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
拼音:héng
释义:1.秤。泛指称重量的器具。2.称重量。3.衡量;评定。4.平正;不偏。
组词
平衡 衡量 权衡利弊 生态平衡 度量衡 均衡 衡器 杜衡 权衡 平衡木拼音
héng笔顺
丿 丿 丨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一 丿 丶 一 一 亅“彳”两撇平行,竖画正直;中间部分上下各部中心对齐;“亍”横画平行,竖钩正直,稍长于左竖。整体收紧。
同音字
拼音为héng的字 拼音为heng的字基础解释
1.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 2.称量(liáng):~其轻重。 3.衡量:~其得失。 4.古又同“横(héng)”。详细解释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秋而载尝,夏而福衡。——《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车辕前端的横木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
架在屋梁上或门窗上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
如: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房屋);衡门(以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借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衡梁(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衡荜(横木编荜以为门户)
秤杆,秤
衡不同于轻重。——《韩非子·扬权》
又如:衡石(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库(称与仓库);衡玑(即天平);衡鉴(衡器和镜子);衡权(称物之具)
衡阳的简称 。
如:京广线衡广段
衡山的简称 。此山系五岳之一,在今湖南省中东部
水名。衡水的省称
求思望襄澨,叹息对 衡渚。—— 刘义恭《艳歌行》
称量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
犹衡之于轻重也。——《礼记·经解》。注:“衡,称也。”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衡量;评定
衡之于左右。——《淮南子·主述训》
又如:衡文(品评文章,指主持科举考试);衡定(评定);衡校(品评考核);衡鉴(品评,鉴别)
横亘,横贯 。
如:衡流(横穿水流);衡游(谓横渡)
违逆 。
如:衡命(违逆命令);衡道(违背道义)
铨选 。
如:衡才(铨选人才);衡尺(喻铨选人才的官职);衡铨(铨衡,铨选);衡综(谓考核铨选官吏)
横行;蛮横。通“横” 。
如:衡行(横行。不循正道而行);衡击(横行劫击。谓抢劫。衡,通“横”)
横。与“纵”相对
衡,横也。——《广雅》
衡门之下。——《诗·陈风·衡门》。传:“衡门,横木为门。”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倚一衡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如:衡陈(横向排列);横纵(纵横);衡缩(纵横)
平正 。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虚(平正而清虚);衡仪(公平的法则)
同“横”,梗塞、不顺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仕》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汉· 贾谊《论积贮疏》
衡流而方羊。——《左传·哀公十七年》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上》
以能合从,又善连衡。——《荀子·赋》
非有分于纵横之党。——《韩非子·五蠹》
〈名〉
〈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衡-中華語文大辭典衡ㄏㄥˊhénɡ1.斟酌;比較;思量。[例]~其繁簡|權~|~量。2.平;不傾斜。[例]平~|均~。3.〈書〉秤桿;泛指稱重量的器具。[例]懸~而量。4.〈書〉稱物體的重量。[例]~其輕重。5.用於地名。衡山,山名,在湖南,為五嶽中的南嶽。6.姓。
衡-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306.【衡】
一駕車用的工具,軛上的橫木。莊子馬蹄:“夫加之以衡扼。”(扼:軛。)
〔抗衡〕〔爭衡〕敵對,匹敵。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爲敵國。”洛陽伽藍記王子坊:“卿之財產應得抗衡。”又:“常與高陽爭衡。”
二稱重量的器具,天平。莊子胠篋:“爲之權衡以稱之。”又動詞。衡量。
三通“橫”。詩齊風南山:“衡從其畝。”(“衡從”即“橫縱”。)賈誼過秦論上:“外連衡而鬥諸侯。”
[辨]權,衡,度,量。“權”“衡”是關於輕重的,二字的意義也稍有不同(見“衡”字條)。“度”是關於長度的;“量”是關於容量的。四者是不一樣的。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éng
1、[平衡]píng héng
1.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上相等或相抵:收支~。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哲学上指矛盾暂时的、相对的统一。
2、[均衡]jūn héng
平衡:国民经济~地发展。走钢丝的演员举着一把伞,保持身体的~。
3、[衡器]héng qì
称重量的器具,如秤、天平。
4、[衡量]héng liáng
1.比较;评定。2.考虑;估量。
5、[权衡利弊]quán héng lì bì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6、[失衡]shī héng
失去平衡;不平衡:供求~。心理~。
7、[权衡]quán héng
秤锤和秤杆。比喻衡量、考虑、比较:~轻重。~得失。
8、[抗衡]kàng héng
对抗,不相上下:对方实力强大,无法与之~。
9、[制衡]zhì héng
相互制约,使保持平衡:权力~。
10、[衡山]héng shān
五岳中的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有72峰,主峰祝融峰海拔1 290米。多名胜古迹。
11、[玉衡]yù héng
1.古代的测天仪器。 2.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 3.泛指北斗。 4.车辕头横木的美称。
12、[金衡]jīn héng
英美质量制度,用于金、银等贵重金属(区别于“常衡、药衡”)。
13、[争衡]zhēng héng
互相争斗,较量高低。
14、[衡平]héng píng
谓掌管,治理。
15、[乾衡]qián héng
北斗星的斗柄三星中的玉衡。指北斗。
16、[衡行]héng xíng
1.横行。谓不循正道而行。 2.横排的行列。
17、[衡樊]héng fán
衡门与樊篱。指简陋的房舍。
18、[衡度]héng dù
量度。《史记·龟策列传》:“元王 召博士 衞平 告以梦龟状。平 运式,定日月,分衡度,视吉凶。”《隋书·律历志上》:“后周 武帝 保定 元年辛巳五月,晋国 造仓,获古玉斗。暨五年乙酉冬十月,詔改制铜律度,遂致中和。累黍积籥,同兹玉量,与衡度无差。”
19、[衡岳]héng yuè
1.同“衡岳”。唐许浑《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二:“万重岭嶠辞衡岳,千里山陂问竟陵。”岳,一本作“岳”。 2.南岳衡山。
20、[衡璜]héng huáng
珩与璜。亦泛指佩玉。
21、[瑶衡]yáo héng
玉饰的车衡。借指车子。
22、[衡纪]héng jì
即玉衡星。亦借指北斗星。《文选·谢惠连<捣衣>诗》:“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张铣 注:“衡纪,玉衡星也。”唐 司空图《王纵追述碑》:“虽 荆州 罢市,衡纪屡迁,而 蜀郡 奉祠,謌謡未息。”
23、[评衡]píng héng
评判衡量。
24、[窐衡]wā héng
窐窦和衡门。指贫士所住的简陋房屋。窐窦,圭形的门旁小孔;衡门,门上横木。
25、[衡轴]héng zhóu
1.古代天文仪器的转轴。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璣旋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唐 杨炯《浑天赋》:“验之以衡轴,考之以枢机。” 2.比喻中枢要职。《陈书·后主纪》:“宾礼诸公,唯寄情於文酒;昵近羣小,皆委之以衡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敏中 端厚愷悌,善处繁剧,累在衡轴,门无私謁。”
26、[鸟衡]niǎo héng
星宿名。柳星,朱鸟七宿的第三宿。
27、[衡撃]héng ji
横行劫击。谓抢劫。
28、[扬衡]yáng héng
舒展眉目。
29、[门衡]mén héng
门上横木。
30、[跱衡]zhì héng
谓栖立于辕前横木上。
31、[玑衡]jī héng
1.“璇璣玉衡”的省称。古代观测天体的仪器。 2.北斗七星的泛称。 3.借指天文学。
32、[衡人]héng rén
战国时倡导连横之说的人。
33、[衡轸]héng zhěn
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亦借指车。
34、[衡计]héng jì
衡量计算。
35、[迓衡]yà héng
谓迎太平之政。
36、[衡薄]héng báo
指杜衡丛生之地。
37、[衡辔]héng pèi
衡轭与辔头。
38、[衡库]héng kù
秤与仓库。比喻心中有数而不露于外。
39、[衡芷]héng zhǐ
杜衡和白芷。比喻美德或高尚的志向。
40、[衡楚]héng chǔ
指 楚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