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áng

释义:1.古代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2.旧时女子称情人或丈夫。3.称别人的儿子。4.从事某些职业的人。

组词

牛郎 郎中 不郎不秀 牛郎织女 江郎才尽 郎才女貌 吊儿郎当 新郎 法郎 伴郎

拼音

láng

笔顺

𠃍 𠄌
左高右低。左部上点居中,横向笔画平行均匀,竖提正直。“阝”竖画端正,弯钩与左部齐平。

同音字

拼音为láng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

基础解释

1.古代官名。2.对某种人的称呼。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5.姓。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

    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8. 女婿,女儿的丈夫 。

    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9. 称别人的儿子 。

    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0.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1.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

    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2.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3.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4.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5.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6.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1. 郎 [láng]

郎 [láng]

〈名〉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

    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8. 女婿,女儿的丈夫 。

    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9. 称别人的儿子 。

    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0.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1.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

    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2.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3.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4.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5.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6.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郎-中華語文大辭典

郎ㄌㄤˊlánɡ1.古代官名。[例]侍~∣尚書~︱員外~。2.對男子的美稱。[例]周~|少年~。3.舊時女子稱呼戀人或丈夫。[例]情~︱~君∣聞~江上踏歌聲。4.對少男少女的稱呼。[例]~才女貌|小小兒~上學堂|妙齡女~。5.對別人的兒子的稱呼。[例]令~∣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6.對從事某些職業的男子的稱呼。[例]牛~︱貨~∣花~。7.姓。

郎-辞源3

【郎】9画 3772·7 láng  ㄌㄤˊ  魯當切,平,唐韻,來。陽部。㊀ 春秋 魯邑名。1. 魯遠邑。左傳 隱元年“費伯帥師城 郎”,卽此。故地在今 山東 魚臺縣東北。2. 魯近邑。春秋 隱九年:“夏,城 郎。”清 江永 春秋地理考實:“隱元年 費伯已城 郎,而此年又城 郎,蓋 魯有兩 郎也。費伯城者爲 魚臺縣東北之 郎,去 魯遠。此年城者,蓋 魯近郊之邑。莊十年,齊師、宋師次于 郎,公敗 宋師于 乘邱,則 郎近 乘邱。而 括地志謂 乘邱在 瑕邱西北,瑕邱爲 兗州府 滋陽縣,與 曲阜近,則 郎可知矣。”禮 檀弓下:“戰于 郎。”注:“郎,魯近邑也。”故地在今 山東 曲阜市附近。㊁官名。戰國始置。秦 漢時直宿衛,屬郎中令,有侍郎、郎中,爲侍從之職。東漢以尚書臺爲政務中樞,分曹任事者爲尚書郎。魏 晉除尚書郎外,秘書、黃門亦皆有郎。隋始於六部各置侍郎一人,以爲尚書之副。唐於諸司皆置郎中,以員外郎爲副,歷代因之。又文散官亦稱郎,如朝議郎、通直郎等,列於大夫之下。㊂ 漢 魏以後少年的通稱。三國志 吳 周瑜傳:“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爲 周郎。”世説新語 雅量:“門生歸,白 郗(鑒)曰:‘ 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牀上坦腹臥,如不聞。’”㊃女子對少年情人的昵稱。樂府詩集七二 古辭 西洲曲:“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㊄僕人稱主人爲郎。舊唐書九六 宋璟傳:“鄭善果謂 璟曰:‘中丞奈何謂 五郎(張易之)爲卿?’璟曰:‘以官言之,正當爲卿;若以親故,當爲 張五。足下非 (張)易之家奴,何郎之有?’”㊅姓。魯懿公孫 費伯城 郎,子孫遂以爲氏。漢有 郎含,東漢有中郎 郎顗。參閲 通志二七 氏族三 以邑爲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áng

1、[新郎]xīn láng

结婚时的男子。

2、[儿郎]ér láng

1.男儿;男子。 2.儿子。 3.称士兵或喽啰:三千~。

3、[郎中]láng zhōng

1.古代官名。战国时为国君侍卫。秦汉为郎中令的属官。东汉以后为尚书台属官。隋唐以后为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诸曹司的长官。是尚书、侍郎、丞以下的官员。 2.〈方〉称中医医生。

4、[郎才女貌]láng cái nǚ mào

男的才华出众,女的姿容出色,形容男女双方非常相配。

5、[牛郎]niú láng

1.星名。见〔牛郎星〕 2.中国神话人物。参见〔织女〕

6、[伴郎]bàn láng

举行婚礼时陪伴新郎的男子。

7、[女郎]nǚ láng

指年轻的女子:妙龄~。摩登~。

8、[二郎]èr láng

1.指排行第二的男子。唐 白居易《闻龟儿咏诗》诗:“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纔年四十鬢如霜。” 2.即二郎神。宋 洪迈《夷坚支癸志·蔡七得银器》:“伟丈夫者,俗所谓 二郎 是已。”《西游记》第六回:“那大圣已至 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 二郎爷爷 的模样。”《红楼梦》第四十回:“鸳鸯 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 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3.指 晋 杜轸 与 李骧。《晋书·良吏传·杜轸》:“﹝ 蜀郡 杜軫 ﹞累迁尚书郎……时 涪 人 李驤 亦为尚书郎,与 軫 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踰之,号 蜀 有二郎。” 4.指 唐 郎颖 兄弟。《新唐书·儒学传中·郎馀令》:“祖 颖,字 楚之,与兄 蔚之 俱有名。隋 大业 中为尚书民曹郎,蔚之 位左丞,煬帝 语称‘二郎’。” 5.泛指子侄辈。宋 刘克庄《解连环·戊午生日》词:“愿世世、相守茅檐,便宰相时来,二郎休作。”参见“二郎作相”。

9、[法郎]fǎ láng

法语音译词。布隆 迪、刚果、瑞士、塞内加尔、乍得等国的本位货币均译为法郎。

10、[夜郎]yè láng

中国古族名和古国名。战国至汉时主要分布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及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经营农业。已进入奴隶制社会。汉武帝时,大臣唐蒙上书武帝修治夜郎道路,用夜郎精兵征服南越,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破南越后置牂牁郡,封夜郎侯为王,授王印夜郎滇池。--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11、[侍郎]shì láng

古代官名。西汉时本为宫廷近侍。东汉后,尚书属官任职满三年称侍郎。唐以后官位渐高。为各部尚书的副职。

12、[情郎]qíng láng

相恋的青年男女中的男子。

13、[郎官]láng guān

1.谓侍郎、郎中等职。秦 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西汉 因 秦 制不变。东汉 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魏、晋、南北朝 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 汉。隋 分郎官为侍郎与郎。唐 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唐 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曰﹞‘且陛下从 代 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裴安卿 做了郎官几年,陞任 襄阳 刺史。”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历代郎官》。 2.湖名。在 汉阳城 东南。宋 姜夔《清波引》词序:“予久客 古沔 …… 郎官、大别 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参见“郎官湖”。 3.指郎位星。清 孙枝蔚《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江天昨夜寒偏甚,忽有郎官过少微。”参见“郎位”。

14、[货郎]huò láng

在农村、山区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地贩卖日用品的人,有的也兼营收购:~担(货郎装货物的担子)。

15、[议郎]yì láng

官名。

16、[檀郎]tán láng

《晋书·潘岳传》、《世说新语·容止》载:晋 潘岳 美姿容,尝乘车出 洛阳 道,路上妇女慕其丰仪,手挽手围之,掷果盈车。岳 小字 檀奴,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幕的男子的美称。唐 温庭筠《苏小小歌》:“吴 宫女儿腰似束,家在 钱唐 小江曲,一自 檀郎 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緑。”南唐 李煜《一斛珠》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 檀郎 唾。”《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何时借得东风便,刮得 檀郎 到枕边。”清 陈维崧《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读书》词:“竹响似行人,檀郎 迴顾频。”

17、[郎舅]láng jiù

男子和他妻子的弟兄的合称。

18、[何郎]hé láng

1.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松之 注引《魏略》。唐 宋璟《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唐 许浑《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 2.借作驸马的美称。唐 刘禹锡《题于家公主旧宅》诗:“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唐 李商隐《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何郎 得意初。”宋 刘克庄《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明 高启《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明 叶宪祖《丹桂钿合》第七折:“何郎 俊才调凌云,谢女 艳容华濯露。”

19、[郎主]láng zhǔ

1.旧时奴婢对主人的称呼。《宋书·王弘传》:“奴客与符伍交接,有所隐蔽,可以得知,是以罪及奴客。自是客身犯愆,非代郎主受罪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续《西厢》者之才,去作《西厢》者止争一间……以彼之才,较之作《南西厢》者,岂特奴婢之于郎主,直帝王之视乞丐。” 2.旧时妻妾对夫主的称呼。唐 李贺《江楼曲》:“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清 厉鹗《悼亡姬》诗之八:“郎主年年耐薄游,片帆望尽海西头。” 3.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称君主。宋 范成大《题张戡蕃马射猎图》诗:“阴山 磧中射生虏,马逐箭飞如脱兔。猖狂若到 杀胡林,郎主犹羓何况汝。”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老夫 完颜女真 人氏,小字 乐善。老夫幼年跟随郎主,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多有功劳汗马。”《水浒传》第八三回:“话説当年有 辽国 郎主,起兵前来侵占山后九州边界。”

20、[郎奶]láng nǎi

方言。

21、[老郎]lǎo láng

年老的郎官。

22、[潜郎]qián láng

传说 颜驷 于 汉文帝 时为郎,历 文、景、武 三世,未获升迁,老于郎署。参阅《汉武故事》。后以“潜郎”指怀才不遇的人。

23、[郎屋]láng wū

郎署。

24、[我郎]wǒ láng

旧时女子对所欢者的爱称。

25、[牙郎]yá láng

即牙人。《旧唐书·安禄山传》:“﹝ 禄山 ﹞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明 陶宗仪《辍耕录·牙郎》:“今人谓駔侩者为牙郎。本谓之互郎,谓主互市事也。”清 曹寅《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之二:“躧步仍推巾幗雄,数钱多傍牙郎死。”参见“牙人”。

26、[锦郎]jǐn láng

槟榔制的书轴名。

27、[山郎]shān láng

汉 代宿卫郎。凡能出钱供宫中财用者,则给以文书,允许出宫购物。此郎官称为“山郎”。《汉书·杨恽传》:“郎官故事,令郎出钱市财用,给文书,乃得出,名曰‘山郎’。”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山,财用之所出,故取名焉。”王先谦 补注引 钱大昭 曰:“此郎非尚书郎,是宿卫郎。”宋 宋祁《直舍》诗:“有位乘轩惭野鹤,出钱邀沐羡山郎。”

28、[品郎]pǐn láng

古代称关卡差役为“品郎”。

29、[斋郎]zhāi láng

1.掌宗庙社稷祭祀的小吏。 2.古代舞队名。 3.掌宗庙社稷祭祀的小吏。 4.古代舞队名。

30、[郭郎]guō láng

1.本指戏剧行当中的丑角。 2.指木偶。

31、[郎潜]láng qián

汉 颜驷 自 文帝 时为郎,历 景帝 至 武帝,驷 已庞眉皓发,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32、[郎子]láng zǐ

对他人之子或英俊少年的美称。《南史·虞寄传》:“寄 字 次安,少聪敏。年数岁,客有造其父,遇 寄 于门,嘲曰:‘郎子姓 虞,必当无智。’寄 应声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北史·暴显传》:“显 幼时,见一沙门指之曰:‘此郎子好相表,大必为良将,贵极人臣。’语终而失之。”

33、[芋郎]yù láng

见“芋郎君”。

34、[会郎]huì láng

旧时礼俗,成婚后新郎随新娘回娘家会亲,女家设宴款待,谓之“会郎”。

35、[缁郎]zī láng

僧人。宋 刘克庄《清凉寺》诗:“塔庙当年甲一方,千层金碧万緇郎。”

36、[郎衣]láng yī

宋 时称贫家男子娶妻时所穿的绢衣。

37、[彭郎]péng láng

江西彭泽县大江中的大小孤山附近江侧的澎浪矶,宋代民间将孤讹作姑,将澎浪讹作彭郎,于是便有彭郎为小姑婿的传说。

38、[竹郎]zhú láng

1.即竹王。 2.竹的美称。

39、[陈郎]chén láng

指 南朝 陈后主。

40、[洁郎]jié láng

元 代民间对僧人的俗称。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郎的反义词 郎的近义词 郎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郎能组什么词
  • 郎能组什么词语
  • 郎可以组什么词
  • 郎可以组什么词语
  • 郎字可以组什么词
  • 郎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郎字能组什么词
  • 郎字能组什么词语
  • 郎字开头的成语
  • 郎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