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
拼音
huáng jī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jīng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 拼音为jing的字基础解释
1.黄土之精。指土德。《后汉书·李云传》:“高祖 受命,至今三百六十四岁,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姓 陈、项、虞、田、许氏,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李贤 注:“黄精谓 魏氏 将兴也。陈、项、虞、田 并 舜 之后。舜 土德,亦尚黄,故忌也。”晋 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景灵垂祐,黄精协符。”清 王夫之《南岳赋》:“结天元以纽灵,扢阳冶之鸿施。母黄精之函载,焫相见于重离。” 2.药草名。多年生草本,中医以根茎入药。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闻道士遗言,饵朮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黄精》:“黄芝、戊己芝、菟竹……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録》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恨海》第七回:“我一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点乌梅代茶。”详细解释
黄土之精。指土德。
《后汉书·李云传》:“ 高祖 受命,至今三百六十四岁,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姓 陈 、 项 、 虞 、 田 、 许氏 ,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 李贤 注:“黄精谓 魏氏 将兴也。 陈 、 项 、 虞 、 田 并 舜 之后。 舜 土德,亦尚黄,故忌也。”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景灵垂祐,黄精协符。” 清 王夫之 《南岳赋》:“结天元以纽灵,扢阳冶之鸿施。母黄精之函载,焫相见于重离。”
药草名。多年生草本,中医以根茎入药。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又闻道士遗言,饵朮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精》:“黄芝、戊己芝、菟竹……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録》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恨海》第七回:“我一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点乌梅代茶。”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黄精-中药大典黄精
黄精
Rhizoma Polygonati
(英)Manyflower Solomonseal Rhizome
别名 鸡头黄精、鸡头根、黄鸡菜。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囊丝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Hua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互生,椭圆形,长可达25cm,长、宽变化罗大,先端钝尖,无毛。花腋生,下垂,2~7朵集成伞形花丛;花被筒状,长9~22mm,白色或淡黄色,裂片6;雄蕊6,花丝长0.5~1mm;柱头长为子房的1.5~2倍。浆果熟时紫黑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山地林下,灌丛或山坡半阴处。主产河北、仙蒙古。
采制 春、秋季采挖根茎,洗净,除去须根,蒸至现油润时,取出干燥。
性状 根茎细柱形,略扁,长约至10cm,直径0.5~1.2cm,一端或两侧稍膨大,形如鸡头,或有短分枝;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或灰黄色,有纵皱纹,茎痕直径5~8mm,节间长0.3~1.5cm。质坚脆。气微,味甜,有粘性。
化学成分 根茎含3种多糖,即黄精多糖甲、乙、丙,和3种低聚糖,即黄精低聚糖甲、乙、丙,以及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补脾,润肺生津。用于脾胃虚弱、肺虚燥咳、内热消渴。
附注 同属植物滇黄精P.kingianum Coll.et Hemsl. 黄精P.sibiricum Red.的根茎同作黄精入药。
黄精1.黄土之精。指土德。
●《后汉书·李云传》:“高祖受命,至今三百六十四岁,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姓陈、项、虞、田、许氏,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
李贤注:“黄精谓魏氏将兴也。陈、项、虞、田并舜之后。舜土德,亦尚黄,故忌也。”
●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景灵垂佑,黄精协符。”
●清王夫之《南岳赋》:“结天元以纽灵,扢阳冶之鸿施。母黄精之函载,爇相见于重离。”
2.药草名。多年生草本,中医以根茎入药。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黄精》:“黄芝、戊己芝、菟竹……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录》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
●《恨海》第七回:“我一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点乌梅代茶。”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huáng jīng
1、牛山消,与四叶参、黄精、紫草同列为泰山四大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