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hù

释义:1.(~子)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多用木、石等制成。2.像柱子的东西。3.琴瑟上架弦的木条,可以移动以确定音阶,便于按弦取音。4.(Zhù)姓。

组词

水柱 光柱 冰柱 柱石 柱头 柱子 支柱 梁柱 天柱 顶梁柱 铁柱宫 马甲柱 将军柱 擎天柱 上柱国 柱石之寄 胶柱鼓瑟 雕梁画柱 壁里安柱 不拔之柱 冰弦玉柱 中流砥柱

拼音

zhù

笔顺

丿
“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主”三横平行、均匀,中横短,下横长,竖画正直,并与上点相对。

同音字

拼音为zhù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

基础解释

1.柱子,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木、石或钢筋混凝土制成。 2.像柱子的东西:冰~。水~。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2. 同本义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 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柱以白璧。——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柱磉石(支撑柱子的基石);铜柱;楣柱;柱桷(屋柱和椽子);柱梁(柱和梁);柱栋(屋柱与栋梁);柱极(殿柱和正梁);柱楣(茅庐的立柱和前檐;柱和梁)

  3. 像柱子的东西

    王以名使括(赵括),若胶柱鼓瑟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水柱;冰柱;花柱

  4. 另见 zhǔ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柱-中華語文大辭典

柱ㄓㄨˋzhù1.柱子。建築物中直立具備支撐(梁木)功能的粗木。[例]梁~|房~。2.形狀如柱形的東西。[例]水~|冰~|花~|脊~。3.琴瑟上繫弦的小木柱。[例]膠~鼓瑟。4.姓。

柱-漢語大字典


《説文》:“柱,楹也。从木,主聲。”
(一)zhù 《廣韻》直主切,上麌澄。侯部。
(1)支撑屋宇的直立构件,即屋柱。《説文·木部》:“柱,楹也。”段玉裁注:“柱之言主也,屋之主也。”《莊子·人間世》:“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史記·刺客列傳》:“荆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銅柱。”《資治通鑑·唐高宗總章二年》:“其門牆階級,窗櫺楣柱,柳楶枅栱,皆法天地陰陽律曆之數。”《西遊記》第二十三回:“兩邊金漆柱上,貼着一幅大紅紙的春聯。”
(2)泛指柱子或柱状物。如:水柱;花柱;胶柱鼓瑟。《墨子·備城門》:“藉車之柱,長丈七尺。”《文選·江淹〈别賦〉》:“掩金觴而誰御,横玉柱而霑軾。”吕延濟注:“瑟有柱,以玉為之。”《徐霞客遊記·粤西遊日記一》:“巖洞前門東向,後門北向,西入甚奥,中有立笋垂柱。”
(3)琴瑟上面系弦的木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若膠柱而鼓瑟耳。”唐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4)直立高耸。《山海經·大荒東經》:“有山名曰孼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郭璞注:“柱,猶起高也。”南朝梁簡文帝《招真館碑》:“雄柱千步,陽臺百丈。”
(5)姓。《廣韻·麌韻》:“柱,姓,出何氏《姓苑》。”《通志·氏族略四》:“柱氏,柱下史官之後。古有柱厲叔。”
(二)zhǔ ㊀《廣韻》知庾切,上麌知。侯部。
(1)〔柱夫〕草名。俗名野蚕豆、红花菜、翘翘花。蔓生,细叶,紫花,可食。《爾雅·釋草》:“柱夫,摇車。”邢昺疏:“柱夫,可食之草也。一名摇車,俗呼翹摇車,蔓生紫華,華翹起摇動,因名之。”
(2)塞,阻塞。《玉篇·木部》:“柱,塞也。”《莊子·徐无鬼》:“藜藋柱乎鼪鼬之徑。”陸德明釋文:“柱,司馬云:塞也。”宋趙彦衛《雲麓漫鈔》卷六:“帝居同泰寺講佛經,僧瑳、永安僧慥,通會妙旨,與之談論。四人(梁四公子)同謁,二僧柱口。”
㊁《集韻》展吕切,上語知。
支撑;拄持。《廣雅·釋器》:“柱,距也。”《集韻·語韻》:“柱,支也。”又《遇韻》:“柱,牚也。”《論衡·談天》:“且鰲足可以柱天,體必長大,不容于天地,女媧雖聖,何能殺之?”《三國志·魏志·鍾會傳》:“會遣兵悉殺所閉諸牙門郡守,内人共舉机以柱門,兵斫門,不能破。”《劉知遠諸宫調·知遠走慕家莊沙佗村入舍》:“手把定筇竹,柱杖行田野,出村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ù

1、[柱子]zhù zi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木、石、型钢、钢筋混凝土等制成。

2、[石柱]shí zhù

1.石头做的柱子。 2.溶洞中的石笋和钟乳石连接起来形成的柱形物体。

3、[门柱]mén zhù

固定和支持大门的柱子。

4、[水柱]shuǐ zhù

1.江海中由于龙卷风或爆炸等形成的柱状水。亦称水柱子。 2.从水口(或犹如从水口)喷出的水。

5、[一柱擎天]yī zhù qíng tiān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6、[花柱]huā zhù

雌蕊的一部分,在子房和柱头之间,形状像细长的管。(图见“花”)

7、[支柱]zhī zhù

1.起支撑作用的柱子。 2.比喻中坚力量:~行业。国家的~。

8、[脊柱]jǐ zhù

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人的脊柱由33块椎骨构成,形状像柱子,在背部的中央,中间有椎管,内有脊髓。脊柱分为颈、胸、腰、骶、尾五个部分。也叫脊梁骨。

9、[立柱]lì zhù

建筑物里直立着的柱。

10、[玉柱]yù zhù

1.石柱的美称。唐 杜甫《朝享太庙赋》:“升降之际,见玉柱生芝。”宋 王仲旉《南都赋》:“金铺绚日,玉柱凌烟。”明 李梦阳《秋怀》诗:“雕阑玉柱留天女,锦石秋花隐御舟。” 2.玉制的弦柱。亦指代琴、瑟、筝等弦乐器。《文选·江淹<别赋>》:“掩金觴而谁御,横玉柱而霑軾。”李善 注:“琴有柱,以玉为之。”唐 杨巨源《雪中听筝》诗:“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南唐 冯延巳《蝶恋花》词:“谁把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清 汪懋麟《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韵》:“朱弦调玉柱,铁拨转檀槽。” 3.指额上隆起的筋肉。《隋书·高祖记上》:“额上有玉柱入顶,目光外射。” 4.筷子的美称。南朝 梁 庾肩吾《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来宴,玉柱击清甌。” 5.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据说这是成道的征象。元 无名氏《度柳翠》第四折:“鼻窍中两行玉柱,头直上万道金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祖》:“更数日而往,则玉柱下垂,坐化已久。”《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进去看他一看,只见他两条玉柱拄在膝上,不知从几时圆寂去了。” 6.中指的别称。 7.山药的别名。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四:“道人 沉天休 尝言:‘顷年採药其中,见一藤引蔓甚远,而叶亦特大,疑其非也,乃共掘之,大如柱,长数尺,盖亦山药也,大茎可享半月,戏目为玉柱。其后玉柱之名稍著……鬻山药者,利其易售,皆冒玉柱之名。’” 8.馒头的别名。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饮食·馒头》:“《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11、[圆柱]yuán zhù

一般指正圆柱。即把一个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所围成的立体。

12、[天柱]tiān zhù

1.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絶。”《神异经·中荒经》:“崑崙 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郭沫若《女神·女神之再生》诗:“党徒们呀,快把你们的头颅借给我来!快把这北方的天柱碰坏!碰坏!” 2.比喻负重任者。田汉《关汉卿》第五场:“可是自从读了 文丞相 的《正气歌》,才知道现在也还有这样不愧前人的地维、天柱,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气了。” 3.耳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三六六引《长沙耆旧传》:“太尉 刘寿 少遇相师,相师曰:‘耳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4.山名。在 山东 平度县 北。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七·莱州府》:“天柱山,州(平度州)北五十里,絶顶巉巖,耸立如柱。” 5.山名。又名 霍山。在今 安徽。西汉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 南巡,登其山,号为南岳,即此。《史记·孝武本纪》:“上巡 南郡,至 江陵 而东,登礼 潜 之 天柱山。”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潜县 属 庐江,南岳 霍山 也。” 6.山名。在 浙江省 余杭县 北。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涤山 ﹞其右为 天柱山,高六百六十丈……为第五十七福地。” 7.山名。陕西 岐山 的别名。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四·凤翔府》:“岐山 亦曰 天柱山。” 8.星名。属于东方七宿中的角宿。《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经》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宫内,近东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气也。”

13、[汞柱]gǒng zhù

以英寸或毫米汞柱度量的压力(如在发动机的歧管内)

14、[台柱]tái zhù

撑起舞台的坚强柱石,指戏班或剧团等文艺团体里的主要演员,比喻集体中挑大梁的人,亦称台柱子。

15、[瑶柱]yáo zhù

1.玉饰的琴柱。 2.干贝的一种。用江珧贝的闭壳肌制成。瑶,通“珧”。

16、[柱石]zhù shí

柱子和柱子下面的基石,比喻起支撑作用的力量和担负重任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

17、[烟柱]yān zhù

烈火燃烧时直向上升的呈柱状的浓烟。

18、[柱头]zhù tóu

雌蕊的顶部,是接受花粉的地方。

19、[冰柱]bīng zhù

冰锥。

20、[金柱]jīn zhù

1.铜柱。 2.指太阳的光柱。

21、[木柱]mù zhù

1.一根四方的木材,立放以支持建筑构件(如墙身或大梁),尤指在楼角。 2.滚木球场的球柱;尤指已打倒的球柱。

22、[光柱]guāng zhù

光束:探照灯的~划破长空。

23、[柱础]zhù chǔ

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晋书·四夷传·秦国》:“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唐 岑参《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诗:“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清 黄景仁《初夏命仆刈阶草》诗:“梅雨穿老屋,柱础苔气溼。”《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柱础就是柱下的基础。它主要的功用是将柱身中的荷重载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

24、[柱廊]zhù láng

按一定间距安排的一系列或一排柱子,柱上常有额枋,有时还带附属部分(如铺砌地面、台基或屋顶)

25、[棱柱]léng zhù

上下由两个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周围由一些平行四边形围成的柱体。

26、[抱柱]bào zhù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后来人们用“抱柱”比喻坚守信约。

27、[柱身]zhù shēn

柱头与基础之间的圆筒形柱身。

28、[火柱]huǒ zhù

柱状的火焰。

29、[拱柱]gǒng zhù

从它建起穹肋,并且通常是簇柱之一或构成较大墩子的一部分,一根垂直的构件(如壁柱或柱)

30、[云柱]yún zhù

原子武器爆炸时,从爆炸中心向上延伸成蘑菇状的烟云柱。

31、[矿柱]kuàng zhù

地下采矿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矿体,用来支撑顶板,也有保护巷道和地面建筑物的作用。

32、[题柱]tí zhù

1.见“题桥柱”。 2.相传东汉灵帝时,长陵田凤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见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3.谓题写楹联。

33、[柱极]zhù jí

殿柱和正梁。喻指君主或帝位。

34、[砼柱]tóng zhù

混凝土。

35、[柱彻]zhù chè

古代占卜灼龟甲所现的直贯裂纹。据之以定吉凶。《史记·龟策列传》:“命曰柱彻。卜病不死。繫者出。行者行。来者来。(而)市买不得。忧者毋忧。追亡人不得。”

36、[搘柱]zhī zhù

见“搘拄”。

37、[柱然]zhù rán

形容人挺立有威仪。

38、[间柱]jiān zhù

房屋的墙框架的立柱。

39、[三柱]sān zhù

星名。

40、[幕柱]mù zhù

张帐幕用的木柱。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柱的反义词 柱的近义词 柱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柱能组什么词
  • 柱能组什么词语
  • 柱可以组什么词
  • 柱可以组什么词语
  • 柱字可以组什么词
  • 柱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柱字能组什么词
  • 柱字能组什么词语
  • 柱字开头的成语
  • 柱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