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蒺藜
拼音
tiě jí l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iě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lí的字 拼音为tie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一种军用障碍物,用铁做成,有尖刺像蒺藜,布在要道上或浅水中,阻碍敌军人马、车辆行动。详细解释
蒺藜状的尖锐铁器。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
《六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铁蒺藜》:“ 诸葛亮 与 司马懿 相持於 武功 五丈原 。 亮 卒, 懿 追之。 亮 长史 杨仪 多布铁蒺藜。”《水浒传》第六八回:“ 吴用 止住,便教军马就此下寨,四面掘了濠堑,下了铁蒺藜。”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铁蒺藜-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鐵蒺藜
铁蒺藜-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铁蒺藜tiějí•li
名一种军用障碍物,用铁做成,有尖刺像蒺藜,布在要道上或浅水中,阻碍敌军人马、车辆行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tiě jí li
1、[铁丝网]tiě sī wǎng
1.铁丝编成的网子。 2.一种网状障碍物,用有刺或无刺的铁丝固定在桩上,军事上用来阻止敌人的步兵、车辆等,也可用于保护禁区、仓库和建筑工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