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
拼音
dǐ zhù zhōng li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ǐ的字 拼音为zhù的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di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砥柱:山名,在黄河三门峡东面。
中流:水流的正中。
词典解释
砥柱中流-中華語文大辭典砥柱中流砥柱中流ㄉ丨ˇ ㄓㄨˋ ㄓㄨㄥ ㄌ丨ㄡˊdǐzhù-zhōnɡliú本指砥柱山屹立於黃河的三門峽激流之中。後比喻在危難中,能獨立不撓、力挽狂瀾,肩負起支柱作用的人或團體。語本《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也作「中流砥柱」。[例]做國家的~。
砥柱中流-中华成语大词典砥柱中流
【拼音】:dǐ zhù zhōng liú
解释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示例
青年乎!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之责任。 ★李大钊《青春》
近义词
中流砥柱、坚定不移、力挽狂澜
反义词
独木难支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起重要作用
英文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成语故事
上古时代,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中,影响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时把两边的河道凿宽,这样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急流之中。三门峡分人门、神门及鬼门,其中鬼门最险,而砥柱却巍然屹立在急流中
出处
引证
宋-黄庭坚--《豫章文集·三〇·跋砥柱铭后》:余观砥柱之屹中流,阅颓波之东注,有似乎君子士大夫立于世道之风波。
元-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自任以天下之重,屹然如砥柱之在中流。
元-侯克中-诗-《题韩蕲王世忠卷后》:砥柱中流障怒涛,折冲千里独贤劳。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不能够砥柱中流,怕他年故国含羞。
现代-李大钊--《青春》:青年乎! 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
宋-陈著-词-《沁园春》:看纷纷仁意,春风和气,堂堂义事,砥柱中流。
明-王世贞--《鸣凤记·驿里相逢》:唗!你小人势利,但知锦上添花;我砥柱中流,偏喜雪中送炭。
当代-刘斯奋-二部三章-《白门柳》:适才兄等曾言,时至今日,能砥柱中流,担当中兴大任者,舍我东林、复社而外,已无他人。
故事
宋-黄庭坚--《豫章文集·三〇·跋砥柱铭后》:余观砥柱之屹中流,阅颓波之东注,有似乎君子士大夫立于世道之风波。
元-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自任以天下之重,屹然如砥柱之在中流。
元-侯克中-诗-《题韩蕲王世忠卷后》:砥柱中流障怒涛,折冲千里独贤劳。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不能够砥柱中流,怕他年故国含羞。
现代-李大钊--《青春》:青年乎! 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
宋-陈著-词-《沁园春》:看纷纷仁意,春风和气,堂堂义事,砥柱中流。
明-王世贞--《鸣凤记·驿里相逢》:唗!你小人势利,但知锦上添花;我砥柱中流,偏喜雪中送炭。
当代-刘斯奋-二部三章-《白门柳》:适才兄等曾言,时至今日,能砥柱中流,担当中兴大任者,舍我东林、复社而外,已无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