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
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dǐ的字 拼音为zhù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di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中流:河水的中间最深最湍急的地方。
砥柱:山名,在河南省三门峡东北黄河中流,因屹立于急流之中,形如柱,故名。
词典解释
中流砥柱-教育部成語典【台湾】中流砥柱㊣ㄓㄨㄥ ㄌㄧㄡˊ ㄉㄧˇ ㄓㄨˋzhōng liú dǐ zhù一柱擎天砥柱中流砥柱中流、中流底柱中流底柱釋義如砥柱般屹立在湍急的水流中。#語本《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比喻獨立不撓、能擔當重任支撐大局的人。△「二桃殺三士」典源#《晏子春秋・內篇・諫下》①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因請公使人少餽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公孫接仰天而歎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特猏,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田開疆曰:「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②于河,黿③銜左驂④,以入砥柱之中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⑤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視之則大黿之首也。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同人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夸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雖然,二子同桃而節,冶專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領而死。使者復曰:「已死矣。」公殮之以服,葬之以士禮焉。注①典故或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②濟:過河、渡河。③黿:音ㄩㄢˊ,動物名。似鱉而大,背甲近圓形,散生小疣,暗綠色,腹面白色,前肢外緣和蹼均呈白色,生活於河中。④驂:音ㄘㄢ,古代在車旁駕車的兩匹馬。⑤挈:音ㄑㄧㄝˋ,提、舉。參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典故「中流砥柱」原作「砥柱中流」。《晏子春秋》書中記載一則「二桃殺三士」的故事:齊景公手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對人傲慢無禮,於是晏子上諫言請求齊景公殺掉他們,並且獻上計謀說:「不如賞賜他們三人兩顆桃子,誰功勞大就可以吃桃子。」三人為了證明自己功勞大,爭著要得到桃子,最後三人都因為爭桃感到羞愧自殺而亡。其中古冶子在誇耀其功勛時說:「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大意是:我曾經和國君一起渡河時,遇到一隻黿,牠咬住車子左邊那匹馬的腳,拖著潛入砥柱山那段湍急的水流中。這裡的砥柱山位於三門峽東,根據《水經注》記載,當年大禹治水時,這座山因為擋住水道而被鑿開,之後河水流到這裡就分流而過,這座山就像根巨大的柱子,屹立於黃河急流之中,所以取名為砥柱。後來「中流砥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獨立不撓、能擔當重任支撐大局的人。書證①宋・袁燮〈贈京尹〉詩八首之八:「屹若中流為砥柱,男兒如此是真剛。」②宋・劉仙倫〈賀新郎・小隊停鉦鼓〉詞:「緩急朝廷須公出,更作中流砥柱。」③《警世通言・卷四〇・旌陽宮鐵樹鎮妖》:「水泛泛漫天,浪層層拍岸。江中心有一座小姑山,雖是個中流砥柱,江下面有一所老龍潭,卻似個不朽龍宮。」④清・李漁《玉搔頭・第二二齣》:「就是如今的天下,奸雄遍野,邪佞盈朝,全靠爹爹一人,做個中流砥柱。」⑤《隋唐演義・第七四回》:「國勢顛危之際,還虧那有手段的出來,支傾振墜,做個中流砥柱。」用法義比喻獨立不撓、能擔當重任支撐大局的人。類用在「身分重要」、「重大緊要」的表述上。例①時代青年要做國家的中流砥柱,要扛起振興國家的責任。②在這局勢多變的時代,知識分子更應做國家的中流砥柱。③父親是我們家的中流砥柱,他也像一棵大樹般,庇廕了這個家。④林總經理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如果他辭職,公司一定會出問題。⑤教練年紀雖大,卻是隊上的中流砥柱,只要有他在,軍心就能穩定下來。⑥從歷史上可以得知,每當世局不安的時候,知識分子總是扮演著中流砥柱的角色。⑦老王處事向來堅毅、果敢,在大是大非之前,他總是像中流砥柱般,堅持正義的一方。
中流砥柱-中華語文大辭典中流砥柱中流砥柱ㄓㄨㄥ ㄌ丨ㄡˊ ㄉ丨ˇ ㄓㄨˋzhōnɡliú-dǐzhù本指砥柱山屹立於黃河的三門峽激流之中。後比喻在危難中,能獨立不撓、力挽狂瀾,肩負起支柱作用的人或團體。語本《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也作「砥柱中流」。[例]做國家的~。
出处
引证
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宋-陈亮--《与彭子寿祭酒书》:班行之有门下,屹然如中流之砥柱。
清-李渔--《玉搔头·极谏》:就是如今的天下,奸雄遍野,邪佞盈朝,全靠爹爹一人,做个中流砥柱。
现代-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无产阶级自来就是这个风高浪涌之世界的中流砥柱。
宋-刘仙伦--《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缓急朝廷须公出,更作中流砥柱。
元-王恽--《寿鹿庵大学士》:大节中流砥柱标,高风孤振张吾曹。眼中元老恩方渥,林下渊明气正豪。
近现代-鲁迅--《华盖集·牺牲谟》:像你这样清高,真是浊世中独一无二的中流砥柱。
近现代-周恩来--《庆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寿》:所以先生能始终献身于民族国家事业,奋斗不懈,屹然成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故事
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宋-陈亮--《与彭子寿祭酒书》:班行之有门下,屹然如中流之砥柱。
清-李渔--《玉搔头·极谏》:就是如今的天下,奸雄遍野,邪佞盈朝,全靠爹爹一人,做个中流砥柱。
现代-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无产阶级自来就是这个风高浪涌之世界的中流砥柱。
宋-刘仙伦--《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缓急朝廷须公出,更作中流砥柱。
元-王恽--《寿鹿庵大学士》:大节中流砥柱标,高风孤振张吾曹。眼中元老恩方渥,林下渊明气正豪。
近现代-鲁迅--《华盖集·牺牲谟》:像你这样清高,真是浊世中独一无二的中流砥柱。
近现代-周恩来--《庆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寿》:所以先生能始终献身于民族国家事业,奋斗不懈,屹然成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