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
拼音:dǐ
释义:1.〈书〉细的磨刀石。2.磨砺。
组词
砥砺 砥厄 砥绩 砥兵 砥柱 砥节 砥犊 砥钝 中流砥柱 砥身砺行 砥柱中流 砥志研思 砥行磨名 砥节守公 砥节砺行 砥节奉公 砥锋挺锷拼音
dǐ笔顺
一 丿 丨 𠃍 一 丿 𠄌 一 ㇂ 丶同音字
拼音为dǐ的字 拼音为di的字基础解释
1.细的磨刀石。 2.磨炼:~节砺行。详细解释
(形声。从石,氐( dǐ)声。本义:质地很细的磨刀石)同本义
则字平如砥。——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如:砥石(磨刀石);砥磨(在磨刀石上磨)
引申为磨
晋人已胜 智氏,归而缮甲砥兵。—— 汉· 刘向《说苑》
又如:砥刃(磨利兵器);砥钝(磨钝成利);缮甲砥兵
平定 。
如:砥定(平定);砥属(天下太平,四方都来归附)
阻滞,挡 。
如:砥滞(长久壅积,不能流通)
磨炼 。
如:砥才(磨练才能);砥节(砥砺气节);砥节砺行(磨炼志节和德行);砥厉廉隅(磨炼节操)
平直;平坦 。
如:砥矢(比喻平直);砥平(平直;平坦);砥直(公平正直);砥路(平坦的道路)
〈名〉
〈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砥-中華語文大辭典砥砥ㄉ丨ˇdǐ1.磨煉;修養。[例]~節|~礪。2.〈書〉質地較細的磨刀石。[例]~石|坦蕩如~。
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砥 dǐ
① 名质地很细的磨刀石。《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其面,则字平如~。” ② 动磨。刘向《说苑》卷一三:“晋人已胜智氏,归而缮甲~兵。” ③ 形平坦。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则~原远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ǐ
1、[砥砺]dǐ lì
1.磨刀石。 2.磨炼:~节操。~革命意志。 3.勉励:互相~。
2、[砥石]dǐ shí
1.磨石。《淮南子·说山训》:“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汉 王充《论衡·明雩》:“砥石劘厉,欲求銛也。”《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三年》:“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砥石,高祖 所以厉世摩钝也。”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三:“又横涉 渭水,去采取砥石,采取铁矿来锻炼。” 2.古地名。《荀子·成相》:“契玄王,生 昭明,居于 砥石,迁于 商。”杨树达 注:“砥石,地名,未详所在。” 3.传说中的山名。《淮南子·墬形训》:“辽 出 砥石。”高诱 注:“山名,在塞外,辽水 所出。”
3、[砥京]dǐ jīng
犹砥原。平原。引申为坦途。
4、[砥尚]dǐ shàng
砥砺崇尚。《魏书·儒林传序》:“世祖 始光 三年春,别起太学於城东,后徵 卢玄、高允 等,而令州郡各举才学。於是人多砥尚,儒林转兴。”
5、[砥犊]dǐ dú
比喻对子女的疼爱。
6、[玄砥]xuán dǐ
黑石。
7、[砥兵]dǐ bīng
磨利兵器。
8、[砥才]dǐ cái
磨练才能。
9、[砥德]dǐ dé
砥砺德行。《淮南子·道应训》:“文王 砥德脩政,三年而天下二垂归之。”南朝 宋 鲍照《与伍侍郎别》诗之一:“钦哉慎所宜,砥德乃为盛。”
10、[砥课]dǐ kè
谓勉励课督。
11、[砥淬]dǐ cuì
砥砺锻淬。喻使品德或学艺更加精进。
12、[砥路]dǐ lù
平坦的道路。
13、[砥属]dǐ shǔ
平定归服。
14、[砥厄]dǐ è
美玉名。
15、[砥奬]dǐ jiǎng
切磋勉励。
16、[砥草]dǐ cǎo
木贼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木贼》。
17、[砥墆]dǐ dì
长久壅积,不能流通。《管子·法法》:“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尹知章 注:“墆,久积也。”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又云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彼之通商惠工所以日臻丰阜也。”
18、[越砥]yuè dǐ
产于南方的细磨刀石。
19、[砥绩]dǐ jì
水中沙石。
20、[砥束]dǐ shù
磨砺品行,检束举止。
21、[砥炼]dǐ liàn
磨砺锻炼。
22、[砥行]dǐ xíng
砥砺品行,修养道德。《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者?”汉 应劭《风俗通·皇霸·三王》:“舜 禹 本以白衣砥行显名,升为天子,虽復更制,不如名著,故因名焉。”《北史·薛辩传》:“砥行礪心,困而弥篤,服膺教义,爰至长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即日行一善,非年餘不能相準,今已晚矣。但从此砥行,则地狱中或有出时。”
23、[砥钝]dǐ dùn
谓磨钝成利。
24、[砥直]dǐ zhí
公平正直。
25、[砥矢]dǐ shǐ
语出《诗·小雅·大东》:“周 道如砥,其直如矢。”孔颖达 疏:“周 之贡赋之道,其均如砥石然;周 之赏罚之制,其直如箭矢然。”后因以“砥矢”比喻公平正直。
26、[砥世]dǐ shì
劝勉激励世人。
27、[砥平]dǐ píng
1.平直;平坦。 2.比喻安定;平定。
28、[砻砥]lóng dǐ
亦作“礲砥”。切磋研讨。清 莫友芝《<巢经巢诗抄>序》:“计订交到今且三十年,虽中间饥驱离索,不常合并,而靡不以学行文章相礲砥。”
29、[砥镞]dǐ zú
谓锐意磨练。
30、[川砥]chuān dǐ
河边平地。
31、[砥室]dǐ shì
用磨平的文石铺砌的屋子。
32、[砥励]dǐ lì
磨练,激励劝勉。
33、[砥砫]dǐ zhǔ
见“砥柱”。
34、[砺砥]lì dǐ
1.磨刀石。粗者为砺,细者为砥。 2.磨炼。
35、[砥途]dǐ tú
犹砥路。
36、[砥磨]dǐ mó
1.在磨石上磨。 2.砥砺,磨练。
37、[刻砥]kè dǐ
刻苦磨砺。清 方苞《孙徵君传》:“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
38、[砥操]dǐ cāo
砥砺节操。
39、[砥砨]dǐ ě
见“砥厄”。
40、[中流砥柱]zhōng liú dǐ zhù
也说砥柱中流。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流:河流中间。砥柱:三门峡东的一个石岛,屹立于黄河的激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