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火
拼音
lí huǒ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í的字 拼音为huǒ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huo的字基础解释
晋 王嘉《拾遗记·后汉》载: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详细解释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 ,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 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明 李东阳 《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 天禄阁 中藜火动, 相州 堂上锦衣归。” 清 姚鼐 《自嘲》诗:“虽讎《七略》无藜火,未证《三轓》愧苾蒭。”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藜火-汉语大词典藜火晋王嘉《拾遗记·后汉》载:汉刘向校书天禄阁,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向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明李东阳《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天禄阁中藜火动,相州堂上锦衣归。”
●清姚鼐《自嘲》诗:“虽雠《七略》无藜火,未证《三轓》愧苾刍。”
天禄之藜火
【出典】 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登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说开辟已前。向因受《洪范五行》之文,恐辞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向请问姓名。云: ‘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金卯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余略授子焉。’至向子歆,从向受其术,向亦不悟此人焉。”
【释义】 汉代刘向在天禄阁校书。有一夜,他正在暗中诵书,有一黄衣老人即太乙星之精,向青藜杖头吹一口气,杖头燃起火,代替灯火,为刘向说开天辟地以前的事,并传竹简书给他。此典用于读书、著书内容。“金卯之子”意即刘氏之子,指刘向。繁体刘字由卯金刀三部分组成,是为“劉”。
【例句】 召问鬼神,或前宣室之席;光传太乙,时分天禄之藜。(高明南戏《琵琶记》第三十七出《书馆悲逢》)蔡邕道白,说自己像刘向那样在天禄阁读书校书(参见“天禄石渠”条),因而说“分天禄之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