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xū

释义:1.过去人群居住过而现在已荒废了的地方。2.村庄。3.同“{圩}”。集市。

组词

废墟 殷墟 归墟 丘墟 墟市 墟日 墟落 趁墟 灵墟 赶墟

拼音

笔顺

丿 丿
“土”居左偏上,横与提距离适中,竖画正直。“虚”横钩长短适中,撇画舒展,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xū的字 拼音为xu的字

基础解释

1.原来许多人家居住过而现在已经荒废了的地方:废~。 2.村庄:~里。 3.同“圩(xū)”。

详细解释

〈名〉

  1. (本作“虚”。形声。从土,虚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孔子家语》

    又如:墟土(丘陵之地);墟垒(犹堡垒)

  3. 废址,故城

    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吕氏春秋·贵直》

    又如:殷墟;墟棘,墟榛,墟莽(废墟榛莽;荒野)

  4. 坟墓

    墟,墟墓。——《字汇》

    又如:墟墓(墟坟,丘墓,墓地)

  5. 乡村集市

    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童区寄传》

    又如:墟市;墟集(乡村市集);墟期,墟日(市集日)

  6. 场所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诧宿于义,以游逍遥之墟。——《庄子》

  7. 村落 。

    如:墟落(墟里;村墟,都指村落);墟井;墟曲,墟聚,墟墅(乡间房舍)

〈动〉

  1. 毁为废墟

    今万乘之国,墟数于千,不胜而入。——《墨子》

  2. 奴役

    通商而墟五印矣。——康有为《强学会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墟-中華語文大辭典

墟墟ㄒㄩxū1.已荒廢的城市或村落。[例]殷~|廢~。2.〈書〉泛指村莊、村落。[例]~里|~落。3.農村中的市集。[例]趕~|牛~。

墟-中華大字典

1、墟讀音:丘於切,音虛,魚韻。釋文:
❶丘~也。《呂覽貴直》:使人之朝爲草而國爲~。
❷虛也。見《風俗通山澤》。
❸凥也。見《廣雅釋詁》。
❹今故廬居處高下者亦名爲~。見《風俗通山澤》。〔如古史傳所稱姚~陶~殷~夏后氏之~皆是也〕。
❺俗稱臨時市場亦曰~。《南部新書》:端州以南。三日一市。謂之趁~。〔今猶有此稱〕。
❻山下之地。見《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孫注》。
❼毀滅無後之地。見《禮記檀弓墟墓之間注》。
❽毀滅也。《荀子解蔽》:此所以喪九牧之地而虛宗廟之國也。
 〔注〕:虛讀爲~。
❾歸~。無底之谷。《列子湯問》:有大壑焉。實爲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
❿同虛。《詩定之方中》:升彼虛矣。《釋文》:虛、本作~。
2、圩讀音:雲俱切,音于,虞韻。釋文:
❶江淮間水高于田。築堤扞水曰~。見《史記孔子世家注》。
❷窊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頂。故名丘。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废墟]fèi xū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一片~。大地震后,整个城市成了~。

2、[殷墟]yīn xū

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1899年在这个地方发现甲骨刻辞。

3、[墟沟]xū gōu

街道名,原为墟沟镇。

4、[神墟]shén xū

谓神仙居住之处。

5、[阴墟]yīn xū

1.废墟。 2.墓地。

6、[墟期]xū qī

犹墟日。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章:“天乎!使此微虫早落吾手,待邻村墟期,必得善价。”许杰《墟期》:“这是一九四○年五月中间的 东庆 墟的一个墟期。”

7、[墟场]xū chǎng

集镇;市集。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从田中西北行一里餘,抵北山下,稍西復北,一里,逾其坳,有墟场,为 马站 街房。”清 赵翼《土歌》:“春三二月墟场好,蛮女红妆趁墟嬲。”孙超群《配合主力反“围剿”》:“一条冷清清的山沟变得比墟场还要热闹。”

8、[墟烟]xū yān

犹言烟尘。比喻虚无的事物。

9、[山墟]shān xū

1.山丘。南朝 梁 柳恽《杂诗》:“山墟罢寒梅,园泽润朝暉。”宋 曾巩《送周屯田序》:“今一日辞事还其庐,徒御散矣,宾客去矣……约居而独游,散弃乎山墟林莽僻巷穷閭之间。” 2.山间集市。宋 惠洪《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诗:“山墟蚕市休,野饭渔舟隔。”

10、[墟囿]xū yòu

村落园囿。

11、[隅墟]yú xū

《荀子·解蔽》:“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於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海者,拘於虚也。”王先谦 集解:“《释文》云:‘虚,本亦作墟。’《广雅》:‘墟,凥也。’(凥,古‘居’字)。”后因以“隅墟”指片面的见解,一得之见。

12、[趁墟]chèn xū

亦作“趁虚”。亦作“趂虚”。赶集。唐 柳宗元《柳州峒氓》诗:“青箬裹盐归 峒 客,緑荷包饭趁虚人。”宋 钱易《南部新书》辛:“端州 已南,三日一市,谓之趂虚。”宋 范成大《豫章南浦亭泊舟》诗之二:“趁墟犹市井,收潦再耕桑。”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鸮鸟》:“周村 为商贾所集,趁墟者车马辐輳。”杨干华《惊蛰雷》:“钱革 借口学 大寨,组织冲击队,不准人探亲,不准人趁墟。”

13、[墟镇]xū zhèn

集镇。

14、[墟坟]xū fén

墟墓。

15、[墟聚]xū jù

犹村落。

16、[天墟]tiān xū

1.北面的天空。 2.泛称天空。

17、[墟井]xū jǐng

犹村落。

18、[陶墟]táo xū

传说中 舜 烧制陶器的地方。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春秋》昭公 七年,谢息 纳 季孙 之言,以 孟氏 成邑 与 晋 而迁于 桃。杜预 曰:‘鲁国 卞县 东南,有 桃虚,世谓之曰 陶墟,舜 所处也。’”

19、[墟野]xū yě

犹荒野。

20、[邱墟]qiū xū

亦作“邱虚”。废墟,荒地。

21、[墟域]xū yù

故城;遗址。

22、[参墟]cān xū

亦作“参虚”。参星的分野。当今 山西、河南 一带。《左传·昭公十五年》:“唐叔 受之,以处参虚。”杜预 注:“参虚,实沉之次,晋 之分野。”孔颖达 疏:“实沉之次,晋 之分野,上繫参之虚域,故云参虚。”汉 焦赣《易林·泰之未济》:“实沉参墟,以义讨 尤。”《隋书·高祖纪上》:“昔者明王设官胙土,营丘 四履,得征五侯,参墟宠章,异其礼物。”《旧唐书·忠义传上·夏侯端》:“参墟得岁,必有真人起于实沉之次。”

23、[墟落]xū luò

1.犹墟墓。 2.村落。

24、[坵墟]qiū xū

1.废墟;成为废墟。 2.坟墓。

25、[墟棘]xū jí

墟莽。

26、[楚墟]chǔ xū

楚 地丘墟。

27、[郊墟]jiāo xū

郊外;村野荒丘之间。

28、[墟天]xū tiān

即墟日。

29、[赶墟]gǎn xū

亦作“赶圩”。犹赶集。

30、[商墟]shāng xū

殷 墟。指 商 代故都 朝歌,在今 河南 淇县。

31、[荒墟]huāng xū

荒芜的空地。

32、[幽墟]yōu xū

1.指边远之地。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元父 者,九州之穷也,先代之幽墟者也。”墟,一本作“虚”。《文选·曹植<七启>》:“驾超野之駟,乘追风之舆,经迥漠,出幽墟,入乎泱漭之野。”张铣 注:“迥漠、幽墟皆远方之地。” 2.指坟墓。宋 秦观《永寿县君挽词》:“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清 方苞《张朴村墓志铭》:“归幽墟,宜乐康。”

33、[墟曲]xū qǔ

犹墟里。

34、[市墟]shì xū

村落;村镇。宋 陆游《题野人壁》诗:“市墟买酒何人识,僧阁煎茶欠客同。”清 褚人穫《坚瓠十集·枣谣》:“买枣数十觔,每至市墟,呼羣儿至,每儿与枣一掬。教之曰……一路童謡载道。闻者争觅其旅邸访之,大获贐利。”

35、[园墟]yuán xū

庭园。

36、[秦墟]qín xū

指 秦 人原先居住过而后已荒芜的地方。

37、[民墟]mín xū

村落。

38、[墟垒]xū lěi

犹堡垒。

39、[昆墟]kūn xū

见“崑崙墟”。

40、[旧墟]jiù xū

故居。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墟的反义词 墟的近义词 墟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墟能组什么词
  • 墟能组什么词语
  • 墟可以组什么词
  • 墟可以组什么词语
  • 墟字可以组什么词
  • 墟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墟字能组什么词
  • 墟字能组什么词语
  • 墟字开头的成语
  • 墟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