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哑不聋
拼音
bù yǎ bù ló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yǎ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lóng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ya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long的字基础解释
同“不痴不聋”。《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绍兴 二十八年:‘敢问大众,因甚不觉?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哑:不说话的;无声的。
聋:耳朵听不见声音,通常把听觉迟钝也叫聋。
词典解释
不哑不聋-中华成语大词典不哑不聋
【拼音】:bù yǎ bù lóng
解释
本指公卿的度量,后常与“不成姑公”等连用,谓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好阿婆阿公。意指长辈要宽宏大量。同“不痴不聋”。
出处
《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绍兴二十八年:‘敢问大众,因甚不觉?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
示例
近义词
不痴不聋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不哑不聋同“不痴不聋”。
●《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绍兴二十八年:‘敢问大众,因甚不觉?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
出处
引证
南宋-赜藏主编集--《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
故事
南宋-赜藏主编集--《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