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
拼音:xiē
释义:1.楔子,填进木器缝隙里的木片,起加固作用。也指钉在墙上的木钉或竹钉,用来挂东西。2.详见[楔子]。比喻插进去的人或物。3.同“揳”。现在一般写作“揳”,(把楔子、钉子等)捶打进别的物体里。4.[楔子]杂剧里加在第一折前头或插在两折之间的小段,近代小说的引子。
组词
楔子 栗楔 凿楔 遗楔 楔齿 枷楔 楔进 绰楔 霹雳楔 抽钉拔楔 水楔不通 楔形攻势 楔形文字拼音
xiē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一 一 一 丨 𠃌 丿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xiē的字 拼音为xie的字基础解释
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片、木钉等。详细解释
(形声。从木,契( qì)声。本义:楔子,上粗下锐的小木橛)
同本义
楔,櫼也。——《说文》
复楔齿缀足。——《礼记·檀弓》
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楫楔。——《淮南子》
又如:木楔,竹楔
楔形物
楔貌如轭上两末。——《仪礼·既夕礼》
又如:光楔;雷楔
门两旁的木柱
枨谓之楔。——《尔雅》。注:“门两旁木。”
把楔形物插入或捶打到物体里面
楔齿用角柶。——《仪礼·士丧礼》
又如:楔齿(古时人初死,用柶撑其齿使不闭合,以便于饭含柶礼器);墙上楔个钉子;建筑工人把木隔板楔在顶部的结构上
安插 。
如:上院楔乎政府与下院之间
投;发射 。
如:楔了一排子手榴弹;楔炮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楔-中華語文大辭典楔楔ㄒ丨ㄝxiē1.插在卡榫處,使木器固定的上厚下扁的木塊。[例]木~|竹~。2.門兩旁的木柱。3.植物名。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紫褐色有光澤,葉螺旋狀互生,橢圓形卵狀,邊緣有鋸齒。花呈白色、粉紅色。木材緻密堅硬,可製器具。果實為紅色小球形,味酸甜可口。也作「櫻桃」。
楔-康熙字典楔
【辰集中】【木字部】 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先結切,音屑。【說文】櫼也。【爾雅·釋宮】棖謂之楔。【註】門兩旁木柣,卽今府署大門脫限者,兩旁柱兩木于橛之端是也。【韓愈·進學解】椳闑扂楔。
◎又柱也。【禮·喪大記】小臣楔齒用角柶。詳柶註。
◎又木名。【爾雅·釋木】楔,荆桃。【郭註】今櫻桃也。
◎又【左思·蜀都賦】椶枒楔樅。【劉逵註】楔似松,有刺。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義同。
★又【集韻】訖黠切,音戛。亦門兩旁木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ē
1、[楔子]xiē zi
1.插在木器等的榫子缝里使接榫的地方不活动的木片,或钉在墙上的木钉。 2.中国古代小说的开头部分。具有引起正文的作用。 3.元杂剧里加在第一折前头或插在两折之间的小段。
2、[楔入]xiē rù
把楔子或钉子等尖利的东西钉到物体里面。比喻插入对方阵地。
3、[木楔]mù xiē
加强铸造型箱挡板用或连接接头部分用的楔形木块。
4、[扂楔]diàn xiē
门栓和竖在门左右的短木。比喻小材。
5、[凿楔]záo xiē
见“凿契”。
6、[楔襚]xiē suì
泛指殡殓。
7、[栗楔]lì xiē
栗壳里呈扁形的栗子仁。中医入药,去痛活血。
8、[楔齿]xiē chǐ
古时人初死,用柶撑其齿使不闭合,以便于饭含。柶,礼器。
9、[楔进]xiē jìn
插进。
10、[门楔]mén xiē
门槛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
11、[櫗楔]miè xiē
1.细小貌。 2.木不方正。
12、[楔体]xiē tǐ
因其状如楔子,下底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上底面是平行于下底面的平行边的线段的拟柱体,叫做楔体。
13、[棹楔]zhào xiē
门旁表宅树坊的木柱。
14、[雷楔]léi xiē
1.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 2.药物名。即霹雳砧。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
15、[枷楔]jiā xiē
枷与楔。指施酷刑。楔,以扦子楔入手指。
16、[遗楔]yí xiē
指废墟上残留的木柱。
17、[绰楔]chuò xiē
1.亦作“绰削”。亦作“绰屑”。古时树于正门两旁,用以表彰孝义的木柱。 2.明清官署牌坊。
18、[霹雳楔]pī lì xiē
即霹雳斧。
19、[楔木炮]xiē mù pào
一种土炮。
20、[楔形文字]xiē xíng wén zì
也叫钉头字。约公元前3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使用的文字。因为笔画像楔子,故名。后来为巴比伦人、波斯人所使用。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不再有人使用。
21、[抽丁拔楔]chōu dīng bá xiē
比喻解决疑难。丁,“钉”的古字。
22、[拔丁抽楔]bá dīng chōu xiē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23、[水楔不通]shuǐ xiē bù tōng
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