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庐
拼音
qióng l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ióng的字 拼音为lú的字 拼音为qiong的字 拼音为lu的字基础解释
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做成。详细解释
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父子同穹庐卧。” 颜师古 注:“穹庐,旃帐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庐。”《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虽有城郭,而不居之,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夜月听悲笳。”参见“ 穷庐 ”。
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鏑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上皇北臣穹庐,东臣 鸡林 ,南臣 滇池 ,西臣 昆夷 ,三岁一来会。” 宋 司马光 《言北边上殿札子》:“可以驱穹庐於幕北,復 汉 唐 之土宇。”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夫子本 楚 之良家,而云 楚 为非种,以忧劳主父,效忠穹庐故,遂不惮污辱其乡人,虑大义灭亲之太过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穹庐-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穹廬
穹庐-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穹庐
【出典】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汉使曰:‘匈奴父子同穹庐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妻其妻。无冠带之节,阙庭之礼。’”颜师古注曰: “穹庐,旃帐也,其开穹隆,故日穹庐。” 同上又:“匈奴法,汉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
【释义】 古时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帐幕称为“穹庐”,颜师古解释说,因为中间隆起,四角下垂,所以称为穹庐。
【例句】 穹庐夜月听悲笳,控弦百万为君长。(马致远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楔子)呼韩邪单于上场诗,道北方风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qióng lú
1、[房舍]fáng shè
房屋,房间。
2、[穹宇]qióng yǔ
天宇;天空,摘录于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