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
拼音:lóng
释义:1.听觉失灵或闭塞。2.愚昧;不明事理。
组词
暗聋 诈瞽徉聋 不瞽不聋 妆聋做哑 醒聩震聋 不哑不聋 眼瞎耳聋拼音
lóng笔顺
丶 一 丶 丿 一 丨 𠃌 一 一 一 ㄣ 一 乚 一 一 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lóng的字 拼音为long的字基础解释
见“聋”。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聾-中華語文大辭典聾聋ㄌㄨㄥˊlónɡ1.喪失聽覺或聽覺遲鈍。[例]振~發聵∣耳~眼花│耳朵有點~。2.〈書〉比喻愚昧無知。[例]~昧│~聵。
聾-漢語大字典聾
〔聋〕
《説文》:“聾,無聞也。从耳,龍聲。”
lóng 《廣韻》盧紅切,平東來。東部。
(1)听觉失灵或迟钝。《説文·耳部》:“聾,無聞也。”《釋名·釋疾病》:“聾,籠也。如在蒙籠之内,聽不察也。”《廣雅·釋訓》:“聾、ঘ˯܌疾也。”王念孫疏證:“聾、聵,皆不能聽之疾。”《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唐杜甫《獨坐二首》之二:“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聾。”鲁迅《呐喊·风波》:“耳朵却还不很聋。”
(2)糊涂;无知。《左傳·宣公十四年》:“鄭昭、宋聾,晋使不害,我則必死。”杜預注:“昭,明也;聾,闇也。”唐孟郊《勸善吟》:“藏書拄屋脊,不惜與凡聾。”
(3)没有知觉。《淮南子·説林》:“雖聾蟲而不自陷。”高誘注:“聾,無知也。”明黄省曾《蠶經·一之藝桑》:“糞其周圍,使其根四達,若直灌其本,則聾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