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
拼音
jīng笔顺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丶 丶 丶 丶 一 丨 𠃍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jīng的字 拼音为jing的字基础解释
见“鲸”。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鯨-中華語文大辭典鯨鲸ㄐ丨ㄥjīnɡ哺乳動物名。外形像魚。鼻孔在頭頂,用肺呼吸,胎生。大致分為鬚鯨、齒鯨兩大類。生活在海洋中,少數種類分布在某些河流、湖泊中。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保育類動物。通稱「鯨魚」。
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īng
1、[鯨甲]jīng jiǎ
鲸的鳞甲。常以代称鳞状之物。明 陈汝元《金莲记·饭鱼》:“龙鳞空触,鲸甲惊秋。”此指鳞状之云。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亦在席上,命门人 杨蓉裳 仿之,咏钱云:‘……斲铜 耶水 曲,铸钱 歷山阿。轻影翻鲸甲,花纹皱凤罗。’”此指铜钱。
2、[鯨魚]jīng yú
1.鲸的俗称。《文子·上仁》:“老子 曰:鲸鱼失水,则制於螻蚁。”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明 李东阳《春兴》诗之三:“翠笼鸚鵡空愁思,碧海鲸鱼几岁年。”曹禺《日出》第二幕:“﹝ 顾八奶奶 ﹞走起路来,小鲸鱼似的。” 2.指形状如鲸鱼的撞钟杵。《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李善 注:“薛综《西京赋》注曰:‘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輒大鸣。凡鐘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按,《后汉书·班固传下》引此文,李贤 注曰:“鲸鱼谓刻杵作鲸鱼形也。”汉 张衡《东京赋》:“天子乃抚玉輅,时乘六龙,发鲸鱼,鏗华钟。”
3、[鯨呿]jīng qū
鲸鱼张口。比喻海涛汹涌。清 冯桂芬《振威将军巴鲁图墓志铭》:“晚年 珠海 移华驄,鲸呿鰲掷涛翻红。”
4、[鯨鯢]jīng ní
1.即鲸。雄曰鲸,雌曰鲵。唐 卢纶《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诗:“舟檝方朝海,鲸鯢自曝腮。”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想鸞鹤只在秋江上,似鲸鯢吸尽银河浪。”明 李梦阳《鄱阳湖十六韵》:“力屈鲸鯢仆,声回雁鶩呼。” 2.比喻凶恶的敌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 注:“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晋书·愍帝纪》:“扫除鲸鯢,奉迎梓宫。”《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鲸鯢,大鱼,钩网所不能制,以此敌人之魁桀者。”太平天囯 洪仁玕《诛妖檄文》:“雍正、乾隆 以下,姦奴 和昇 揽权,卖官鬻爵,荼毒等於鲸鯢。”康有为《遣人入北寻幼博墓携骸南归》诗:“鲸鯢横波斜日曛,誓起义师救圣君。” 3.借指海盗。清 昭槤《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海中盗艇猖獗,鲸鯢日盛。”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 4.比喻无辜被杀之人。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妻子无辜,并为鲸鯢。”唐 元稹《王迪贬永州司马》:“﹝家属﹞适遭蜂蠆,并为鲸鯢。”章炳麟《讨满洲檄》:“汉 民无罪,尽为鲸鯢。”
5、[鯨浦]jīng pǔ
大海。唐 王勃《乾元殿颂》序:“天街五裂,截鲸浦而飞芒;地纽三分,触鼇山而按节。”蒋清翊 集注:“鲸浦,谓海。”
6、[鯨鯤]jīng kūn
犹鲸鲵。比喻凶恶的敌人。宋 叶适《送冯传之》诗:“儒生慕杰气,赤手诛鲸鯤。”明 陆采《怀香记·定策征吴》:“鲸鯤就戮,行看东海之无波。”清 朱琦《关将军挽歌》:“鹿角相掎断归路,漏网欲脱愁鲸鯤。”
7、[鯨鼓]jīng gǔ
用鲸鱼皮制的鼓。南朝 梁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钟十月》:“退龙剑而却步,月下开营;进鲸鼓而横行,云前起阵。”
8、[鯨海]jīng hǎi
大海。唐 马戴《赠别北客》诗:“雁关 飞霰雪,鲸海落云涛。”宋 杨亿《到郡满岁自遣》诗:“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元 姚燧《真定新军万户张公神道碑》:“矧是万夫,一戍 燉煌,一残 闍波,鲸海是航。”
9、[鯨力]jīng lì
比喻才力非凡。唐 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明 李东阳《次严宗哲太守留别韵兼寄应宁》:“沧海夜惊鲸力破,碧霄晴指凤毛新。”
10、[鯨音]jīng yīn
洪亮的乐声或钟声。元 宋褧《鄱阳萧性渊能鼓琴琴号霜钟是其曾大父宋南渡时所畜者其家上世善琴云》诗之二:“不似琵琶不似筝,鲸音歷歷似秋清。”明 张经《烟寺晚钟》诗:“鲸音送残照,敲落 楚 天霜。”
11、[鯨鱷]jīng è
1.鲸和鳄。宋 陈造《次韵程安抚蟹诗》:“平生一窟不自办,敢羡鲸鱷游天地。” 2.比喻凶狠的敌人。宋 郑侠《再到吴子野岁寒堂》诗:“高论写胞怀,千弩射鲸鱷。”
12、[鯨浪]jīng làng
犹巨浪。《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瑞岩子鸿禅师》:“大洋海里泛铁船,须弥 顶下飜鲸浪。”明 李东阳《徐州洪》诗:“胥 涛鲸浪中崔巍,百步九折势不回。”清 方文《赠杨总戎》诗:“幕府双开鲸浪伏,兵机独对鲤庭閒。”
13、[鯨鐘]jīng zhōng
亦作“鲸钟”。古代的大钟。钟纽为蒲牢状,钟杵为鲸鱼形,故名。唐 王起《寅月衅龟赋》:“齐国 鲸鐘,仁称 孟子。”宋 陆游《雍熙请机老疏》:“鲸鐘鼉鼓,无非涂毒家风。”明 黄佐《乾清宫赋》:“天子乃驾鸞盖,鏗鲸钟,清黄道,出紫宫。”清 李必恒《铙歌·大恺》:“摐鼉鼓,鏗鲸鐘。”
14、[鯨波]jīng bō
犹言惊涛骇浪。唐 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诗》:“溟涨鲸波动,衡阳 雁影徂。”明 唐顺之《送蒋藩幕赴闽中》诗:“风岛鲸波涌,寒城蜃气收。”柳亚子《辽海》诗:“忽闻 辽海 起鲸波,易水 风寒涕泪多。”
15、[鯨猾]jīng huá
大豪奸猾之徒。晋 郭璞《奏请平刑疏》:“且滨接鲸猾,密邇姦藪。”
16、[鯨鯊]jīng shā
鱼名。体粗大,长约20米,是现代最大的鱼类。灰褐色或青褐色,有许多黄色斑纹。口宽大,牙小。性温顺,吃浮游生物和小鱼。皮可以制革,肝熬的油供工业上用。
17、[鯨鍾]jīng zhōng
见“鲸鐘”。
18、[鯨鱏]jīng xún
泛指大鱼。比喻大贤人。《楚辞·王褒<九怀·通路>》:“鲸鱏兮幽潜,从虾兮游陼。”王逸 注:“大贤隐匿,窜林藪也。”
19、[鯨濤]jīng tāo
惊涛,巨浪。唐 裴铏《传奇·陶尹二君》:“但见鲸涛蹙雪,蜃阁排空,石桥之柱欹危,蓬岫 之烟杳渺,恐葬鱼腹,犹贪雀生。”明 刘基《尉迟杯·水仙花》词:“三岛鲸涛迷天地,欢会处都成间阻。”清 昭槤《啸亭杂录·天津水师》:“守御海口,以防鲸涛不测之变。”
20、[鯨蠟]jīng là
从抹香鲸头部提取的固体蜡。精制后色白,无臭,有光泽。用以制药膏、化妆品等。
21、[鯨觀]jīng guān
即京观。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於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明 王思任《寄赠何和阳总戎定海》诗:“风边綃泪封鲸观,月里蛮歌到鹤楼。”参见“京观”。
22、[鯨鏗]jīng kēng
语本 汉 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后因以“鲸鏗”形容铿锵如击巨钟。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六:“其《玉芝堂集》渊懿鎗洋,鲸鏗春丽。”
23、[鯨吞蠶食]jīng tūn cán shí
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毛段侵吞。清 王韬《英宜保土》:“若 土耳机 三土一旦为 俄 所鲸吞蚕食,则地兼三海,拓疆万里。”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中亚洲 回 部,素号驍悍,善战鬭而守旧不变,俄 人鲸吞蚕食,殆将尽之矣。”柳亚子《屈辱》诗:“鲸吞蚕食言终验,敌弱朋强局已更。”