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
拼音
kuāng l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uāng的字 拼音为lú的字 拼音为kuang的字 拼音为lu的字基础解释
指 江西 的 庐山。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详细解释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匡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匡庐 kuāng lú❶ 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同义词:庐山 康庐 匡阜 匡君 匡岭 匡庐 匡山 匡神 匡岳
匡庐-汉语大词典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刘昭注引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有匡俗先生者,出殷周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于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白居易《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明吴国伦《鄱阳湖》诗:“欲向匡庐卧白云,宫亭水色昼氤氲。”
●鲁迅《热风·估<学衡>》:“匡庐峨眉,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匡庐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
参见“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