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
拼音:wǎng
释义:1.从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去(跟“来”相对)。2.向某处去。3.表示动作的方向。4.过去的;从前的。
组词
往常 往时 往日 往来 往届 往后 往复 往返 往返票 忆往昔 往生咒 往常间 往来体 往常时 勇往直前 一往情深 一如既往 礼尚往来 独来独往 一往无前 来来往往 小往大来 心驰神往拼音
wǎng笔顺
丿 丿 丨 丶 一 一 丨 一“彳”两撇平行,上短下长,竖画正直。“主”三横平行均匀,中横短,底横长,竖画正直,并与上点相对。
同音字
拼音为wǎng的字 拼音为wang的字基础解释
1.去:徒步前~。 2.向;朝:~东。~何处去? 3.过去的:~日。详细解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往,之也。——《说文》
大夫有所往。——《礼记·玉藻》
憧憧往来。——《易·咸》
吾言既往矣。——《国语·晋语》
往而不返。——《庄子·逍遥游》
往见老聃。——《庄子·天道》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随其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欣然前往。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前往(前去;去);往造(前去拜访);往教(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往旋(往复回旋);往蹇来连(往来皆难);往人(派往的人);往至(前往);往程(去的路程);往夫(一往无前的战士)
彼此间来往
往复一月间事,过城池已固。——《三侠五义》
又如:往回(来回;往返);往往来来(多次往返)
亡去
无以蓄之则往而不可止也。——《管子·权修》。注:“谓亡去也。”
又如:往化(死亡)
给予,送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泰嘉《留郡赠妇诗三首》
归向
执大象,天下往。——《老子》
昔时;过去
不慕往。——《荀子·解蔽》。注:“古昔也。”
往哲是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往闻庸蜀之南。——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见往事耳。——《资治通鉴·汉纪》
叩以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俗语。从未有过冤仇);往哲(古代的哲人);往时(昔时);往代(前代);往岁(往年);往例(先例);往则(往昔的法则)
死者
送往事居。——《左传·僖公九年》。杜预注:“往,死者。居,生者。”
后;以后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阳山以往,皆北假也。——《水经注·河水》
同“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
叉开五指往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了踉跄。——《水浒传》
又如:往虎口里探头(俗语。指冒失、危险的举动);往高枝儿上飞(借指依附上层人物,也有向上爬之意)
〈动〉
〈名〉
〈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往往-中華語文大辭典往往ㄨㄤˇ ㄨㄤˇwǎnɡwǎnɡ每每;常常(呈現某種情況)。[例]失敗~肇因於一時的疏忽|成功~需要諸多經驗的累積|他說話心直口快,~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人。
往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往往ㄨㄤˇ ㄨㄤˇwǎng wǎng①經常經常①不常不常①每每、常常。唐.杜甫〈飲中八僊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大宋宣和遺事.元集》:「今之官府,督取甚急,往往鞭撻人民取足,至有伐葉為薪以易錢貨。」②處處。《管子.度地》:「令下貧守之,往往而為界,可以毋敗。」《魏書.卷四二.堯暄傳》:「初,暄使徐州,見州城樓觀,嫌其華盛,乃令往往毀撤,由是後更損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ǎng
1、[往后]wǎng hòu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2、[往事]wǎng shì
过去的事情:回忆~。~历历在目。
3、[来往]lái wǎng
〈动〉交际往来。
4、[往年]wǎng nián
以往的年头;从前:今年粮食产量超过~。
5、[往日]wǎng rì
过去的日子;从前:现在的情况跟~不同了。
6、[以往]yǐ wǎng
从前;以前:产品的质量比~大有提高。这地方~是一片荒野。
7、[一如既往]yī rú jì wǎng
跟从前一样:中国人民将~,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8、[过往]guò wǎng
1.来去:~客商。今天赶集,路上~的人很多。 2.来往;交往:他们俩是老同学,~甚密。 3.过去(guòqù);以往:~的时光。
9、[往来]wǎng lái
1.去和来:大街上~的车辆很多。 2.互相访问;交际:他们俩~十分密切。我跟他没有什么~。
10、[往前]wǎng qián
1.往昔,从前。 2.朝前。
11、[往往]wǎng wǎng
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休息的时候,他~去公园散步。
12、[前往]qián wǎng
前去;去:起程~。陪同~。
13、[交往]jiāo wǎng
互相来往:我跟他没有~。他不大和人~。
14、[往返]wǎng fǎn
来回;反复:~奔走。徒劳~。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曲折的。
15、[向往]xiàng wǎng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他~北京。~着美好的未来。
16、[送往]sòng wǎng
1.送别去者。 2.祭送死者。
17、[往常]wǎng cháng
过去的一般的日子:今天因为有事,所以比~回来得晚。
18、[往昔]wǎng xī
从前:一如~。
19、[往复]wǎng fù
1.来回;反复:~运动。循环~。 2.往来;来往:宾主~。
20、[往回]wǎng huí
1.往返。明 张居正《请宽限疏》:“限五月中旬到京,往迴都著驰驛。” 2.来回;往返。宋 曾巩《议边防给赐士卒只支头子》:“车驾往回,略无闕误。”《元典章·户部七·押运》:“前去 大都,往回万里,动輒一年,縻费盘缠。” 3.下次。《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头里不曾打得成,等往回却打得成了。” 4.上次。《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我也难得到京一趟,往回来了,又身上有事,不得自在。”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这次回来跟往回不同,因为战争的火在 陕甘宁边区 烧起来了。” 5.回转头。《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那门丁听了,吓得爬起来,找了条小路,往回就跑。”茅盾《子夜》十三:“屠维岳 眼快,已经看见,就往回走。”
21、[往生]wǎng shēng
摆脱过往业力的束缚重获新生。
22、[神往]shén wǎng
心里向往:心驰~。黄山云海,令人~。
23、[已往]yǐ wǎng
以前;从前:今天的农村跟~大不一样了。
24、[往还]wǎng huán
往来;来往:~于京沪之间。他们两个经常有书信~。
25、[往时]wǎng shí
过去的时候;从前:他还像~一样健谈。
26、[长往]cháng wǎng
1.一去不返。唐 冯贽《云仙杂记·冰山》:“﹝ 张彖 ﹞后登第为 华阴 尉,叹曰:‘丈夫有凌云盖世之志,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遂拂衣长往。”《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兄途中谨慎,早早到家,有便再来,勿为长往。” 2.指避世隐居。晋 潘岳《西征赋》:“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唐 王度《古镜记》:“又将遍游山水,以为长往之策。”明 何景明《与何粹夫书》:“先生乃復欲愤世自遂,长往之情得矣!” 3.死亡的婉词。南朝 宋 颜延之《吊张茂度书》:“岂谓中年,奄为长往!”宋 沉括《梦溪笔谈·神奇》:“俄顷,又举头顾 希文 曰:‘亦无鬼神,亦无恐怖。’言讫遂长往。”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愚民含忿轻生》:“见其幼弟气尚未絶,灌救得生。其餘六人则已长往。”
27、[往莅]wǎng lì
犹莅临。
28、[宕往]dàng wǎng
豪纵不羁。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理》:“刚畧之人不能理微,故其论大体,则弘博而高远;歷纤理,则宕往而疏越。”清 周亮工《跋顾少宰朱卷》:“岂如今世操觚家驰骋华腴,竞为宕往之词而莫知所止者乎?”清 龚自珍《丙戌秋日独游法源寺惘然赋》:“髫年抱秋心,秋高屡逃塾。宕往不可收,聊就寺门读。”
29、[往轨]wǎng guǐ
喻指往古的法度。
30、[往例]wǎng lì
先例。
31、[往术]wǎng shù
往古之道。汉 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陛下深惟 禹 汤 罪己之义,归咎自责,寅畏天戒,详延百僚,博问公卿,知变所自,审得其故,修復往术,以答天命。”
32、[往诰]wǎng gào
往昔的文告。
33、[往蹇]wǎng jiǎn
谓前往则遇难。
34、[往号]wǎng hào
指往古帝王的称号。
35、[往体]wǎng tǐ
1.弓弛弦时弓臂外向的体势。 2.古体诗的别称。
36、[往反]wǎng fǎn
见“往返”。
37、[忤往]wǔ wǎng
谓阻碍不通。
38、[往甯]wǎng níng
往日所愿,平素心愿。
39、[往载]wǎng zǎi
往年。《后汉书·宦者传序》:“或称 伊 霍 之勋,无谢於往载;或谓 良 平 之画,復兴於当今。”
40、[往教]wǎng jiào
谓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
近义词
wǎng
1、[去]qù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路。~向。从成都~重庆。他~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国。~世。~职。~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 4.除去;除掉:~病。~火。~皮。这句话~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年。~秋(去年秋天)。~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听报告~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了! ⑿去声:平上~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捎~。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一眼看~(=上去)。
反义词
wǎng
1、[来]lái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2、[复]fù
1.重复:~写。~制。 2.繁复:~姓。~叶。~音词。 3.转过去或转回来:反~。往~。翻来~去。 4.回答;答复:~信。敬~。电~。 5.姓。 6.恢复:光~。收~。~原。~婚。 7.报复:~仇。 8.再;又:~发。~苏。死灰~燃。无以~加。一去不~返。
3、[返]fǎn
回:往~。遣~。流连忘~。一去不复~。我于13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