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
拼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ǐ的字 拼音为shàng的字 拼音为wǎng的字 拼音为lái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拼音为wang的字 拼音为lai的字基础解释
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详细解释
- 【解释】: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 【出自】:《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示例】: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勉强敷衍。
◎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
按字解释
礼:礼节。
尚:注重。
往:去,到。
来: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词典解释
礼尚往来-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禮尚往來
礼尚往来-汉语大词典礼尚往来谓礼以相互往来为贵。
●《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李昂》:“权(李权)拱而前曰:‘夫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鄙文不臧,既得而闻矣,而执事昔有雅什,尝闻于道路,愚将切磋可乎?’”
出处
《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引证
现当代-梁羽生-第二九回-《萍踪侠影》:听说这位使臣是于谦亲自挑选的人,礼尚往来,我们似该前去接他,以免他在途中发生危险。
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权引谓昂曰:”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鄙文之不臧,既得而闻矣。而执事有雅什,尝闻于道路,愚将切磋,可乎?“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代-路遥-四章-《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吃了你的土豆,你就该吃我的饺子,礼尚往来嘛!
现代-周而复-二部一九-《上海的早晨》:当然,以后我们工人阶级也要给他颜色看看,这叫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权拱而前曰︰“夫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鄙文不臧,既得而闻矣;而执事昔有雅什,常闻于道路,愚将切磋,可乎?”
近现代-曾朴-六回-《孽海花》:达抚台见雯青是个文章班首、翰苑名流,倒着实拉拢。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礼尚往来,勉强敷衍。
现代-林语堂-二六-《红牡丹》:余大哥礼尚往来,特来回拜。
故事
现当代-梁羽生-第二九回-《萍踪侠影》:听说这位使臣是于谦亲自挑选的人,礼尚往来,我们似该前去接他,以免他在途中发生危险。
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权引谓昂曰:”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鄙文之不臧,既得而闻矣。而执事有雅什,尝闻于道路,愚将切磋,可乎?“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代-路遥-四章-《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吃了你的土豆,你就该吃我的饺子,礼尚往来嘛!
现代-周而复-二部一九-《上海的早晨》:当然,以后我们工人阶级也要给他颜色看看,这叫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进士归礼部》:权拱而前曰︰“夫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鄙文不臧,既得而闻矣;而执事昔有雅什,常闻于道路,愚将切磋,可乎?”
近现代-曾朴-六回-《孽海花》:达抚台见雯青是个文章班首、翰苑名流,倒着实拉拢。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礼尚往来,勉强敷衍。
现代-林语堂-二六-《红牡丹》:余大哥礼尚往来,特来回拜。
造句
lǐ shàng wǎng lái
1、我过生日时,他送我一个生日蛋糕,他过生日时,我也送去一份,礼尚往来嘛!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接龙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lǐ shàng wǎng lái
1、[互通有无]hù tōng yǒu wú
通:往来。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主,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2、[投桃报李]tóu táo bào lǐ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3、[有来有往]yǒu lái yǒu wǎng
指对等行动。所指因文而异。
4、[报李投桃]bào lǐ tóu táo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反义词
lǐ shàng wǎng lái
1、[一厢情愿]yī xiāng qíng yuàn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2、[一相情愿]yī xiāng qíng yuàn
一相:也作“一厢”,一方面。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