋》
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
携带
吾闻开元中,下天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 唐· 孙樵《书褒城驿壁》
又如:裹粮策马(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裹持(包裹挟持,犹携带)
停止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秦· 李斯《谏逐客书》
又如:裹足(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裹足不前(缠住脚不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包罗;笼罩 。
如:裹合(纠合;聚集);裹掖(包围);裹抹(遮掩)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裹-中華語文大辭典裹ㄍㄨㄛˇɡuǒ1.包紮;纏繞。[例]馬革~屍︱~腿︱~腳∣包~。2.把人或物強行捲入帶走。[例]~挾∣急流~著泥沙沖來∣歹徒從胡同裡~走了幾個小孩。3.指包裹的物品。[例]包~∣大包小~。4.姓。
裹-诗词曲语辞辞典裹语助辞,犹哩也;呢也;亦犹底也。
▶张先《八宝装》词:“这浅情薄幸,千山万水,也须来裹!”此犹云亦须来哩。
▶晁端礼《金盏子》词:“屈指。重算归期,知他是何时见去裹!”此犹云知他是何时见着哩。
▶辛弃疾《鹊桥仙》词《送粉卿行》:“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裹!”此犹云也自有思量处哩。
▶又《谒金门》词《和陈提干》:“因甚无个阿鹊地。没工夫说裹!”此犹云没工夫念你说你哩。阿鹊,喷嚏声,为有人惦念之征,参见2页“阿鹊”。
▶吴潜《如梦令》词:“春意,春意,只怕杜鹃催裹!”此犹云只怕杜鹃催哩。
▶史达祖《蝶恋花》词:“几夜湖山生梦寐,评泊寻芳,只怕春寒裹!”此犹云只怕春寒哩。
▶《绝妙好词》一张履信《谒金门》词:“帘外雨声花积水,薄寒犹在裹!”此犹云薄寒犹在哩!
▶赵孟坚《感皇恩》词《次任为慈闱寿,是年慈闱六十二岁》:“一百二十年,两番甲子。前番风霜饱谙矣;今番甲子,一似腊尽春至……从今数去,尚有五十八生朝裹!”此里字亦即哩也。词见强村本《彝斋诗余》。
▶《盆儿鬼》剧二:“正末云:‘我就是你家瓦窑神。’净云:‘啐!我养着家生哨裹!我一年二祭,好生供奉你;你不看觑我,反来折挫我!’”此里字亦即哩也。奴婢所生子曰家生子,哨为詈辞。以上为哩或呢义。
▶周密《扫花游》词:“怕裹流芳,暗水啼烟细雨。带愁去。”怕里犹云怕底,亦犹云怕的是。
▶又《露华》同:“选歌试舞.连宵恋醉珍丛。怕裹早莺啼醒,问杏钿、谁点愁红。”此犹云怕的是被莺啼醒也。
▶又《一枝春》词:“还怕裹,帘外笨莺,笑人醉语。”此犹云怕的是被莺笑人也。
▶《花庵中兴词选》马庄父《月华清》词:“心里恨,莫结丁香;琴上曲,休弹秋思。怕裹,又悲来老却兰台公子。”此犹云怕的是身老兴悲也。以上为底或的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uǒ
1、[包裹]bāo guǒ
1.包;包扎:用布把伤口~起来。 2.包扎成件的包儿:他肩上背着一个小~。我到邮局寄~去。
2、[裹足不前]guǒ zú bù qián
脚被缠住,不能前进。比喻由于害怕或有顾虑而停步不前。秦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3、[裹脚]guǒ jiǎo
指裹脚用的长条布。也叫裹脚布。
4、[裹乱]guǒ luàn
加入其中扰乱;搅扰:爸爸正在写文章,别去~。
5、[裹挟]guǒ xié
被卷进去。挟(xié)。
6、[素裹]sù guǒ
白色的妆束。
7、[围裹]wéi guǒ
包裹起来。
8、[裹腿]guǒ tui
缠在裤子外边小腿部分的布条,旧时士兵行军时多打裹腿。
9、[裹胁]guǒ xié
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做坏事)。也作裹挟。
10、[裹包]guǒ bāo
1.包裹;行李。 2.包,包装。 3.包围。
11、[裹肚]guǒ dù
1.宋元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 2.有花纹装饰的阔腰巾。又名围肚看带。 3.兜肚。
12、[裹药]guǒ yào
买药。 宋 陆游 《家风》诗:“买鱼日待携篮女,裹药时从挟簏翁。”自注:“俗谓买药为裹药。” 元 乔吉 《一枝花·杂情》套曲:“着疼热只除咱,寻方裹药占龟卦。”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诸圣依依,入病室牢狱中,划烛以照之,煮糜而食之,裹药而医之,号为仁人,少救须臾,而何补於苦悲。”
13、[梳裹]shū guǒ
1.梳妆打扮。宋 柳永《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元 无名氏《桃花女》第二折:“则为这镜儿昏,我可也难梳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这里姨妈招呼着和少奶奶重新梳裹已毕。” 2.指男子梳发并裹巾帻。宋 米芾《画史》:“客至,即言‘容梳裹’。乃去皮冠,梳髮角加后以入幞头巾子中,篦约髮,乃出。”
14、[裹从]guǒ cóng
胁从。
15、[裹筋]guǒ jīn
指人喋喋不休,唠唠叨叨,纠缠不清。
16、[妆裹]zhuāng guǒ
1.装裹,装殓。 2.装饰;打扮。
17、[裹合]guǒ hé
裹胁纠合。
18、[裹腰]guǒ yāo
腰带。
19、[药裹]yào guǒ
药包;药囊。
20、[查裹]zhā guǒ
亦作“查果”。行李。
21、[搅裹]jiǎo guǒ
开支,开销。
22、[裹饭]guǒ fàn
1.谓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语出《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 2.谓携带饭粮以备服役或远行。
23、[裹掖]guǒ yè
包裹;包围。
24、[裹疮]guǒ chuāng
见“裹创”。
25、[御裹]yù guǒ
抵御包围。御,通“御”。
26、[裹伤]guǒ shāng
是一个动词,包扎伤口。
27、[诨裹]hùn guǒ
头巾一类的东西。大多为教坊、诸杂剧人所戴用。
28、[裹烧]guǒ shāo
谓包裹其完体而烧烤。
29、[裹骽]guǒ tuǐ
即裹腿。骽,“ 腿 ”的古字。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下:“曰行縢,犹是 汉 时语,今俗谓为裹骽,或裹缠。”参见“ 裹腿 ”。
30、[裹鸡]guǒ jī
东汉 徐稺 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不就。及 琼 卒归葬,稺 乃预炙鸡一只,“以一两緜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负粮徒步径至 琼 墓前,以水沾絮使有酒气,陈鸡为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遂用作吊祭友人的典故。元 丁鹤年《挽四明乐仲本先生》诗:“裹鸡吾老矣,东望涕长潸。”
31、[裹缠]guǒ chán
1.盘缠。指日常开销。 2.即裹腿。
32、[裹革]guǒ gé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谓战死沙场。
33、[裹首]guǒ shǒu
以巾束发。亦指束发之巾。
34、[覆裹]fù guǒ
覆盖包裹。《渊鉴类函·果·橘二》引 晋 张勃《吴录》:“朱光 为 建安 太守,有橘,冬月树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变青,味尤酸,正裂人牙絶美。”
35、[兜裹]dōu guǒ
包围。
36、[缠裹]chán guǒ
1.缠绕裹扎。 2.装束;衣着。
37、[盐裹]yán guǒ
一包盐。
38、[扎裹]zhā guǒ
1.打扮,装扮。 2.打扮,修饰。 3.方言。包扎。如:他刚刚跌伤了,医生不在,请你帮他扎裹扎裹。
39、[裹袱]guǒ fú
即包袱。包衣物用的包单。
40、[苞裹]bāo guǒ
同“包裹”。包含;包容。苞,通“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