帜
拼音:zhì
释义:1.旗子。2.〈书〉标记。3.(Zhì)姓。
组词
旗帜 易帜 拔帜 幡帜 军帜 升帜 招帜 拔赵帜 旗帜鲜明 独树一帜 别树一帜 拔旗易帜 拔帜树帜 东北易帜 改旗易帜 拔帜易帜 自树一帜 独竖一帜拼音
zhì笔顺
丨 𠃌 丨 丨 𠃍 一 丿 丶左长右短。“巾”框形端正,宽窄适中,竖画正直,居中。“只”上框大小适中,撇点位置恰当,左右对称。
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1.旗子:独树一~。 2.记号:标~。详细解释
(形声。从巾,只(戠 zhí)声。本义:旗帜的通称)
同本义
帜,旌旗之属。——《说文新附》
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墨子》
私记曰帜。——《通俗文》
拔赵帜,立 汉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
树帜曰。——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
急挥帜。
张帜乘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帜羽(羽饰之旌旗);帜志(旗帜)
标记
缝其裾为帜。——《后汉书》
又如:帜志(典范,标准)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帜-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幡
旗
同: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ì
1、[旗帜]qí zhì
1.旗子:节日的首都到处飘扬着五彩缤纷的~。 2.比喻榜样或模范:培养典型,树立~。 3.比喻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等。
2、[独树一帜]dú shù yī zhì
也说别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
3、[易帜]yì zhì
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指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或投向敌方。
4、[标帜]biāo zhì
1.记号,标志。 2.独树旗帜。 3.榜样。
5、[疑帜]yí zhì
为迷惑敌人而虚设的旗帜。
6、[白帜]bái zhì
1.战败者表示投降的白旗。 2.泛指白色的军旗。
7、[拔帜]bá zhì
1.见“拔赵帜易汉帜”。 2.犹言另树一帜。
8、[黑帜]hēi zhì
宋 时指 金。
9、[汉帜]hàn zhì
1.汉王刘邦军队的旗帜。 2.汉人军队的旗帜。 3.汉学的标帜。
10、[青帜]qīng zhì
指酒旗。
11、[赤帜]chì zhì
1.红旗。《史记·淮阴侯列传》:“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閒道萆山而望 赵 军。”元 成廷珪《送谢太守》诗:“双螭交赤帜,五马挟朱轮。”《说岳全传》第三六回:“赤帜红旗映日光。” 2.今指无产阶级的革命旗帜。柳亚子《存殁口号》之一:“神烈峰 头墓草青,湘 南赤帜正纵横。”李少石《祝董老六十大寿》诗:“地缺山崩六十年,高张赤帜独当先。”赵朴初《洪湖曲·吊贺龙同志》:“坚持赤帜不可夺,烈焰飞腾 湘 鄂 西。” 3.比喻太阳或太阳的炎威。宋 范成大《新岭》诗:“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鉦上。”元 舒頔《金陵怀古》诗:“玉驄声断乌臺寂,赤帜阴移画省深。”元 王恽《苦热叹》诗:“炎官张火伞,屏翳 扬赤帜。” 4.比喻榜样,典范。宋 岳珂《桯史·一言悟主》:“﹝ 范石湖 ﹞悟主以一言之顷,理明辞正,虽不能终格,犹足为公议立赤帜云。”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大风》三章,气笼宇宙,张千古帝王赤帜。”清 李玉《清忠谱·谱概》:“一传词坛标赤帜,千秋大节歌《白雪》。” 5.比喻领袖人物或领袖地位。《宋史·司马光传》:“光 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 立 汉 赤帜,赵 卒气夺;今用 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明 杨慎《升庵诗话》卷七:“艺苑则 李怀麓、张沧洲 为赤帜。”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使 粲花主人 及今犹在,奋其全力,另製一种新词,则词坛赤帜,岂仅为 若士 一人所攫哉!”
12、[丹帜]dān zhì
红色的旗帜。
13、[升帜]shēng zhì
升旗。田汉《哭程砚秋》诗之一:“眉飞 燕市 初升帜,肠断 欧洲 劫后墟。”
14、[树帜]shù zhì
树立旗帜。借指起义。
15、[军帜]jūn zhì
军队的旗帜。
16、[招帜]zhāo zhì
1.招旗。 2.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17、[旌帜]jīng zhì
旗帜。
18、[徽帜]huī zhì
标志;旗帜。
19、[旛帜]fān zhì
旗帜。
20、[帜志]zhì zhì
1.犹典范,标准。 2.犹旗帜。
21、[表帜]biǎo zhì
见“表识”。
22、[幡帜]fān zhì
亦作“幡织”。旗帜。
23、[毒帜]dú zhì
军中的大旗。借指军队。毒,用同“纛”。
24、[帜羽]zhì yǔ
羽饰之旌旗。
25、[酒帜]jiǔ zhì
即酒帘。
26、[降帜]jiàng zhì
降旗。
27、[摽帜]biāo zhì
标记。摽,通“标”。
28、[艳帜]yàn zhì
妓女或放荡的风尘女子。
29、[麾帜]huī zhì
将帅的旗帜。
30、[拔赵帜]bá zhào zhì
同“拔赵帜易汉帜”。清 林寿图《送彭仁山副戎屯华阴》诗:“奋然鼓勇拔 赵 帜,不则严仗完 燕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