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ú

释义:1.简陋的房屋。2.指庐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安徽合肥)。3.姓。

组词

侨庐 寝庐 式庐 匡庐 庐室 庐徼 陋庐 弩庐 狭庐 阖庐城 班氏庐 瓜牛庐 野庐氏 蜗牛庐 庐山精 初出茅庐 草庐三顾 割乳庐墓 庐山面目 庐山真面 三顾草庐 三顾茅庐

拼音

笔顺

丿 𠃍 丿
“广”上点居中,撇画舒展。“户”上点居中,“尸”的头部不宜太大。整体取左斜势,斜中求正。

同音字

拼音为lú的字 拼音为lu的字

基础解释

1.简陋的房屋:茅~。~舍。 2.指庐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安徽合肥):~剧。 3.姓。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广( yǎn),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2. 同本义

    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说文》

    庐,舍也。——《广雅》

    余二十亩,以为庐舍。——《汉书·食货志》。注:“田中屋也。”

    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诗·小雅·信南山》

  3. 亦泛指简陋居室

    屋室庐庾。——《荀子·正名》。注:“草屋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 陶潜《饮酒》

    南阳诸葛庐。—— 唐· 刘禹锡《陋室铭》

    或黔其庐。——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庐舍(田舍;茅屋);庐落(庐舍院落);庐舍丘墟(家业败落);庐井(房舍田园);庐宇(房屋)

  4. 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周礼·地官》

  5. 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

    如:庐厂(临时用的丧棚);庐寝(古人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

  6. 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君厌承明之庐。——《汉书·严助传》。注:“直宿所止曰庐。”

    又如:庐帐(以帐幕作居室;帐篷);庐徼(驻有巡逻守备兵丁的营舍)

  7. 古州名 。故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

  8. 通“籚”。矛戟等兵器的柄

    粤无镈, 燕无函, 秦无庐。——《周礼·考工记·总序》

    又如:庐器(古代戈属兵器的柄);庐人(造戈矛之柄的工匠)

〈动〉

  1. 寄住 [lodge; put up at sb.'s house]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诗·大雅·公刘》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庐-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庐-漢語大字典


同“廬”。《宋元以來俗字譜》:“廬”,《列女傳》作“庐”。按:今为“廬”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穹庐]qióng lú

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做成。

2、[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3、[庐山]lú shān

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 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4、[庐剧]lú jù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倒七戏。因流行于该省中部旧庐州府一带而得名。

5、[茅庐]máo lú

草屋。

6、[庐舍]lú shè

简陋的房屋;田舍。

7、[草庐]cǎo lú

茅屋。

8、[庐陵]lú líng

庐陵郡,就是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9、[庐墓]lú mù

1.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今 泗水 南有夫子冢……即 子贡 庐墓处也。”唐 张说《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天后临朝,再加辟命,皆辞以亲老,不赴。逮疾革,易簀,骨立庐墓。”《明史·刘珝传》:“珝 初遭母丧,庐墓三年。” 2.指服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后汉书·申屠蟠传》:“玉 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 3.房舍和祖墓。《清史稿·循吏传四·牛树梅》:“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仇,有田园庐墓之恋。”

10、[蜗庐]wō lú

1.狭小如蜗壳的房子 2.蜗庐四壁空。——陆游《蜗庐》 3.见“ 蜗牛庐 ”。

11、[黄庐]huáng lú

见“黄壚”。

12、[园庐]yuán lú

田园与庐舍。

13、[别庐]bié lú

本宅以外另建的住所。

14、[苫庐]shān lú

古代在亲丧中所居之室。

15、[庐室]lú shì

房舍。

16、[庐儿]lú ér

家奴;仆从。

17、[庐第]lú dì

宅第。

18、[拂庐]fú lú

上层 吐蕃 人所居的毡帐。

19、[周庐]zhōu lú

古代皇宫周围所设警卫庐舍。

20、[穷庐]qióng lú

1.古代游牧民族住的毡帐。亦指北方边区少数民族。《淮南子·齐俗训》:“譬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明 无名氏《精忠记·骄虏》:“日落穷庐暗,打辣酥满斟,醉酣。”《隋唐演义》第三五回:“到家乡只梦中,见君王只梦中,明日里捱到穷庐。料道今生怎得归往,情黯黯拨乱宫商……但愿和亲保太平,永享!”参见“穹庐”。 2.贫贱者居住的屋。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復何及!”唐 牟融《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宋 曾巩《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21、[居庐]jū lú

1.住在守丧的房子中。指守孝。 2.泛指住房。

22、[倚庐]yǐ lú

1.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庐,席地寝苫。” 2.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啣命千里,亲老不获从,甚则倚庐陟屺,目穷心折,终不敢少露於宾客笑语及邮筒笔楮之间。而子或浮沉宦辙,垂五载十载,出而裾絶,入而室虚者,岂少哉!”参见“倚门”。

23、[庐园]lú yuán

庐舍与庭园。

24、[陋庐]lòu lú

陋室。

25、[灊庐]qián lú

灊山 和 庐山 的并称。

26、[车庐]chē lú

车辆和庐幕。

27、[式庐]shì lú

指登门拜谒。

28、[吾庐]wú lú

我的屋舍。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唐 白居易《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元 张可久《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29、[佛庐]fó lú

指佛寺。

30、[地庐]dì lú

大地。

31、[飞庐]fēi lú

船上的小楼。

32、[庐井]lú jǐng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称共一井的八家庐舍为庐井。《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 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汉书·王莽传中》:“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 2.泛指房舍田园。宋 司马光《送刘观察和洛州》诗:“畛封连故 赵,庐井带清 漳。”明 何景明《城南妇行》:“况復官军至,烧焚庐井荒。”

33、[林庐]lín lú

林中茅屋。多指隐居之所。

34、[庐落]lú luò

1.庐舍,房舍。 2.庐帐;毡帐。

35、[蓬庐]péng lú

茅舍。泛指简陋的房屋。

36、[庐观]lú guān

泛指楼阁亭台。

37、[斋庐]zhāi lú

斋祀的庐舍。

38、[蘧庐]qú lú

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

39、[禁庐]jìn lú

宫廷侍从官员寓值的官舍。明 张居正《送初幼嘉年兄还郢》诗之一:“乾坤岁岁浮春色,环珮相将侍禁庐。”按,一本作“禁卢”。

40、[寓庐]yù lú

寓所;居室。清 俞樾《<七侠五义>序》:“往年 潘郑盦 尚书奉讳家居,与余 吴下 寓庐相距甚近,时相过从。”陈衍《<沉乙盦诗>序》:“寓庐相密邇,有作必相夸示。”王闿运《影山草堂铭》:“谈者妄以天地为寓庐,等身世为过客。”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庐的反义词 庐的近义词 庐的同音词 绿 广 鹿

大家都在搜

  • 庐能组什么词
  • 庐能组什么词语
  • 庐可以组什么词
  • 庐可以组什么词语
  • 庐字可以组什么词
  • 庐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庐字能组什么词
  • 庐字能组什么词语
  • 庐字开头的成语
  • 庐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