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hēng

释义:1.〈书〉众多。2.祭祀的通称,特指冬祭。3.古同“蒸”。

组词

烝人 炊烝 烝民 大烝 烝徒 林烝 上烝 炎烝 烝烝 烝胡卢

拼音

zhēng

笔顺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hēng的字 拼音为zheng的字

基础解释

众多:~民。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火,丞声。本义:火气上行)

  2. 同本义

    烝,火气上升也。——《说文》

    阳气俱烝。——《国语·周语》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诗·大雅·生民》

    又如:烝烝(热气升腾的样子);烝云(上腾的云气);烝濡(烝腾的湿气);烝润(湿热润发)

  3. 用蒸汽加热。后作“蒸”

    烝之浮浮。——《诗·大雅·生民》

    故枸木必将待櫽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易牙烝其子首而进之。——《韩非子·难一》

    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世说新语》

    又如:烝炊(蒸煮);烝壶(蒸熟的葫芦瓜);烝糕(以米粉或面粉发酵加糖蒸成的糕)

  4. 一般指娶父亲的妻妾及兄长的妻妾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 齐人使 昭伯烝于 宣姜,不可,强之。——《左传·闵公二年》

    见武媚娘而悦之,遂即东厢烝焉。—— 明· 周清源《西湖二集》

    又如:烝淫(指与母辈通奸的淫行);烝报(乱伦之行);烝弑(奸淫母辈,残杀君父);烝乱(淫乱)

  5. 用火烘烤

    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燃后直。——《荀子·性恶》

  6. 蒸发

    月丽于上,山烝于下。——王充《论衡》

  7. 进;前进

    烝我髦士。——《诗·小雅·甫田》

〈形〉

  1. 众多;众

    有豕向蹄,烝涉波矣。——《诗·小雅·渐渐之石》

    天生烝民。——《孟子·告子》

    又如:烝人(民众,百姓);烝民(民众,百姓);烝涉(成群涉水);烝庶(众人,民众);烝黎(百姓)

  2. 美;美好

    文王烝哉!——《诗·大雅·文王有声》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烝烝-辞源3

【烝烝】㊀興盛貌。同“蒸蒸”。詩 魯頌 泮水:“烝烝皇皇,不吳不揚。”今語“蒸蒸日上”本此義。㊁淳厚貌。書 堯典:“瞽子,父頑,母嚚,象傲,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姦。”史記 五帝紀作“烝烝治不至姦”。參閲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三 以孝烝烝。

烝烝-汉语大词典

烝烝1.美盛貌;兴盛貌。
●《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毛传:“烝烝,厚也。”
马瑞辰通释:“皇皇为美,推之烝烝,亦当为美。”
●明方孝孺《胡夫人范氏墓碣铭》:“始终一德,靡懈俭勤。百口烝烝,率之以身。”
●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北方文化已衰,幸有首都,为衣冠所辐凑,烝烝丕变。”
2.谓孝德之厚美。
●《书·尧典》:“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谓之烝烝者,言孝德之厚美也。”
●《后汉书·马融传》:“皇太后体唐尧亲九族笃睦之德,陛下履有虞烝烝之孝。”
●唐吴兢《贞观政要·封建》:“爱敬烝烝,劳而不倦,大舜之孝也。”
●宋司马光《上两宫疏》:“皇帝至性烝烝,哀以执丧,恭以致养,日夜忧劳,以成疾疹。”
3.纯一宽厚貌。
●《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后汉书·吴佑史弼等传论》:“吴季英视人畏伤,发言烝烝,似夫儒者;而怀愤激扬,折让权枉,又何壮也!”
李贤注:“烝烝,犹仍也。”
●《世说新语·规箴》“孙休好射雉”刘孝标注引晋薛莹《条列吴事》:“休在位烝烝,无有遗事,唯射雉可讥。”
4.热气升腾貌。
●宋韩驹《食笋》诗:“烝烝沸鼎中,乱下白玉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ēng

1、[肴烝]yáo zhēng

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

2、[上烝]shàng zhēng

与母辈通奸。

3、[烝濡]zhēng rú

蒸腾的湿气。

4、[烝皇]zhēng huáng

美盛貌。

5、[烝熬]zhēng áo

犹煎熬。多比喻折磨。

6、[饮烝]yǐn zhēng

亦作“饮蒸”。古礼之一。农事完毕,君臣会宴于太学。

7、[黔烝]qián zhēng

黔首烝黎。指老百姓。明 夏完淳《有人此有土》:“大抵以休民为首,勤其百年之计,因之黔烝休乂,畋宅孪兴耳。”

8、[大烝]dà zhēng

祭名。冬时祭先王,以功臣配享。《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詔之。”郑玄 注:“死则於烝先王祭之。”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赵普》:“佐 宋 收藩镇之权,解苛暴之令,立三百年忠厚之基,号为元臣,列于大烝,斯无忝矣。”

9、[烝泄]zhēng xiè

蒸发。

10、[烝汇]zhēng huì

人才或精美的事物汇聚在一起。

11、[烝润]zhēng rùn

湿热蒸发。

12、[祫烝]xiá zhēng

祫祭与烝祭。烝,宗庙冬祭。参见“祫禘”。

13、[炊烝]chuī zhēng

烧火煮饭。

14、[黎烝]lí zhēng

亦作“黎蒸”。黎民,众民。

15、[烝淫]zhēng yín

指和母辈通奸的淫行。《左传·桓公十六年》“衞宣公 烝於 夷姜”唐 孔颖达 疏:“《世家》云:‘初,宣公 爱夫人 夷姜。’烝淫而谓之夫人,马迁 谬耳。”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桃花夫人示梦》:“《左氏》所称,卫宣公 烝於 夷姜,晋献公 烝於 齐姜,后人辩之,以为 夷姜、齐姜 实 宣公、献公 之夫人,其説甚为确凿。此等烝淫大恶,岂可轻诬古人。”参见“烝报”。

16、[烝人]zhēng rén

民众,百姓。

17、[淫烝]yín zhēng

淫乱。烝,指与上辈淫乱。

18、[蠲烝]juān zhēng

谓洁身进于善。

19、[熏烝]xūn zhēng

亦作“熏蒸”。气、味升腾或散发。

20、[烝民]zhēng mín

民众,百姓。

21、[烝庶]zhēng shù

众人,民众。

22、[烝享]zhēng xiǎng

祭祀。

23、[林烝]lín zhēng

亦作“林蒸”。君主的别称。

24、[烝衎]zhēng kàn

进乐。

25、[烝罩]zhēng zhào

《诗·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后以“烝罩”为安居乐业之典。

26、[殽烝]yáo zhēng

亦作“殽脀”。指将煮熟牲体节解,连肉带骨放在俎上,以享宾客。《仪礼·特牲馈食礼》:“众宾及众兄弟、内宾宗妇、若有公有司私臣,皆殽脀。”《左传·宣公十六年》:“晋侯 使 士会 平王室,定王 享之,原襄公 相礼,殽烝。”杜预 注:“烝,升也,升殽於俎。”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七:“‘享有体荐,宴有折俎’……折俎谓体解节折,升之於俎,物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亦谓之殽烝。”

27、[烝乱]zhēng luàn

淫乱。

28、[烝壶]zhēng hú

蒸熟的葫芦瓜。

29、[烝餻]zhēng gāo

以米粉或面粉发酵加糖蒸成的糕。

30、[烝报]zhēng bào

乱伦之行。烝是淫及上辈,报是淫及下辈。

31、[烝弑]zhēng shì

奸淫母辈,残杀君父。

32、[烝粮]zhēng liáng

柴米。

33、[烝彝]zhēng yí

亦作“烝夷”。古时一种青铜祭器。

34、[房烝]fáng zhēng

古代祭祀时以牲之半解之体升于大俎。烝,升。

35、[烝云]zhēng yún

上腾云气。

36、[全烝]quán zhēng

古代祭祀时,把整头牲畜作为祭品放在俎上奉祭,称为全烝。

37、[烝礿]zhēng yuè

泛指祭祀。

38、[熊烝]xióng zhēng

蒸熟的熊肉。

39、[烝豚]zhēng tún

见"烝?"。

40、[藜烝]lí zhēng

见“藜蒸”。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烝的反义词 烝的近义词 烝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烝能组什么词
  • 烝能组什么词语
  • 烝可以组什么词
  • 烝可以组什么词语
  • 烝字可以组什么词
  • 烝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烝字能组什么词
  • 烝字能组什么词语
  • 烝字开头的成语
  • 烝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