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í

释义:1.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绿色花,叶子互生,略呈三角形,嫩叶可食用。全草可入药。老茎可做拐杖。也称灰菜。2.见“蒺藜”。①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平铺在地上,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小,黄色,果皮有尖刺。果实可入药。②这种植物的果实。③像蒺藜的东西。

组词

藜火 蒸藜 杖藜 藜苋 藜床 校藜 枯藜 诃藜棒 青藜灯 铁蒺藜 蒺藜骨朵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𠃌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lí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略呈三角形,花小,黄绿色。嫩叶可以吃。全草入药。也叫灰菜。

详细解释

〈名〉

  1. 一种普通的蔓生藜 [lamb's-quarters]

    藜,藜草也。——《说文》

    聚橡栗藜藿而食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注:“藿也。”

    藜藿之羹。——《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似藿而表赤。”

  2. 藜科。茎直立,叶子菱状卵形,边缘有齿牙,下面被粉状物,花黄绿色,嫩叶可食。

    如: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藜芘(藜编的璧障);藜床(藜茎编的床塌)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藜-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藜-中華語文大辭典

藜藜ㄌ丨ˊlí1.植物名。一年生草本。莖挺直粗壯,葉略呈三角形,邊緣呈齒牙狀,嫩時可食用。★也作「灰菜」。2.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藜芦]lí lú

又称黑藜芦。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地,有毒。中医入药,主治痰涎壅闭、喉痹、癫痫等症,外用于疥癣,有催吐作用。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藜芦》:“藜芦则吐风痰者也。”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二》:“﹝ 黥布、彭越 ﹞无所藉于 汉王 而 汉王 藉之,犹治病者之服乌喙、藜芦也。”

2、[蒺藜]jí lí

jí li的又音。义同“蒺藜jí li”。

3、[燃藜]rán lí

晋 王嘉《拾遗记·后汉》:“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登阁而进,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 向,説开闢已前。

4、[藜苋]lí xiàn

藜和苋。泛指贫者所食之粗劣菜蔬。唐 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莧。”元 洪希文《送林景惠和兴化教谕》诗之三:“五年饱黎莧,麤糲甘我肠。”清 唐孙华《蔬食》诗:“生平藜莧肠,雅不饕肉食。”

5、[蒿藜]hāo lí

1.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 2.谓住蒿莱盖的房子,吃藜藿做的食物。形容生活贫困。

6、[藜羹]lí gēng

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7、[羹藜]gēng lí

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8、[枯藜]kū lí

1.指藜杖。 2.老翁常杖藜,因以为其代称。

9、[校藜]xiào lí

精心校勘书籍。

10、[藜芘]lí pí

藜编的壁障。

11、[藜火]lí huǒ

晋 王嘉《拾遗记·后汉》载: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12、[藜飡]lí cān

谓以藜藿为餐。泛指粗劣之食。

13、[荆藜]jīng lí

1.泛指蔓生山野的恶木莠草。 2.指劣质木料制的手杖。

14、[藜蕨]lí jué

藜和蕨。泛指粗食。

15、[藜床]lí chuáng

藜茎编的床榻。泛指简陋的坐榻。

16、[县藜]xiàn lí

美玉名。

17、[藜光]lí guāng

烛光。

18、[藜烝]lí zhēng

见“藜蒸”。

19、[杖藜]zhàng lí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唐 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宋 苏轼《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唐 护国《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宋 秦观《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20、[藜莠]lí yǒu

藜和莠。泛指野草。

21、[藜蒸]lí zhēng

亦作“藜烝”。采藜的嫩叶蒸熟为食。多指粗劣之食。

22、[藜藿]lí huò

藜和藿,指粗劣的饭菜。

23、[藜杖]lí zhàng

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

24、[配藜]pèi lí

分散貌。

25、[蒸藜]zhēng lí

1.煮野菜。 2.古传孔子弟子曾参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及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后人用以指代妇人的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藜”为“梨”。

26、[藿藜]huò lí

1.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 2.泛指粗食。亦用以借指百姓。

27、[藜菽]lí shū

藜和菽。泛指粗粝之食。

28、[青藜灯]qīng lí dēng

读书灯。

29、[诃藜棒]hē lí bàng

武器名。

30、[花藜胡哨]huā lí hú shào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藜的反义词 藜的近义词 藜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藜能组什么词
  • 藜能组什么词语
  • 藜可以组什么词
  • 藜可以组什么词语
  • 藜字可以组什么词
  • 藜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藜字能组什么词
  • 藜字能组什么词语
  • 藜字开头的成语
  • 藜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