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
拼音
héng sh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éng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heng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衡山-中華語文大辭典衡山ㄏㄥˊ ㄕㄢhénɡshān山名。位於湖南衡陽北邊。為五嶽中的南嶽。景色秀麗,素有「五嶽獨秀」之稱。主峰為祝融峰,海拔1300.2公尺。有南嶽廟、福嚴寺、方廣寺、藏經殿、水濂洞等名勝古蹟。
衡山-辞源3【衡山】㊀山名。1.卽五岳之一的 南岳。一名 岣嶁山。在今 湖南 衡陽市 南岳區和 衡山 衡陽縣境。書 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傳:“南岳,衡山。”山有七十二峯,以 祝融 紫蓋 雲密 石廩 天柱五峯爲最大。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七五 湖廣一。2.在 吳地。左傳 襄三年:“春,楚 子重伐 吳,爲ॳѤً師。克 鳩兹,至于 衡山。”注:“衡山,在 吳興 烏程縣南。”亦以爲卽 當塗縣東北六十里之 橫山。3.古亦稱 會稽山 霍山爲 衡山。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八九 浙江一、二六 南直八。㊁縣名。今屬 湖南省。春秋屬 楚。漢 湘南縣地,屬 長沙國。三國 吳析置 衡陽縣,晉改 衡山縣,取 衡山爲名。南朝 宋 齊 梁 陳均沿置。隋廢,别改 湘西爲 衡山。唐復置。卽今 衡山縣。明 清皆屬 衡州府。參閲 寰宇通志五六 衡州府、嘉慶一統志三六二 衡州府一。㊂郡名。1. 秦置。治 邾(今 湖北 黃岡市城區西北)。楚 漢之際,項羽封 吳芮爲 衡山王於此。漢初復爲郡,武帝 元狩二年,分 衡山郡西部屬 江夏郡,東部屬 廬江郡。2. 隋 大業初改 衡州爲 衡山郡。治 衡陽(今 湖南 衡陽市城區)。唐初復改爲 衡州。參見“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