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拼音:guō
释义:1.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2.物体周围的边或框。3.(Guō)姓。
组词
女郭 外郭 赤郭 耳郭 石郭 崖郭 贾郭 郭雀儿 靖郭氏 郭公砖 郭隗宫 靖郭君 郭泰船 北郭十友 车侧郭门 东郭先生 东郭之迹 东郭之畴 郭家金穴拼音
guō笔顺
丶 一 丨 𠃍 一 ㇇ 亅 ㇀ ㇌ 丨左右等宽。“享”整体收紧,上下中心对齐。“阝”竖画正直,钩画长短和曲弯都要适度。
同音字
拼音为guō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城~。东~。 2.物体周围的边或框:耳~。 3.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邑,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同本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郭,外城也。——《说文》
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
门闭,因逾郭而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又如:郭围(外城边沿);郭术(城墙和道路);郭郛(外城)
泛指城市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
通“廓”。外部,外周
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后汉书·董卓传》
又如:轮郭(轮廓。物体的外周、边框)
春秋国名 。在今山东省北部
皮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
通“椁”( 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
病甚,临卒,将无棺郭。——汉《楚相孙叔敖碑》
姓。
如:郭申(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郭汾阳(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世称郭汾阳)
扩张;扩大 。
如:郭胸(扩胸)
通“廓”( kuò)
开拓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风俗通义·鼓》
空
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灵枢·胀论》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郭-中華語文大辭典郭ㄍㄨㄛɡuō1.城牆外圍加築的第二道城牆。[例]城~。2.姓。
郭-中華大字典1、郭讀音:光鑊切,音椁,藥韻。
〔按城~之~。本作櫝〕。釋文:
❶齊之~氏虛。善善不能進。惡惡不能退。是㠯亡國也。見《說文》。《段注》:謂此篆乃~氏虛之字也。~本國名。虛、墟、古今字。~國旣亡。謂之~氏虛。在齊境內。
❷廓也。廓落在城外也。見《釋名釋宮室》。
❸外城也。《禮記禮運》:城~溝池以爲固。
❹大也。見《字林》引《風俗通》。
❺皮也。《素問湯液醪醴論》:津液充~。
❻弩牙外曰~。爲牙之規~也。見《釋名釋兵》。
❼劒削也。見《廣雅釋器》。〔方言作廓〕。
❽謂四周之內也。《漢書尹賞傳》:致令辟爲~。
❾~索。多足貌。《太玄銳》:蟹之~索。
❿赤~。神名。《神異經》:南方有人。長七尺。朱衣縞帶。赤蛇遶項。惟食惡鬼。朝吞三千。暮呑八百。名曰赤~。
⓫都~。北狄名。《周書王會》:都~生生。
⓬~爾羅斯。內蒙古四盟之一部也。
⓭通虢。《穀梁昭元年傳》:會于~。〔左傳作會于虢〕。
⓮姓也。
〔又〕:東~。南~。北~。皆複姓。
2、墎讀音:光鑊切,音郭,藥韻。釋文:同筼。度也。民所度居也。見《集韻》。
3、虢讀音:郭獲切,音扵,陌韻。釋文:
❶虎所攫畫明文也。見《說文虎部》。《段注》:攫者叉所扟也。畫者叉所劃。故有明文也。~字本義久廢。罕有用者。
❷國名。見《春秋傳》:〔按春秋時之~國。有爲仲所封者。有爲叔所封者。左僖五年傳云。~仲~叔。王季之穆也。杜注。仲叔皆~君字。王季之子。攷~仲初封地。在今陝西寶雞縣。曰西~。後徙上陽。在今河南之陝州。曰南~。其在今山西之平陸縣者。亦~仲之後。曰北~。後爲晉滅。又~叔所封地。在今河南滎澤縣。曰東~。後爲鄭滅。顧祖禹方輿紀要云。今河南陜州城東南有上陽城。卽古~仲國都也。杜預謂之西~。其鄭州汜水縣古~叔所都。謂之東~。杜佑曰。陝州之~爲北~。汜水之~爲東~。又陝西鳳翔府南三十五里有~城。謂之西~。亦曰小~。東~爲鄭所滅。小~爲秦所滅。北~爲晉所滅。是爲三~。顧說亦足以備參考〕。
❸姓也。春秋時晉有~射。
4、眮釋文:古郭字。見《集韻》。
5、杰釋文:窡或字。見《集韻》。
6、蜕釋文:郭本字。見《說文邑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uō
1、[城郭]chéng guō
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2、[南郭]nán guō
1.南面的外城。《左传·襄公十八年》:“己亥,焚 雍门 及西郭、南郭。”宋 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之四:“南郭清游继 颜 谢,北窗归卧等 羲 炎。”清 宋琬《张幼量话金陵赋赠》之二:“名园南郭外,公子命扁舟。”谢无量《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诗:“东皋淹旅食,南郭竟狂酲。” 2.指 南郭子綦。宋 朱熹《假山焚香作烟云掬水为瀑布》诗之一:“独往但凭 南郭 几,远游休剪 北山 莱。”明 何景明《愚庵王公瓖》诗:“早投 南郭 隐,不待《北山文》。”宁调元《燕京杂诗》:“东方 玩世成飢饿,南郭 仰天似槁枯。”参见“南郭子綦”。 3.指 南郭处士。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南郭 之吹竽耳。”范文澜 注引 刘寔《崇让论》:“南郭先生 不知吹竽者也。”参见“南郭处士”。 4.复姓。春秋 有 南郭偃。见《左传·宣公十七年》。
3、[耳郭]ěr guō
外耳的一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也叫耳廓。
4、[郛郭]fú guō
1.外城。《韩非子·难二》:“赵简子 围 卫 之郛郭。”晋 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明 何景明《拟古诗》之十一:“郛郭蔽枌檟,狐兔翔城隅。” 2.泛指城郭,城市。《隋书·炀帝纪下》:“近代战争,居人散逸,田畴无伍,郛郭不修。”清 魏源《圣武记》卷三:“若乃不郛郭,不宫室,不播殖穹帐寄而水草逐者,惟 瀚海 南北部及 準部、青海 诸部则然。” 3.比喻屏障。汉 扬雄《法言·吾子》:“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李轨 注:“郛郭限内外,御姦宄;圣人崇仁义,正愆违。”宋 叶适《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若兵自耕,民自战,沿 江 诸军,各择地分内闲田种之,而民兵万弩手用一法,给器械,较精惰,畧计可十五万,与屯田大兵相参,此三路之郛郭也。”刘师培《与人论文书》:“譬见恆理,以期谆晓,遮迾郛郭,俾无陷霣。”
5、[棱郭]léng guō
犹轮廓。
6、[郭术]guō shù
指城墙和道路。
7、[肉郭]ròu guō
钱身外周之突出部分。
8、[谢郭]xiè guō
谢灵运 和 郭璞 的并称。
9、[郭郎]guō láng
1.本指戏剧行当中的丑角。 2.指木偶。
10、[傅郭]fù guō
指靠近外城。
11、[邑郭]yì guō
城郭;都城。
12、[郭椒]guō jiāo
古代良牛名。
13、[郭碑]guō bēi
见“郭泰碑铭”。
14、[青郭]qīng guō
见“青廓”。
15、[罗郭]luó guō
外城。
16、[轮郭]lún guō
见“轮廓”。
17、[郭申]guō shēn
后汉 郭太、申屠蟠 的并称。二人隐居不仕,终免宦官反党锢之祸。
18、[带郭]dài guō
绕城外郭;近城郭。
19、[崖郭]yá guō
犹范围。
20、[阴郭]yīn guō
东汉 阴皇后 和 郭皇后 的并称。
21、[沟郭]gōu guō
护城河与城郭。
22、[月郭]yuè guō
月廓。月亮的轮廓、形状。
23、[水郭]shuǐ guō
傍水之城郭。亦指依郭之水。
24、[郭巾]guō jīn
东汉 名士 郭太 字 林宗。品学为时所重。“尝於 陈 梁 閒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后亦称“郭泰巾”、“郭巾”。唐 黄滔《卢员外浔启》:“伏以员外断籯积学,计斗负才……是故门駢 郑 市,俗垫 郭 巾,争俟栽培,互希丹饰。”清 唐孙华《题晋阳遗像》诗:“先朝剩有 魏公 笏,老辈仍看 郭泰 巾。”
25、[郭秃]guō tū
古代对傀儡子的俗称。
26、[外郭]wài guō
内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27、[铜郭]tóng guō
1.铜铸般坚固的城郭。 2.铜钱的边郭,因以指钱币。
28、[鄽郭]chán guō
城市。
29、[许郭]xǔ guō
东汉 许劭、郭太 的并称。
30、[匡郭]kuāng guō
亦作“匡廓”。轮廓;边廓。
31、[倚郭]yǐ guō
亦作“倚廓”。宋 元 时州、路治所所在之县。《宋史·地理志六》:“大观 元年,以 宜州 河池县 置 庭州,倚郭县曰 怀德。”《元典章·户部十二·和买》:“广平路 元贞 元年差务发内带染绢疋所用物料,其倚廓 永年县 与在城録事司不同。”
32、[郭怀]guō huái
三国时期魏国曹芳宫中扮演杂戏之人。
33、[廛郭]chán guō
城郊。
34、[赤郭]chì guō
古代传说中食鬼之神。
35、[四郭]sì guō
城郭的四周。
36、[溢郭]yì guō
满城。谓人车众多。
37、[女郭]nǚ guō
在城外围加筑的矮墙。
38、[柳郭]liǔ guō
柳树环绕的城郭。
39、[郭郛]guō fú
外城。
40、[郭履]guō lǚ
《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 久待詔公车,贫困飢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郭履”形容处境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